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主要途径

2018-05-14 18:27孙旭刘娇娜
知识文库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孙旭 刘娇娜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然成为了人们工作和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世界的方便快捷的大门。但是,针对刚刚脱离高考,大量接触新鲜信息的大学生来说,网络的发展虽然为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与交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从个人信息的保护方面探析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主要途径,首先从大学生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教育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再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这三个方面对造成大学生网络个人信息安全危机的成因做出介绍,最后提出大学生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生活到处都有网络的影子,且已经离不开网络了,无论是恋爱交友还是收发各种信息,网络的迅捷与方便都令人着迷,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带给大学生无限乐趣的同时,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严重,比如在加入网络的同时,大学生通常要在各网站输入个人信息,这就导致个人信息在网络中处于极易被泄露的环境之中,一旦这些信息泄露,会对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都造成一定影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入学前乃至入学后均未接受正规系统的网络安全教育,不能正确的认识到网络犯罪的范围以及后果;对新鲜信息与事物的沉迷可能会导致大学生长期浸淫在网络世界中,甚至精神失常或离家出走等,本文主要从个人信息网络安全教育的方面进行阐述。

1 大学生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现状现在还不是很安全稳定。首先,姓名、生日、年龄及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遭到严重泄漏,虽然说网络世界是虚拟化的,但是由于大学生们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淡薄,再加上各种木马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很容易在有意或无意的情况下遭到泄露,从而对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其次,个人视频和照片的泄露也对个人的隐私情况造成严重危害,个人的照片和视频的泄露有可能对大学生的名誉造成伤害,众所周知的艳照门事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就很大,这种个人信息的泄露使得大学生的隐私完全曝光;再次,个人密码的泄露有可能造成大学生个人财产的损失,现在网络上的金钱交易非常普遍,如用网银在淘宝购物等,网络交易由于其方便快捷等优点逐渐被大学生人群所接纳,但是在这种交易中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隐患,便是密码的泄露,一旦大学生的账号密码被泄露,不仅财产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还有可能对大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网络个人信息安全进行系统性的规范与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们的网络安全思想与宿主,是必须完成并且亟待完成的任务。

2 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成因

2.1 网络的虚拟性

网络的一些特性直接导致了网络个人信息的泄露,正是网络中存在的这些不安全的因素造成了网络不安全的后果。其中,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是网络非常重要的一条性质,也是大学生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成因之一。人们在网络中不需要特意隐瞒什么,因为除了自己和熟悉的人之外,没有人知道你是谁,或者说在意你是谁,这就大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安全感,同时刺激了人们的表现欲和窥探欲。在现实世界中私自打探他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可以大胆的去窥探他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而不被发现,人们的窥探欲被网络的虚拟性刺激加大,最终导致了大学生网络个人信息的泄露。

2.2 网络的开放性

现代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公众性,这就为大学生网络个人信息的泄露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只要有心,较为私人的信息和隐私就有可能被其他人通过网络手段知悉,从而对信息关联者本人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和危害。网络开放性的影响有好也有坏,优点是大学生们想要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方便了很多,同时也有助于信息的传播;缺点是网络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能对相关大学生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

2.3 网络的匿名性

网络世界具有匿名性这一特点,成为大学生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成因之一。也许在虚拟网络刚开始接触大众的时候,社会大众还会很“天真”的选择在各个网站或论坛或其他各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地方写下真实姓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在面对网络里鱼龙混杂的情况时,人们都会选择留一个心眼,不再随意透露私人信息,而是选择匿名的方式来实现真实身份的隐匿,这就是网络的匿名性。于是一些喜欢透露和公布他人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人便有了更为良好的公布他人信息的平台,没有人会知道自己的信息究竟是由于谁以及是通过何种渠道传播出去的,一条信息只要是出现在网络中,便有可能在高速运转的网络世界中在极短的时间内被人们所知悉和转发,这也使得始作俑者的身份更加难以追踪,而那些深受其害的大学生苦主们只能暗自忍耐,等待网络时代高速又高效的信息模式将自己的信息掩埋在信息海洋中。

3 开展大学生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

3.1 强化自身安全意识,采取各种安全保护措施

正如前文所述,网络世界具有的虚拟性是导致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诱因之一,因为网络是虚拟的,所以大学生学会如何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便显得至关重要。想要在虚拟网络中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大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部分稚嫩的学生们由于从未尝过在网

络上被泄露个人信息和隐私的苦果便放松了警惕,甚至乐天派的认为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不注重个人信息的保护,从而到了真有一天泄露了个人信息的时候只能束手无策暗自懊悔。为了避免这一类事件的发生,大学生们一定要加强自身意识,养成在任何时候实行任何网络行为的同时都要注意对自己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最好是能够自主学习采取各种安全保护措施来避免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例如尽量避免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及隐私放到网络世界中去,或者说减少自己放在网络中的个人信息;定时定期的检查自己的上网设备,对自己的上网设备做出有效的管理,对个人上网设备的信息保护功能做出加强,如及时的加密自己的个人信息,定时删除自己的浏览记录和有关个人隐私的东西等。总之,大学生们应当做到尽量不让他人在网络世界中查到自己的个人信息。

3.2 开展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对于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来说,最大的威胁还是人为的因素,正是因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缺失,才导致如此严重的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泄露。想要彻底的杜绝网络世界中个人信息及隐私的泄露,仅仅是依靠个人强化自身安全意识,采取各种安全保护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必要对人们自身的网络道德教育进行加强,其他手段只是治标不能治本,只有让人们养成从道德的角度真实对待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的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网络个人信息的泄露。

今天的大學生是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受害者,明天他们就有可能成为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加害者。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学校应当适当开展关于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课程,将何可为何不可为的观念深深的刻入大学生的脑海中,为网络个人信息安全加深一道屏障。利用学校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感染力让网络道德这一观念深入人心,通过课程教会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信息诱惑,如何在网络世界中保护好个人信息等,同时使大学生认清在网络中泄露他人个人信息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有可能会对他人造成各种意义上的伤害,从而自发避免自己触犯这种道德上的错误。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保护死者个人信息 维权要不留死角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信息安全不止单纯的技术问题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浅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