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高处

2018-05-15 03:37风伊万
航空知识 2018年5期
关键词:降落伞航空飞机

风伊万

《生活》于1883年在纽约创办,起初是一份以轻松幽默为基调的大众休闲周刊,内容涉及时政、社会、艺术和风尚等领域,直到进入20世纪才开始有航空器——气球、飞艇和飞机——偶尔充当主角。比如1907年10月10日的封面上,一架箱形机翼的飞机混入野鸭群,被地面的猎人当成了射击目标。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登上战争舞台,1918年1月17日的‘生活>就被定为“航空卷”。封面以“流星”为题,画着月夜中—架德国飞机正起火坠落,还刊登了多篇与航空有关的文章和漫画。而在1927年11月24日的。热带卷”封面上,是—位飞行员穿着的妙龄女郎带着行李站在一架双翼机旁,文字注明“鸟儿正飞向南方”。这些都体现了新生的航空正逐渐走进大众生活。

创刊半个世纪后,受到经济大萧条和同行竞争的影响,《生活》陷入财务危机,1936年被美国媒体新星亨利·卢斯出资收购。1936年11月23日,脱胎换骨后的《生活》重新面市,大受欢迎。整版特写照片加上红底白字的刊名,构成了《生活》封面的鲜明特色(下方的红色横条在1961年6月后被取消)。

最早“飞”上《生活》封面的倒不是动力航空器,而是逃生用品。1937年3月22日的《生活》封面上是一具正在下坠的降落伞,内文介绍的是美国艾尔文降落伞公司在用假人测试新型降落伞,他们的产品行销38个国家,占据了九成的国际市场份额。文中还提到,空降伞兵已经成为战争中的一大威胁,并配上了苏联红军举行大规模空降演习的照片。兩年后,这样的论断就得到了验证。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再到美国正式宣战,直至轴心国最终投降,《生活》对各个战场的局势进展都及时进行了大量图文报道。比如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诺曼底登陆时拍下的失焦画面、新闻摄影先驱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在胜利日的纽约时报广场上抓拍到的水兵拥吻护士,这些经典瞬间都是最先出现在《生活》上的。战时的封面上也不乏反映空中作战的照片,既有军用装备的身影,也有参战人员的形象,突显出空中力量的重要性和美国的强大实力。

进入冷战后,美国在卷入多场局部战争,以及与苏联的争霸对抗中,空中力量仍是举足轻重的存在。与此同时,民用航空也跨入了喷气时代。这些航空领域的发展变化在《生活》当中都时有体现,不过亮相封面的机会就明显降低了。而苏联和美国相继发射人造卫星后,航天活动备受媒体关注和追捧,火箭、飞船、宇航员、登月等频频成为《生活》的封面明星和报道对象。相比之下,航空那点事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图文并茂的《生活》开创了新闻摄影报道的黄金时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鼎盛时期,《生活》已经与可口可乐、福特汽车一起成为美国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标配。然而随着电视向家庭的普及,《生活》陷入危机。挣扎到1972年底,曾经独领风骚的《生活》不得不宣告停刊,之后只是偶尔有特刊面市。

1978年10月《生活》改成月刊重出江湖,但已难复当年之辉煌,维持到2000年3月再度难以为继。2007年3月,时代华纳公司最终决定结束《生活》的印刷版,只保留其网站内容。

猜你喜欢
降落伞航空飞机
飞机失踪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乘坐飞机
降落伞
神奇飞机变变变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谁为你折叠降落伞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