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伦理规范的研究

2018-05-14 18:27李吉
知识文库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实名制伦理诚信

李吉

随着网络现代化的普及,网络文化日益渗透进我们的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网络文化空前繁荣,人民利用网络学习、阅读、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网络为人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伦理问题也层出不穷,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因而许多言论的发表和网络行为的发生都具有隐匿性,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约束无法有力实现于网络平台之下,使得网络伦理问题频频发生。

1 网络价值观混乱

网络加速了世界一体化的步伐,在我们了解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所影响,外来文化和道德观的冲突对我国固有的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善于以文化输出的方式向世界灌输他们的理念,他们垄断网络的大部分资源宣扬他们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霸权主义。而这些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固有的集体主义,谦逊为人等价值观念。而在我国,善于使用网络的多是大学生,他们正处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网络价值观的混乱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威胁,他们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打开网络,却还没有现实社会的实践经验和经历,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收到网络文化带来的新思想的冲击,不再能坚定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理念,这对于他们未来的道路来讲无疑是更加迷茫的。

2 网络诚信的弱化

诚信代表着诚实和信用,它是现实社会交往中必备的道德素养,在网络文化中诚信同样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實生活中的行为需要诚信的约束,网络生活行为更需要诚信的约束,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以及许多相关伦理规约和法律监管的不到位,使得许多网络骗子有机可乘,利用网络的信息散布便利,和隐匿性进行网络诈骗。许多在现实生活伦理规范下不敢做的事,借由网络的匿名性和网络伦理规约的不健全发生可能性都更高。许多人因为网络伦理观念的淡薄,肆无忌惮的侵犯着别人的隐私权和知识产权等权力,网络诚信越来越脆弱不堪一击。

3 网络情感的淡漠

网络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使人们可联系接触的范围越来越大,网络上的很大一部分交往是以陌生为前提的,这就使得网络世界中的人越来越淡漠,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利弊,而信息的繁杂和距离空间的差距让人们对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越来越漠不关心,习以为常。麻痹了的感情观更从线上蔓延到线下,人们越来越沉迷于网络,现实世界中的交往越来越被微信等社交软件中的表情、符号所代替,而作为社会纽带的人际交往的淡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

4 想要解决这些网络伦理问题,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强化主体道德教育

在教育方面,加强在校学生的网络伦理引导,通过对正确价值观的弘扬来引导广大青年人不受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树立模范先锋楷模在社会上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网络主体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强化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能力。网络主体虽然具有隐匿性但归根到底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只有切实加强对于主体的道德宣传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网络伦理问题的恶化。

4.2 健全网络法规

我国的网络技术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还不够完善。这方面可以多借鉴发达国家关于网络立法的现有成果。近些年,我国对网络立法也比较重视,出台了《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多部相关法律法规。但在许多细节上还不够完善,如如何取证和面对网络世界一体化大背景下诉讼的地域性问题。网络犯罪必须要靠网络立法才能有力度的规范治理,所以健全网络法规刻不容缓。

4.3 实名制网络信息登记

要改变因网络匿名性导致的各种诚信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行网络实名制。实名制的登记,就是要提醒那些有不法意图的人,线上与线下一样具有道德约束,在线上的不良行为随时可以被追溯到线下。网络实名制也便于进行网络日常监督管理,实名制之后,网民的实时动态都是可查的,网络行为与线下主体相联系,一旦发生问题可以用最快的时间追溯个人处理问题。网络诈骗等案件的侦破率将大大提高,在减少侦破成本的同时也是对不法分子的强有力警告。而在一些网络言语暴力的案例中,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也能让线下个体更考虑到自己的身份,更加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4.4 网络强国战略

在网络文化空前繁荣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作为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战场,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做网络大国更要做网络强国。全面深化网络信息化改革,制定实施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处理好网络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关系。保障好网络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基础。出台网络信息安全政策刻不容缓。

网络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在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冲击下带来的价值观的混乱迷茫,由于网络匿名性和隐匿性带来的网络诚信的弱化,以及新时代网络迅速普及带来的感情淡漠问题。就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从主体维度来讲要强化主体的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素养。结合网络立法的不断完善,和技术上的网络实名制等方法,在国家层面上,充分重视网络强国战略,多角度、多主体解决网络带来的伦理问题。总之,要从主体、客体、环境多维度协同合作才能解决网络文化迅猛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实名制伦理诚信
聊聊证券账户实名制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实名制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多数实名制令民众得到实惠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