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农村初中寄宿制学生散漫习气形成的表现及原因调查报告

2018-05-14 19:19王仕慧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道德家长学校

王仕慧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百善孝为先”,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了感恩之心,社会才变得和谐。感恩是对生活真善美的认同和信任,是对自己心灵杂质的切除和净化;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懂得感恩才会知道付出,才能懂得回报。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感恩意识在他们的头脑中越来越淡薄,导致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差,那么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一、散漫习气的表现

我校是一所地处乡镇有236名学生的寄宿制初级中学,学生来源于乡下的农村小家庭,但结构复杂,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在相当大的数量,还有一部分外乡镇、外县的学生,他们整个星期在校,周末才回家。面临着很大的管理困难,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一些学生偷偷带上手机,沉溺于玩游戏之中,个别男生甚至于有抽烟现象,他们白天迫于学校纪律,上课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或者是在睡梦中度过。进校时成绩拔尖,一学期过去也就一落千丈,老师的苦口婆心多次劝说无效,最后只有让家长含泪领回教育。我校地处街道,一些学生相互攀比,要手机,家中给的生活费不够,巧借名目向家长索取。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给同学过生日,他们对自己或同学的生日记得相当清楚,每当一个同学过生日,少则几人,多人十多或二十多人买生日礼物消费……但是往住问及他们父母的生日时,有好多学生是不知道的。及个别的学生沾上买零食的习惯,上学时的生活费一次花的精光,吃靠借,学校费用靠拖,最后没有办法,又只好向父母要,有及少数学生从小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总认为吃穿都不如人,父母给钱有限,于是产生偷盗念头和行为,一些学生缺乏寬容之心,一点小事,一句话就会产生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办法则是拳脚相加。

二、散漫习气形成的原因

以上这些不良习气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同时也感到有些无助。这正是道德的严重缺失及感恩意识的淡薄导致,这些现象也并不是哪一个地区,哪一所学校存在的个别现象,这不仅要求社会警惕也包括父母在内的一群人,别再对孩子的道德滑坡视而不见,因为他们关系每一个家庭未来,甚至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也正是我们学校开展中央教科德育课题研究的根本原因,其中原因不乏初中学生缺少感恩。

感恩就是乐天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是对恩惠心存感激,是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的心结,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那么中学生缺少感恩意识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把他们当作宝贝,从来不让他们吃苦,而享受过度宠爱或溺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于他人难以相处,对家长老师容易对立,对社会对他人冷漠。不少家庭急功近利,在孩子的教育上重学习,轻品德,把分数、升学、上重点看的至高无上,严重忽视了品德教育、情感教育。一些家长受到自身的条件限制,接受文化教育、道德修养有限,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引导孩子,这样环境出来的孩子,不可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也不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自然也就谈不上感恩。多数孩子来自农村,从小学到初中,他们几乎都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下走过来,许多留守儿童一年只有春节只有可能和爸爸妈妈见上一面,祖辈的过度疼爱使他们任性和自私,由于无法同父母沟通,因此他们会变得孤独和冷漠,单亲孩子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社会感恩教育的缺损从网络、新闻、报刊等公共媒介中只注意经济利益,忽略了对孩子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有人说经济发展道德沦丧,似乎言过其实,但是也从一侧面说明对下一代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最后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的土壤,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一些基本的人知常情在道德缺失下受到挑战。人们普遍太关注自我,从一些媒介上随时都能看到有人连最基本的亲情都十分的淡薄,尤其农村不孝顺父母的案例令人担忧。面对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将如何应对及解决呢?

三、在学生中进行感恩教育的措施

感恩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靠一方面的力量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充分动员社会、家长、学校的力量。

首先,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孩子从小就有感恩之心,比方道德模范的事迹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重视提高教师的感恩素质,开展感恩教育的尝试。

猜你喜欢
道德家长学校
跟踪导练(五)(2)
家长错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道德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