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看当代社会发展

2018-05-14 05:19杜丽英
知识文库 2018年16期
关键词:历史性矛盾变化

杜丽英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历史性的、全局性的、标志着我国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本文简单梳理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提出了其理论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社会主要矛盾原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原理。实践依据: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起来”的历史性成就。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表现,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找到了立论点。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要求新精神、新精神明确新目标、新目标最终完成新时代任务。

1.1 理论依据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普遍存在,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就充分体现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党的十九大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判断是建立在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供给”和 “需求” 深刻分析和准确预见的基础上的。

第二,正确把握了社会主要矛盾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性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 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领导的作用,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次要矛盾就容易解决了。”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作的重要表述,抓住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这一重要论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第三,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原理。在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的矛盾。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首先就是正确认识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正是因为我们党正确分析我国基本国情,才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才使得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世界所接纳吸收。

1.2 现实依据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变革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源于它们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起来”的历史性成就。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向转变,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政治文化也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些历史成就共同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必将发生新变化、进入新阶段。具体表现在: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2012年以来,全党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的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二,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各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三,生态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当代的现代化。

2 化解当前“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

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越高级的需求越难令人满足,习阶段的“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仅包括更好的住房、教育、医疗收入等刚性需求,还包括人民的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等的柔性需求。而且这两者是 “兼而有之”而非“弃前取后”,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虽然不同于以往,但我们还是要看到“两个没有变”。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各种矛盾的叠加必然导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不充分的客观原因,发展不充分是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体表现在:第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将这个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的导向牢牢把握。第二,用制度构建中国方案。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第三,培养良序社会的良善公民。第四,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提供更多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切实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历史性矛盾变化
矛盾的我
祭坛画作为装置
“矛盾多发”可怕吗?
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
这五年的变化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