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2018-05-14 00:15李金龙
知识文库 2018年16期
关键词:办学指标院校

李金龙

本文分析了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在现阶段教育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如细微指标不足、缺乏横向纵向比较功能等应用有限、统计数据的深度挖掘与指标体系的对应完善等。在此基础上归纳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思路与建议。

教育统计作为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主要为学校做出决策、制定计划、检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是学校办综合学状况评估的重要依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工具及方法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统计指标所反映出的高校办学信息也越来越全面,对省、国家层面对高等学校办学的指导意义越发凸显。与之相对应的,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分析在各类高等院校中分类细化的必要性及对应指标侧重点、各类高校对统计数据的应用等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思路及方法。

1教育统计的主要内容及对高职院校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育统计的内容是跟随着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而不断变化的,涉及到教育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统计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按统计的目的不同会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指标项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中对统计指标更新修改为102项,5个大类,与高校相关的指标有54项。教育统计对高职院校来说是摸清自身基础状况的主要途径,涉及各专业人数、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条件、信息化建设情况等等。通过教育统计让各高职院校有了一份较全面的自身状况数据化描述的报告,通过与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办学优势与薄弱环节,高校的管理者可以此作为事业发展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数据汇总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所辖范围内整体教育发展情况有了数据支撑,帮助其对现有教育结构做出调整,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出科学决策。

2教育统计指标与高校类型的对应有所欠缺

目前教育事业统计中各类高校类型的划分是从培养人才的层次角度进行的,造成了科研水平等方面指标的欠缺及不完全对应情况。现行的划分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从宏观的角度收集数据作为教育决策的依据,但从反映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状况、科研水平、专业建设、办学特色、活力及创新情况等方面来说是体现有所不足,也就是说指标项目是有所欠缺的。高校类型的划分可以在以上基础上再次细分,如研究型大学、博士型大学、硕士型大学、本科型大学/学院等,应当有所侧重,细化院校类型,各类院校采用能与本类学校特点对应的指标项目来统计相關数据。就高职院校来说,它们一方面数量众多,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来说它们的质量高低和发展方向如何很重要。高职院校之间也是有所区别的,尤其是从办学定位、特色、规模、影响力角度来说。所以在各类院校的类型划分上从顶层设计上应当考虑划分的更细致一些,基础指标之外按细分的院校类型增加能反映对应类型院校特点的类型指标,比如科研类的、技术成果转化方面的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等,以便于更好地服务教育主管部门做出有关决策。

3细微指标不足、缺乏横向纵向比较功能

当前各职业院校间的交流处于较为宏观方面的交流模式,这种了解并不全面,涉及到具体指标数据方面更为欠缺或失真。因此在院校统计指标中可以增加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状况、实习实训条件、专业建设等项目作为交流学习的基础资料来使用。在统计数据方面,缺乏一些有关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发展等细微指标,对高校教学管理和改革的需要并不能完全满足,并且各项数据缺乏总体联系,各学校基本上以上报为目的一报了之,数据没有其它应用的途径与领域。如果统计指标能对职业院校有相应针对性设计,能够在每次统计工作上报结束后提供同类院校间的横向、纵向比较功能,让各院校可以用横向相关数据分析自身具体办学条件及情况中薄弱或优势所在,指引学校做出针对性改革措施或加强的手段;用纵向数据比较同类院校在各方面发展的趋势差异,优势、差距是否在逐年扩大。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类功能拓展,同类院校之间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各个学校办学的状况、发展特色、专业优势等细微情况,让自身可以更有目的、更有针对性及更有效果地进行或开展交流访问学习等工作。

4大数据时代下统计数据的深度挖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育统计数据的深度挖掘问题也摆在了面前。教育统计工作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各种信息,汇总起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库,但是对其中信息的利用不能仅仅停留在各类指标的汇总和同历年数据的比较上。加强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应用,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应用是重点发展的领域。

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信息数据利用仍然不够,相关的研究报告及论文数量也很有限,基本上是用汇总及比较的方法得出较为简单的宏观结果,如某方面基础建设的进度、入学率的变化等等大层面上的结论,缺少更深层次的分析如数据之间的联系分析、对应的可执行的改进措施等。教育统计所得到的数据还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应当把数据的统计工作与分析工作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高职院校的统计指标体系应当做出对应的改变,从更细微的角度收集信息,分析现阶段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的共性、动机与特点等便于更加高效地指导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方向;分析高职院校各专业发展的情况与地区经济、行业发展情况之间的联系便于更好地指导高职院校专业的布局及调整方向;分析不同院校生源结构、就业状况与师资、设施等软硬件条件之间的联系便于更好地指导各高职院校资源配置的侧重点等等。要实现以上统计数据的应用,对统计对象的分类细化、统计指标的补充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应的指标体系将其健全完善。

(作者单位: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办学指标院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