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杨尚昆领导的中央后委

2018-05-14 16:06倪良端
中华魂 2018年1期
关键词:杨尚昆前委叶剑英

倪良端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机构分为前委、工委、后委。1947年4月11日至1948年5月23日,后委存续期间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后方支队司令。叶剑英和杨尚昆主持领导的后委在这1年多里,顺利地完成中央机关两次(延安—临县—西柏坡)转移,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为中共中央领导全国解放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后委作为统筹后方的机构、前方作战的参谋部,为中央形成一系列正确决策和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永载史册的重大贡献。

健全班子 转移安置

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蒋介石因兵力不足而放弃对中共掌控区域全面进攻,把进攻的重点指向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地延安,遭到25万国民党军的突然袭击。在绝对劣势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依靠陕北优越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与敌周旋,寻机歼敌。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指挥机关往哪里走?中央机关人员、辎重如何转移?中央指挥机构如何压缩、精简?这些问题中共领袖们在考虑、研究。提出设想,推敲,形成决策。最终,中共首脑机关留在陕北。

在党内以组织和指挥才能见长的叶剑英(时任中央军委参谋长)、杨尚昆(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被中央指定负责驻延安各机关的撤退工作。2月18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全部撤离延安。中央机关少数人留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大部分人东渡黄河转移晋绥地区的临县三交镇。中央责成叶剑英、杨尚昆率领中央机关大部分人员及物资陆续进入晋绥地区。胡宗南进占延安后,中央从晋西北抽调王震部两个旅和张宗逊部1个旅过黄河加强陕甘宁边区军力,晋绥边区的军力有所减弱而“局面较紧。”鉴于此,3月25日中央电示叶剑英、杨尚昆:将到达到晋绥的中央机关人员转移五台,余下部分南下分流到太行根据地。

叶剑英、杨尚昆依据中央的指示,安排第一梯队由三交镇向兴县转移。叶剑英、杨尚昆觉得5500多人的大队伍无论走到哪里,安全和供应都是大问题。同时,还担负着在陕北的中央纵队的后勤保障和与各战区的通信联络任务,不宜离中央纵队太远,应留在晋西北。3月28日,周恩来在三交镇听取叶剑英、杨尚昆对中央机关队伍东移的汇报,感觉他俩的意见有道理。随即将大家研究的结果:“还是留在晋西北好”的意见电告中共中央。

29日,转移到陕西清涧县枣林沟村的中共中央,讨论中央机关行动问题的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中央前委,代表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率部分中央机关人员转移到华北,组成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委。由于接受毛泽东命令的陈赓、谢富治发起的晋南战役威胁着胡宗南的侧后,西北野战军在清化砭首战告捷,使陕甘宁边区和晋西北的局势基本稳定。随着西北战局逐渐好转,4月11日中央果断作出决策:在晋西北的5500多人一部分回陕北,一部分去太行,大部分留在晋西北将来同中央回合。组成由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后方支队司令员的后方工作委员会(时称后委),统筹后方工作。

后委领导成员,中共中央致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叶剑英、杨尚昆的电报中明确: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后方支队司令、李维汉和邓颖超为委员。后来,经中央批准:由叶剑英、杨尚昆、李维汉、李克农、邓颖超为常委,李涛、戴镜元、王铮、帅孟奇为委员,秘书长由杨尚昆兼任。

当好参谋 服务中央

后委组成后即按中央的方案,安置在晋西北的人员。5500余人中的3000多人和军委机关人员,烈士家属、交际处的客人和军委蓝家坪托儿所的妇女与小孩,从国统区撤回的干部以及后委领导机关驻扎三交镇双塔村。其余2000多人驻扎在双塔及湫水河沿岸40多个村庄。法律委员会的王明、吴玉章、谢觉哉等人以及康生率领的中央土改工作团驻在三交镇和贺龙司令部所在地之间的甘泉村。后委机关为什么驻三交镇?叶剑英、杨尚昆4月18日在《关于中央机关人员安排安置情况的报告》中说:三交镇附近窑洞多,接近啧口,西渡较近,有利从河西运粮。决定以三交镇为中心,取15华里为半径,配置在圆周内。电话线可减少,运煤亦便利……可见,叶剑英、杨尚昆为安置好这5000多人,为了他们的工作、生活及安全是花了心思的,作了认真周密的调查,既注重实际,又节省开支。

沟通中央和全党全军的通信联络,是中央后委的重要任务之一。当时,中央急需加强与各战略区、根据地的联络。与敌周旋的中央纵队没有固定驻地,也不可能架设大功率电台,凭自带的小功率电台只能同少数地区直接联系。后委在三交镇安顿下来后,电台恢复正常工作。4月29日中央决定,在叶剑英、杨尚昆领导下在晋绥建立中央后方大功率电台,负责收转中央与各地往来电报并通告各地。中央规定:为避免敌人侦知中央指挥机关所在位置,中央同所有各方面的联系绝大多数通过后委电台拍发;中央后委同前委只用一部电台联系。由于保密措施缜密,致进攻陕北的敌人始终没有搞清楚中共指挥机构到底在哪里。转战陕北期间,中央工委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安子文,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军区的前后方,东北、华北军区的前后方及冀热辽分局,中央局等通过后委转报大电台与中央联系。中央还规定:东北局、华北局、晋察冀中央局、中原局、邯郸局等主要战略区也应经常同中央工委、叶剑英和杨尚昆领导的后委联络。中央电示叶剑英、杨尚昆和后委负责电讯工作的李维汉、李克農:有关中央各部业务情况的通报,凡紧急而重要的军政情报须随时通知有关的前后方电台,有必要通报国统区有关秘密台者,自行决定。这样,中央同全国各地、各战略区之间通过转报后构成一个电波联络网。后委,成为中央、军委与各战略区、各野战部队以及中共秘密组织的联络纽带。为缩小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前委的目标,中共的新华广播电台在太行山用延安新华台的呼号广播新闻,胡宗南部一度认为毛泽东到了太行山。同中央纵队一直在陕北的毛泽东,对叶剑英、杨尚昆指挥的迷惑敌人的动作很满意,对后委领导的通信工作充分肯定。

在当时的条件下后委机关人员的生活十分艰苦,叶剑英、杨尚昆团结大家同甘共苦,艰苦奋斗。后委炊事员下河捕鱼,上山采木耳等改善机关生活。没有猪羊牛肉,叶剑英带领警卫人员打野兽、打山鸡,有所收获同身边同志分享。为度困难,后委工作人员能够节省的钱不多花一分。吃的杂粮豆豆饭、山药蛋,小米焖饭为稀有的美餐。对于坚持工作奋不顾身的工作人员,后委规定在三交镇的电台、军委二局、三局人员每人每月补助1.5千克猪肉,轮流休息。对病弱的电信业务人员及少数基层干部,发给特别健康补助费。叶剑英、杨尚昆等在困难时候的关心、关怀、鼓舞和调动了后委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后委出色完成党中央交办任务有着重要作用。

安全转移 功载史册

解放战争各战场的形势在1947年底发生很大变化,解放区扩大了。12月,毛泽东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会议上宣布:“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一个转折点。”到了这个转折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前委应该到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最方便、最有利的地方去。石家庄的解放,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联成一片。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先期到达平山县西柏坡的中央工委已在此打开局面。周边安全环境较好的西柏坡,成为理想的中共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中央12月会议初步考虑中央纵队渡黄河同中央工委会合。前委东移,势在必行。

得悉中央前委东移意向的后委领导人叶剑英、杨尚昆等,即着手准备后委转移事宜。中央领导机构转移时,情报、通信工作是一刻不可中断的。因此,1948年1月初叶剑英、杨尚昆派时任军委作战部副部长兼三局局长王铮,先到河北省西柏坡同中央工委接头,布置通信接转工作。1月中旬,叶剑英、杨尚昆又派时任军委供给部副部长范离,到晋绥和晋察冀军区接洽,解决后委机关转移时的运输力量和沿途食宿问题,同时与两军区议定中央后委机关转移路线及沿线护送、接应方案。当周恩来、任弼时1月20日发出中央前委东移的正式通电时,叶剑英、杨尚昆领导的后委已基本完成中央机关大迁移前期的准备和部署。

3月12日,叶剑英、李克农、李涛等率后委部分机关人员离开三交镇,向西柏坡靠拢。此时,转移期间的军事和情报系统的电台,已与中央前委、工委和各战略区沟通、启动。杨尚昆留三交镇做善后工作,等候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到来。3月24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到达三交镇双塔村,杨尚昆陪同毛泽东等看望了后委留守坚持工作的人员。

24日晚,毛泽东等作出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带一部电台、1000余警卫人员,经兴县蔡家崖晋绥军区所在地小住几日后,走北线前往西柏坡。指定杨尚昆率领前委的其他人员和后委最后一批人员,徒步向西柏坡开进。出发前的3月25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动员会上分别讲话,讲这次行动的路线、意义和注意事项。指出:“毛主席和党中央此次离开陕北去河北,同中央工委的同志会合,是向胜利进军!”号召和激励大家“要克服困难,遵守行军纪律。为顺利到达目的地,夺取全国胜利作贡献。”要求“沿途要齐心协力,互相帮助。”26日上午,毛泽东等离开双塔村。

3月底,杨尚昆一行分批从三交镇出发。按行前编组有序行进,一般干部和战士自负行李步行,中干和体弱者骑马或驴,儿童坐入柳条筐内由骡驴驮行。沿途每30千米由军区设一兵站,供给转移人员食宿和牲口草料。转移安排周密,井然有序。

4月22日,杨尚昆率后委机关最后一批人员到达西柏坡。23日,周恩来和任弼时等率领中央前委机关来到了西柏坡。值此,中央前委、中央工委、中央后委會合于西柏坡,特殊时期因战事紧急而成立的3个委员会的历史任务光荣完成。

1948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通知》说:“中央书记处决定原中工委、中后委撤销。”

猜你喜欢
杨尚昆前委叶剑英
陈毅、毛泽东与古田会议
瑶岗:见证指挥渡江战役的那些日子
叶剑英半夜调换皮箱
叶剑英74岁学英文
杨尚昆如何评价自己中办主任生涯
中南海“总辅导员”杨尚昆
“弄染协定”的历史贡献
杨尚昆三次回乡
叶剑英(上)
南昌起义军事领导指挥机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