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教学策略

2018-05-14 13:15王美佳古香月
知识文库 2018年22期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因素

王美佳 古香月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母语并非汉语的国外留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汉语言博大精深,若没有对其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与理解,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更别谈掌握与运用了。为此,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者应当积极探讨其中的教学策略。

1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内容

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其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文化因素的适度导入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是颇有助益的。而这些所需导入的文化内容大概可划分为三个因素: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以及民俗。

首先,我国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导入教学,助益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认知与理解。例如,“声东击西”、“沉鱼落雁”、“亡羊补牢”等成语背后涉及的历史故事与寓言故事是举不胜数的,学生可透过老师对于历史寓言的讲授,加深对汉语言的学习与理解,如此一来,教师便可在历史的导入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其次,我国地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导入,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认识到我国的地理特色,气候特点,以及每个地方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在此过程中,了解了我国的地理文化,也加强了汉语言的运用能力。最后,中华民俗以及各地迥异的风俗人情,在导入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浓厚兴趣,并且实现正确运用汉语的良好习惯。

2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基本原则

第一,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是来自全球各地的留学生,他们隶属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需要遵循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在讲授过程中,注意汉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结合,互相尊重,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 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也应当如语言教学一般,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表及里,由简入繁,由浅到深的一个有序过程。教学活动应当严格根据教学大纲的原定计划开展,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教学,对应阶段与对应层次的汉语教学,文化导入也应当是对应的。
  • 实用性、相关性与针对性的原则。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务必要与汉语教材有相关性,并且所选导入内容还需有实用性与针对性。防止留学生产生文化意识混淆不清的情况发生。
  • 适度原则。此原则的要求便是要以教学内容与进度作为依据,适度导入那些有助于理解汉语的必要文化因素。
  • 遵循学习者的理解能力与可接受性原则。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需要顾及留学生所具备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以及语言基础等,开展教学活动前要预先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如学生的国籍、年龄、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礼仪等,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否可在留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可接受范围内。
  • 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的文化内容应源于生活实际,是真实可参考的。因此教学活动需以教材为中心,着手于教学理论,结合实践而开展。
  • 趣味性原则。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具备一定趣味性,否则时间一长,容易枯燥乏味,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也是如此,避免照本宣科的机械化导入与喋喋不休的讲解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很快便会觉得索然无味,失去学习对外汉语的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率与质量。

3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教学策略

3.1 实物展示法

实物展示法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收益不浅,其方法本身形象直观,且具备灵活性,有助于留学生加深汉语教师所导入的文化知识。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如果涉及有关某种特色文化时,教师可以利用与之有关的特色文化实物作为辅助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如:旗袍、中国结、青花瓷等皆是举世闻名和较具中国特色的代表性文化产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这些实物逐一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再为留学生进行详尽细致地讲解,如选材、用料、工艺以及用途等,还可建议学生自行选买一套喜欢的旗袍试穿,体味中国服饰的特色,也可课后学习编制中国结,又或是购买青花瓷作品用作观赏与留念,利于留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3.2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课堂体验无需只靠教师的空口白牙的描述与学生的凭空想象,因此,多媒体技术的科学运用,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导入文化因素有绝佳的成效。如今的课堂教学已广泛应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效率,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教学也不例外。如,对外汉语课堂中,涉及与中国节日有关的文化因素时,教师可以预先制作一些与之有关的视频、动画的教学课件。像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教师可以详细讲解春节对于我们中国人民的重要性,我国人民是如何重视和隆重的庆祝这个节日的。从汉朝的汉武帝开始,便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除夕夜称之为“守岁”,除夕过后便是我国人民认定的新年,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两千多年,至今仍在传承。而春节前后,人们素有贴窗花、挂年画、念对联、拜年等传统习俗,具有浓郁的节日气氛,还可以播放一些与春节相关的视频,如拜年、粘对联、放礼炮、包饺子、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等,加深学生对春节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此外还可让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将本国的新年与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看看其中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都有哪些。

3.3 结合课文内容即兴导入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中掺入文化因素需要与课文内容相关而且必须大方得体,要不然便会促使留学生产生唐突之感或是主次不分的茫然之感,结合课文内容导入相关性的文化知识经实践证明是成效卓然的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授课的最高境界便是就着课文内容就能即兴开展极具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可贵之处在于它的灵活多变。例如:涉及关于体育项目时,教师可利用当时的课堂氛围进行文化知识的即兴导入,如2008年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中所展现中国文化的精髓元素,引领留学生体味感受我国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和体育文化,再让留学生将之与自己国家的有关文化进行对比分析。

3.4 深入富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实地学习

留学生在我国学习汉语及文化,除了课堂学习,余下的课余时间大多都会用来外出旅游,目的是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特色文化,因此,教师应当多建议鼓励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游玩观赏,深入所学文化的本土了解文化特色,常言道“阅万卷书,不及行万里路”,亲身游历有助于留学生对汉文化的深层理解,开拓视野,对于汉语学习倍有助益。例如:老师可以建议留学生深入本土了解一下我国倍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像闻名全国的十大菜系。假如条件许可的话,让留学生尝尝各地闻名的小吃,体验小吃文化,也可组织他们集体参观我国的名胜古迹,像长城、兵马俑、圆明园遗迹等文化遗址。

3.5  典型案例分析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鉴于留学生文化背景、政治见解、地理、宗教、人生观、世界观、风俗习惯、交际礼仪、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导入文化知识时无可避免的会遇到中国文化与他国文化产生冲突的现象,此时,教师便可选择一些较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自行分析发现区别性与问题,教师在就此进行详尽地剖析讲解,告知留学生怎样避免这些所遇的矛盾与问题。例如:中国与美国的人民在见面问好这一块的文化就有较大的区别,中国人相见一般都会问“你最近好吗?过得怎么样啊?”“最近都在干些什么?”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见面套近乎促进感情的问好方式,然而美国文化中,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见面不会轻易提及。

4 结束语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導入教学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关注,涉及文化因素的理论研究也日渐丰富起来,自觉地深入探究文化因素的导入策略,能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与质量。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云南地方高校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研究》(编号:2018JS433)阶段性成果。

通讯作者:古香月

(作者单位:1.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 2. 玉溪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留学生汉语因素
学汉语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汉语与拼音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