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盈利面会好于去年

2018-05-14 16:46乐松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字

乐松

海外市场波动、中美贸易战造成两次大的波动,震动幅度不小,有国内知名私募清仓了美股,并将可能受贸易战影响的A股卖出;更有所谓中华保险研究所郝所长据此抬出所谓朱格拉周期下行理论,认为今年不应做股票,做股票会是负收益,只能做债券等。表面上大盘蓝筹经过去年的大幅上涨已经不便宜,而中小创的估值仍然偏高(整个市场平均市盈率近40倍,创业板市盈率近50倍),其实我们应该从大的格局看问题,在经济恢复依然强劲时今年的股市大盘总体上也应是向上的,今年股票并非不可做,今年总的盈利面会好于去年。

今年股票投资正当其时

经济方面,外贸数据保持快速增长,制造业PMI2月受春节因素影响有所降低,但3月回升到5.15%,且新订单指数反超生产指数,显示二季度需求方面仍然强劲。最近出台的增值税减税政策合计减少企业负担4000亿,按规划年内还有4000亿减税计划,预计全年GDP完成与去年6.8%以上目标当无问题。这些基本可以回应所谓朱格拉周期下行是个伪命题。现在正好是,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密集公布期,从已公布的报表看,大约有70%的公司实现正增长,没有什么可以特别忧郁的。即使从纯粹的江恩时间周期的角度看,2月7日以来运行了30余日(最好以创业板为例而不要看现在处于非主流的上证指数),调整本身已经不可避免了,但更大的震荡应该在5月甚至6月以后甚至9月份以后才会出现,全年的震荡会比去年大,把握节奏波段操作很重要。但今年大部分时间是向上的,全年的格局也不是整体向下的,所以股票并非不可以做。该保险研究所郝所长的这番言论虽耸人听闻却大而无当,当年在券商跟我同事时就是我手下败将,数次比试都落下风,不足为信。

进入二季度,方向上,我们对市场整体相对乐观,但需提防局部的大幅波动。一方面利好的东西不少,新的会计年度开始,春季开工开始,投资者对经济的期许又开始提升,大宗商品价格也开始反弹。一季度经济数据不出意外又将超预期。6月MSCI正式实施,除了海外指数基金外,国内MSCI指数基金也开始发售,二季度会迎来一定程度的增量资金。同时我们认为资管新规以及很多对地方政府融资限制的政策虽然将会在后续时间段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但是时间上会延期,不会那么快地反映出来。另一方面,最大的风险点在于贸易战和海外市场波动的风险。先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要用特别301条款对中国贸易顺差进行调查。4月2日中国对七类128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4月3日美国公布了根据301条款对产于中国的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征税,美国主要的目的可能是打着平衡贸易逆差的幌子遏制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针对的是我们《中国制造2025》,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4日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同样也涉及500亿美元。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另行公布。前所未有的贸易战已经打响,不仅贸易对经济的增量不确定起来,同时发展也会受到一定限制,合则两利战则两伤。另外在开放的社会里每一次海外市场的大幅波动,都不可避免影响国内市场。

风格已悄然改变

2018年开年以后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周期股行情,随后却成了代表新经济类股票的天下。创业板指数一波高过一波,本周还创出了年内新高1918点,现在的点位1850点附近已经明显高于2月初1571点的低位,反观上证指数现在的点位3150点附近距离年内高点3333点差很多而离3062点低点很近,总体还在低位震荡。行情的主流和今后的方向看似很清楚,但是很多人也有疑问,认为一季度涨势最好的芯片、大数据、AI等高科技类个股不过昙花一现,创业板整体估值仍然偏高,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现在的所谓上涨不过是超跌反弹,二季度行情堪忧。我们的观点与此相反,首先创业板在经过两年调整后且在前些时候注册制宣布推迟后已经触底,其次今年春节以后政策暖风已经前所未有地吹起了,后续行情还能延续。下面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主要从逻辑的角度考察一下这类重点科技类公司的后续持续力。

1.独角兽概念搅动了A股的风云

3月30日《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具有标志性意义。该《意见》规定试点企业应当是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且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

一类是境外上市的大型红筹企业,要求其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另一类是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创新企业(包括红筹企业和境内注册企业),要求其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估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者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解决的问题是暂时亏损的创新型企业IPO也不受限制,这些独角兽企业主要是上述那几类高科技企业的高成长由此也会让国人分享。

根據我们的统计,这些高科技公司的细分龙头企业2017-2018年的估值已经到达20多倍市盈率,对这类公司而言已经是历史低点,类似与2012年底、2013年初创业板大牛市启动时的估值水平,不少龙头公司的销售额、现金流乃至利润已经出现两个季度的正增长且这个势头肯定还会延续。这样由点到面的结果必然会造成这类股票比较强的上涨局面的出现。

另外根据已披露的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TMT、医药生物等行业盈利改善状况较好。TMT:全球半导体出货额保持较高增长,存储器价格持续攀升是半导体行业维持高景气的核心推动力;集成电路迎来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加快国产化和自主化进程。软件产业利润明显改善,网络安全工程招标数量上升。

2.数字中国的前景令人振奋

我们注意到工信部于2017年4月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未来三年我国云计算产业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以及还有《中国制造2025》。电商等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感觉到了互联网金融的超越世界平均水平的发展,后来有了每年一度的乌镇互联网大会,这些更多地集中在客户端(TOC)和数字中国的基础建设。现在更重磅的要来了。今年4月22日至25日将在福州召开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后每年召开。会议由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福建省主办,会议主题“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国家级信息化会议,ICT行业顶尖企业和科研机构将参加峰会。这标志着数字福建等开始向全国推广,这次是对企业端的大发展(TOB)。加大自主创新会增强在国际贸易战中的地位,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升级,长期看“数字中国”将成为未来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撑点。

也就是说从大约2000年开始,历经硬件发展和软件在客户端的一些发展,2018年起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万物互联、工业互联、人工智能成为可能,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为标志的数字中国的新时期已经到来。政策、产业、行业、公司会形成共振,2020年将是成熟爆发之年,原因不仅是十三五规划结束之年同时也是这些技术应用的成熟爆发之年。智能驾驶、电子政务、工业互联网、金融科技等已经有相应鼓励发展的措施出台。这次福州会议有两个主线:电子政务、数字经济。电子政务,即强调数据在各个部门、领域间的融合,突出大数据的运用;数字经济,数据化与工业化的结合,归结为工业互联网。数字中国说到底就是软件定义中国,定义到每一个点就是一个突破口。2014-2017年美国就是这样发展过来的,股市出现了云计算的大牛市,中国有些滞后但也会到来!国家电子政务数字平台招标,有三家上市公司参与了。广东省最近召开了全省的数字中国大会。步骤上,芯片、5G、物联网等底层技术会在2020年爆发,然后软件层面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发力。证券市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往往领先于整个经济或一些重点行业的表现,在已有充分预期的情况下行情就会开始了,而后续的持续力跟行业和经济整体的发展密切相关。由此先有政策和融资的支持,然后业绩和估值的底部出现,最后订单也兑现业绩,估值逐步提升。总体上看,我们认为科技股的未來发展是令人振奋的。

风格转换的原因我们以前说过,一定会发生在大盘有动荡时,今年迄今发生两次大动荡部分转换便显露出来了,若还有大的震荡转换会更加彻底。据统计现在只是改变了去年一边倒的状况,大盘蓝筹和中小创中的优质龙头股都有表现了,变得平衡了,而如前所述现在还只是部分龙头公司和部分重点行业有所表现,从估值的角度尚未达到全面的可转换地步;大盘蓝筹还没那么高,中小创也没那么低,所以预期今后的行情将是一个平衡的局面,一些大盘蓝筹调整多了自然还有再次上升的动力,酒类如此,银行也是如此,它们会是大盘的稳定器,在此就不全面展开了。操作上只需到时适当配置即可。目前更多的精力放在挑选新经济类好股,若可能适当做出一些高中低层次更好。如果这类科技创新类企业能走出一波行情,今年的股票盈利面肯定会增加,由此最终会改变去年一家盈利九家亏损的局面。注意要防止全年的震荡会比去年大,但只要抓住行情主线,把握节奏波段操作,一定会增加盈利。

猜你喜欢
数字
创意数字“6”
是什么被挡住的数字
数字
答数字
分割数字板
数字看G20
数字看G20
数字
数字出谜语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