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2018-05-14 18:27马在亮李阳希
知识文库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发文期刊心理健康

马在亮 李阳希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基本保障。为了更好了解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针对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论文进行研究,构建高频关键词网络模型,并对模型的网络密度、联结强度及网络位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知识图谱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关注重点,并挖掘该领域的主流研究期刊、主要学科、代表性机构及其研究特色。

1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最近网络又爆出我市某高校学生持菜刀将两名室友砍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一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教育部发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体制与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规定,以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马建青纵观了30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道路,培养出了一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廖友国等则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特征、主题内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尚待建立。

鉴于此,本文运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情报学领域的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方法,并在考虑数据可得性以及其实际参考价值的基础上,以CNKI(2007-2016)数据库中的中文SCI/EI、CSSCI及核心期刊为文献来源,以FT= “大学生心理健康”为条件进行检索,得到数据共计1608条,筛选后得到有效数据1538条,其中核心期刊论文数据485条。以此作为样本数据,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学者们提供研究参考。

2 数据分析

2.1 年份分布

CNKI论文数各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关于大学生心理建立的研究自2008年达到顶峰后逐年递减,说明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术热度已渐渐消退。

载文量处于前10位的期刊如表1所示,前三种中文核心期刊的载文量远远高于其他期刊,载文量占总体的30.82%。根据2017-2018年CSSCI来源期刊目录,心理学共有七种期刊。在本文选定的研究范围内,达到平均发文水平的期刊中只有《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科学》两种是CSSCI来源期刊,载文量分别为17篇、9篇;《心理与行为研究》载文量为3篇,《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及《心理学探新》分别载文1篇,说明在本研究领域的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整体载文期刊来看,载文仅1篇的期刊有115种,占42.75%;载文2-4篇的期刊92种,占34.20%;由此看见,对于本领域的研究刊文过于零散,不利于学术交流以及整体研究水平的提升。

据统计,有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涉及38个学科,发文量超过100篇的有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体育四个学科,其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93.28%。统计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泛,而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始终是其最主要的学术阵地,其发文量占据整个领域的48.27%;在心理学及高等教育领域的发文也较多;所有学科论文数据总和是有效论文数量的1.52倍,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鲜明的跨学科性质。

2.3 机构分布

由于涉及的发文机构较多、发文量差异较大,将各机构的发文量进行整理,如表2所示:发文量在10篇及其以上的机构共15家,发文量5-9篇的机构共63家;发文量2-4篇的机构共307家,约占发文机构总数的39.26%;发文量仅1篇的机构共475家,约占发文机构总数的60.74%;在该领域的研究机构来看,呈现出参与面广,高发文机构较少的特点。

3 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3.1 筛选高频关键词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高频关键词的计量分析,首次对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频次统计,筛选出高频关键词,构建高频关键词网络模型,通过网络联结强度、网络位置分析确定该文献集所代表的前沿热点。经过SATI3.2对“关键词”的频次统计,所选取的样本中一共涉及关键词2299个,数据过于庞杂,分析意义不大,无法突出研究重心。根据web2.0时代的一条经验定律——1%的关键词领导着99%的走向,本文选取排名前1%(约23个)的关键词进行研究。

3.2 构建高频关键词网络模型

构建出23个高频关键词的共生矩阵,生产高频关键词网络模型,如图2所示。节点表示关键词,节点大小与关键词共线次数成正比,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共线关系,不同的节点颜色代表以此节点出发进行k-核测量的不同核指数。据统计,核指数为6的点有16个,这16个节点构成的联结是整个网络中联系最频繁、凝聚力最高的区域。

3.3 网络密度分析

根据网络密度的定义,网络密度值越大,网络的联系越紧密,网络节点间的交流越多,该网络对其中行动者的态度、行为产生的影响可能性越大。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网络模型的网络密度为4.6957,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几乎涉及所有的高等院校,覆盖面非常广,由于各院校的学缘结构及其教学特点各不相同,各关键词间的联系可能性较多,网絡密度不大是正常状态;但就整个高频关键词网络模型而言,各关键词的联系强度及互动性亟待提高,从而促进跨学科、跨机构的研究。

3.4 网络位置分析

整个网络的节点数据多,故选取各类中心度分析的前5位进行对比分析(见表3)。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均居于前两位,这两个关键词在网络中与其他关键词的共线关系大,在网络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对网络的知识交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说明该研究领域是围绕大学生和心理健康展开的,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基础,本文所采用的代表该研究领域的文献集是可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点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紧随其后,说明其与其他关键具有较大的共线关系,对网络的知识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中间中心度处于第三位的是对策,它具有较强的中介能力,能对网络中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控制;而贫困大学生在网络中也呈现出较强的信息传递能力和对资源的控制能力。

3.5 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及分析

针对23个高频关键词做进一步分析,将所构成的共生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输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有三大主题(见图3)。主题一是对研究对象及问题的分析,主要涉及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大学新生以及可能出现的人格、教育、90项症状清单等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主题二是进行干预的方法及手段,包括精神卫生、积极心理学、对比研究、回归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支持等关键词;主题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范畴,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心理素质等。从图3的还可以看出,对比研究、积极心理学、回归分析、大学新生、女大学生等距离战略坐标中心点较近,表明其处于战略坐标的核心位置,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

4 结论

本文以CNKI(2007-2016)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中文期刊论文进行统计,通过建立高频关键词网络模型,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测定网络密度、联结强度和网络位置,并进行有效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该文献集所代表领域的前沿热点及关注重点。进一步,通过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从文献计量角度的重要方法或范式,该方法可被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具体指标亦可以据实际情况选用。

(作者单位:1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金山医院)

猜你喜欢
发文期刊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期刊审稿进度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以牙还牙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联合发文算不算协办机关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