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2018-05-16 03:04黄灵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重建术障碍性治疗仪

黄灵霞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有粪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盆腔器官脱垂、慢性盆腔疼痛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主要和分娩的方式、孕次与产次等有关[1]。本次主要就盆底重建术+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体的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案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5~65岁,脱垂程度:16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参照组患者年龄在30~65岁,脱垂程度:13例Ⅱ级,12例Ⅲ级,5例Ⅳ级。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案

实验组患者予以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随后使用Prolift骨盆底修复:前盆腔重建术、后盆腔重建术。若患者需要切除子宫,Prolift网带平铺于阴道前后壁即可。术后1个月对实验组患者予以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将脉宽、频率参数设置为500 μs、30 Hz,予以20 min生物反馈治疗和电刺激,疗程1个月,随后进行2类肌纤维进行初级训练20 min:脉宽、频率参数设置为250 μs、50 Hz,2次/周,进行10~15次[2]。参照组患者予以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

1.3 观察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耗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尿失禁、盆底肌肌力恢复、性生活质量以及子宫脱垂等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针对统计数据中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应用百分数、(±s)加以表示,使用χ2检验,t检验,并录入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耗时较参照组患者的明显低(t=13.90、13.32,P<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s)

组别 术中失血量(ml) 手术耗时(min)实验组(n=30) 122.41±11.99 85.35±7.01参照组(n=30) 169.43±14.13 112.69±8.79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的尿失禁、盆底肌肌力恢复、性生活质量、子宫脱垂等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χ2=11.38、14.70、17.78、4.32,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据现有文献研究显示,中老年妇女的发病率高至40%,此外盆底支持结构较为薄弱,其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体现在: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膨出等现象,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和孕次、产次、便秘以及肥胖等因素存在一定的联系,发病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机体的雌性激素下降,导致骨盆底肌肉发生严重的萎缩、松弛等现象,从而使得患者的尿道控制能力下降,对女性的生活质量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4-6]。传统的盆底手术主要通过缓解患者发盆底功能障碍性临床症状,具体有子宫切除术、阴道修补术,但是在手术后患者的复发率较高,部分患者需要采取二次手术进行治疗[7-9]。因此盆底手术的治疗原则应遵循:重建盆底结构、修复盆底障碍、维持盆底构造、使用组织替代物进行治疗等原则,尽可能使得患者的盆底功能得以恢复[10-12]。本次研究中使用的盆底重建术主要通过将聚丙烯网片植入患者机体,支撑患者盆底组织,促进盆底解剖结构的快速恢复,增强薄弱组织,最终使得盆腔部位得以重建。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予以盆底重建术+盆底康复治疗仪,参照组施予盆底重建术,通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耗时较参照组患者的明显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尿失禁、盆底肌肌力恢复、性生活质量、子宫脱垂等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使用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有益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盆底肌肌力的快速恢复[13]。

参考文献

[1]王艳华,王影,冯艳霞,等.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2):224-226.

[2]韩炜,郑婷华,蒋维,等.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163-166.

[3]汪玲莉.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63-65.

[4]孙维伟,张萌,敬子洋.Prolift盆底重建术联合TVT-O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5):56-58.

[5]承莉,俞小元,侯岩峰,等.改良盆底重建术联合TVT-O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3):361-363.

[6]汪莹.盆底重建术治疗74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效果观察 [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16(7):192-193.

[7]吴宏.盆底重建联合悬吊术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肌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9):71-74.

[8]冯静,王向静,李敏,等.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与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5):481-483.

[9]沙仁高娃.女性盆底重建联合TVT与传统子宫全切术治疗PFD的比较研究 [J].重庆医学,2014,43(26):3510-3512.

[10]朱小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5,30(3):195-196.

[11]郭海春.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174-175.

[12]黄骊莉,赵艳,陈晓辉.全盆底重建术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6):535-536.

[13]韩艳艳.盆底生物刺激仪和雌孕激素联合对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176-178.

猜你喜欢
重建术障碍性治疗仪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