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

2018-05-14 05:19汪群燕
知识文库 2018年16期
关键词:合一陶行知人格

汪群燕

近几年,专家们都在积极呼吁和倡导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能力,核心素养是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自身终身可持续发展和顺应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品格品质和核心能力,它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如此,儿童核心素养还具有稳定性和开放性,能够促进个人不断地提升和发展,使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督促学生进行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他倡导的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呼吁在实践探究活动中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以教学做合一基本概念、主要内涵和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出发点,根据培养儿童发展核心素养的必要性,积极探索如何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

1 教学做合一的基本概念和內涵

1.1 教学做合一的基本概念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全集》中一篇重要的演讲稿,是他教育教学理界论、理念和教育思想精髓的体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对教学方法的阐释,它也是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在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陶行知对其阐述最多最详,它所包含的内容也最为丰富,陶行知不仅专门撰写了数篇论述教学做合的文章,在他的其他文章里也经常提及教学做合一。

1.2 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内涵

“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陶行知在批判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传统教育弊端,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提出并形成的,它的涵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 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合一》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的中心。在这里,“做”含有行动、思想、产生新价值的特征,由行动而发生思想,有思想产生新价值,这边是创造的过程。

1.3 教学做合一的特点

1.3.1 在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中培养人格

陶行知强调对学生要不断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道德范畴中的人格教育,主要指个人的品德、操行等。而养成高尚的人格,最要紧的是要筑起“人格防”(即“人格长城”)。有了“人格防”,便可自觉地抵御伪道德的侵蚀,人格便可以永远不受玷污。这“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两方面,“私德”即指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文明行为。陶行知十分重视一个人“私德”的培养,说“私德”是公德的基础。

1.3.2 在具体的劳动生活中受劳动的教育

陶行知在办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这说明,陶行知是把劳动教育作为生活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看待的。

1.3.3 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培养“服务人民”的意识

陶行知始终把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他在晓庄时期提出“二亲原则”,而“与人民亲近是‘做人的第一步”。在《从五周年看五十周年》一文中又说:“人民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是人民的亲人”,“一切所教所学所做所探讨,为的都是人民的幸福”。

2 发展儿童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根据古今中外各个教育大家的教育理论,结合众多优秀有效的教学方法,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孩子,所有的功夫都是为了促进儿童发展核心素养。关于教育的目的,简单点来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人,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让学生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这些都要落实到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是每个人都应该培养的优秀品质和关键能力,这些品格和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拥有出色的人生。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以学科课识为核心的,不能够面向全体的学生,更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大力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摆脱了脱离实际的传统教育弊端,有利于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促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

3.1 培养儿童抽象、直观想象素养

根据大量的研究可知,儿童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取决有学科知识对于儿童本身是否有用,儿童通过学习能否使自身受益。倘若在面向学科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能够设置“综合与实践”内容,这样一来可以使儿童将生活中的一些内容与教学内容产生联系,有利于儿童更好的接受知识,能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儿童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探究实践活动中,采用分层设计,最上层的选择主要的学习知识,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在中层的设计中有有选择性的使用一些恰当高效的方法,如问题导向、小组或分组合作、案例实验等方法;最下层的设计要通过与生活情景的结合,将学科知识贯穿于实践活动的始末,激发儿童利用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设计合理的评价机制,鼓励儿童实践,发展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素养。

3.2 培养儿童创新素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儿童来讲,他们能够独立的去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创新。利用探究实践活动,有利于儿童能够调动各个感官去发现生活中的知识,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活动的开放性表现在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培养儿童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鼓励儿童参与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新见解、新方法、新目标不断涌现,儿童的创新素养得到不断的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猜你喜欢
合一陶行知人格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三线合一”用法多
人剑合一
陶行知夜归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