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2018-05-14 00:50王天治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变量散文困境

王天治

本文就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进行分析,包括审美输出概念化、审美过程变量缺失、审美驱动内在封闭,进一步提出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的突破方法,主要通过重建审美内容、审美标准与审美秩序来实现,旨在改善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成效,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散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散文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掌握散文的核心情感。但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面临着审美困境,散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不足,此种情况下探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的突破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

其一,审美输出概念化,教师权威地位突出,以教师课堂安排作为催化剂,学生只能够通过直觉来获得审美体验,此种方式下的散文阅读审美教育无疑是概念化的审美输出,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与学生都是审美主体,甚至课堂预设取代了学生的逻辑判断思维,学生往往以文化范式中的因果关系作为学习目标,此种方式下无法真切感知散文阅读之美。其二,审美过程变量缺失,散文审美与历史相脱离,并未有效的建立历史语境,语文审美阅读的指涉性不足。其三,审美驱动内在封闭,学生的审美活动普遍集中于课文哲思美的领悟中,格律美感的出现以知识点为载体,此种审美驱动机制下学生自动领受美学类型或教师将知识点教学与审美活动相混淆,这就导致语文教学知识与审美知觉性相背离。

2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的突破方法

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散文审美实际上是一种理想性活动,以文本事实为依据,将理想精神看作是学科内在属性之一,在乌托邦情怀下对散文阅读进行合理定位,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突出审美困境的突破方法,促进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话语得以顺利重构。

2.1消除审美阅读主体依附关系,重建审美内容

为顺利突破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要注重审美阅读主体依附关系的消除,通过审美内容的重建,并优化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形式,尊重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营造缄默性的审美空间,来促进学生在情感与非情感、道德与非道德之间进行转换,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一过程中,要突破审美阅读主体依附关系,突破语文教学公式化视界的局限性,增进师生之间良性沟通,并优化信息传递中介支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觉去体会散文阅读的内涵,确保学生感官和谐自然,真正意义上突破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为散文阅读教学成效的改善打下良好基础。

2.2弥补变量缺失,重建审美标准

受到审美变量缺失的影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出现审美标准对立的问题,这就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成效,为促进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必要对变量缺失进行弥补,并对审美标准进行重建,拓宽学生审美思维深度与广度。具体来说,要全面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在当今审美教育框架下明确审美意识,通过互文性来促进历史语境介入,引导学生随着散文阅读内容去感知历史,尊重散文阅读的多维性与流动性,令学生获得审美演变,并开展深入思考,加深学生对于散文阅读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就是说,要尊重历史变量价值,充分发挥其反哺作用,凸显历史时空的变化性,并增进学生与其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变量缺失进行有效弥补。

2.3改善阅读驱动的内在封闭,重建审美秩序

针对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要注重实现教学秩序与审美秩序的平衡发展,找准散文阅读教学的侧重点,对阅读驱动内在封闭进行合理改善,促进审美秩序的重建,要凸显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促进教学经验向审美直觉的转化,引導学生自主进入散文世界,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开展实验性教育,突出散文阅读审美的价值与意义,加深学生对散文之美的感知,为审美理想向现实的转化提供有利条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环境下,语文审美教育实践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一项重要内容,应凸显教学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散文内涵与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审美理想向现实的转化提供有利条件,切实提升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宁夏彭阳县彭阳一中)

猜你喜欢
变量散文困境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跟踪导练(一)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A Boy and His Tree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