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摄影与校内语文跨学科系统教学进行美育的探究

2018-05-14 10:39刘潇凌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跨学科美育摄影

刘潇凌

摘要:美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任务。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增加了丰富的图像资料,为语文教学实现美育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语文教育要更想好地承担起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使命,实现美育的目标,就需要对教材中的美育资源进行发掘,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借助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将文学与摄影有机衔接。

关键词:语文;摄影;跨学科;系统教学;美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第八条提出,要“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提倡美育与各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尤其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强调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科书较之前发生了较大变化,各版本都增加了大量的图像资料。这些图像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信息,有待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挖掘和采集。作为摄影教师,笔者在此谈谈语文与美术跨学科教学的问题,希望有助于语文教师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一、语文教学中美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行语文教科书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图像资料。据统计,上教版语文教材中图像资料最多,约880种;其次是人民版,教材中也有近450种。显然,语文教材中的图像资料是相当丰富的。这些图像资料包括古诗词风景、课文场景插图以及大量的神话图片。无论是风景、古迹图片,还是反映课文场景的图片,都在一定程度上把语文抽象文字表达出的意境具体化,图文结合,直观地展现作者表现的美,反映了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和艺术价值。从语文教育和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些图像资料对文字内容起到补充、阐释的作用,印证了文字记载的审美,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意境。因此,语文教师正确地阐释和解读配图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而有效开发和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挂图、插图等教学资源,地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如在讲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创作的大量战时摄影作品。战地记者们在抗日战争中,为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这些摄影作品真实、直观地再现了中国军医抗击侵略者的光辉形象和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总之,图片类教学资源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摄影图片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丰富情感,提高精神素质,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现。

二、语文学科内容与摄影学科内容的衔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同学科的特点与课程标准决定了学科教学中侧重点的不同。语文学科中涉及视觉画面的内容注重描绘环境、时代背景对文章视觉画面的影响。语文与摄影的跨学科教学,重在把两门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融合,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理的系统结构,发挥综合教学的整体功能,通过两门学科间内容的延伸、渗透与融合,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下的教学案例正是在语文教学中围绕语文与摄影学科知识点的衔接而进行的教学尝试。

语文与摄影学科内容衔接的跨学科教学案例: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师,在给柳营路小学四年级学生讲授战地摄影赏析课时,应用上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手术台就是阵地》,依据小学语文课文,对战争中“敌机不断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有了抽象的认识,然后展现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拍摄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照片,对战地摄影有了立体的形象的认识。欣赏名作,指出作品名称、作者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教师出示罗伯特卡帕拍摄并刊登在时代周刊封面的著名摄影作品《中国士兵》,请学生观察后描述对画面的感受。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得出:战地摄影的危险,战地摄影师的伟大以及战地摄影作品对人们了解战争起到的史料作用。教师的摄影教学,用摄影学科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摄影作品和语文课文中语言语句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用摄影与语文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三、语文教师摄影素养与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提出:“加深对语文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从课标中可以解读到的是语文教学需要创设艺术的氛围与情境,使学生认识和了解语文。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偏重文字部分的讲授,忽视了对配图气氛的介绍与解读,加之教材中涉及摄影作品的教学图片较少,使学生难以把握摄影作品的风格,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进而受到影响。部分教师由于缺乏艺术素养,教学方法单一,仅限于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单讲解,难以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认识语文。

如上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古诗诵读《游子吟》配图,是对诗文描述画面的深刻体现。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与语文老师探讨,建议语文教师在讲授诗文的内容之前,由摄影教师在摄影兴趣课上,先对课文配图讲述摄影知识,读懂配图,课后作业还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定数量的与诗文有关的插图,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配合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教学,然后语文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画面的理解,紧扣语文课标和教科书进行诗文教学。同时,语文老师对于课文配图的艺术语言、与课文有关的画面感等方面适度讲解,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认识语文。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上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新课改背景下,語文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的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提高读图、识图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生动有趣。

猜你喜欢
跨学科美育摄影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美育教师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