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三角洲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2018-05-16 02:45卢佳欢陈焱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抚远三角洲生态旅游

卢佳欢 陈焱

引言

抚远三角洲又称黑瞎子岛、熊瞎子岛、博利绍伊乌苏里斯基岛、大乌苏里岛。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抚远镇以东11 km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总面积335 km2,由银龙岛、黑瞎子岛、明月岛三个岛系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岛长58 800 m,最宽处为14 000 m。抚远三角洲是我国东部特有的旅游资源,“一岛两国”的区位优势对开发抚远三角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通过生态旅游开发策略,使抚远三角洲得到有效长期的发展,在开发中融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理念,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促進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一、抚远三角洲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一)旅游商品适应性欠佳

旅游商品的开发不够全面,主要商品目前还集中于俄罗斯特色的小商品开发,如套娃、茶炊、巧克力、明信片等,对于本土特色挖掘不够全面,没有充分体现出当地文化内涵,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客源市场受到局限,同时,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相对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游客的购物消费需求。

(二)旅游业投入不足

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然而,资金上的短缺严重抑制了景区的发展进度,经费捉襟见肘,在宣传促销、项目推进、形象宣传上难以展开。景区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不能满足景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

由于抚远三角洲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处于发展初期,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游客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景区周边住宿设施少且环境不佳,应扩展旅游住宿设施。景区停车场面积小,车容量不足,且没有体现生态停车场的理念。游客服务中心设施不完善,服务人员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游人解决所需问题。旅游厕所分布相对较远,数量较少。旅游安全基础设施体现在景区深水区部分应加设护栏,并应在相应区域设置警示标志以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二、抚远三角洲SWOT分析

(一)优势

1.水资源丰富,鱼类品种众多

抚远三角洲水资源丰富,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岛内沼泽星罗棋布,江河纵横如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全国首位,育有21科105种鱼类。渔业资源丰富,鱼类品种众多,有鳌花、鯿花、鲫花、哲罗、法罗、铜罗、胡罗、雅罗、白鱼、鲢鱼、鲤鱼、大马哈鱼、鲟鳇鱼、鲑鱼等。其是一个四面环水,自成体系的全封闭岛屿,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养育了众多鱼类,为鱼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2.地理位置显要,带动贸易经济

抚远三角洲具有“一岛两国”的特征,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是唯一存在的,对开展对俄贸易和对俄旅游有着积极广泛的影响。首先,抚远三角洲处于中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地带,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绝对的优势,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对开发经济具有空前的影响力,能够与多国建立友好的经贸往来关系。其次,可以降低贸易成本,岛上公路、铁路相接,中俄间的货物可以直接运输,减少了中间成本,减少资金上的浪费,交通条件具有明显的优势。再次,多年的合作使得中俄双方在社会、文化上都有较多的交流和较深的相互认识,有效降低了双方的交易成本。抚远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在国际上也备受关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开发与建设备受瞩目。

(二)劣势

1.生态环境脆弱

抚远三角洲的岛屿面积小,地域结构单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稳定性相对较弱,当外力影响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需要长时间的修复过程。岛内的开发建设应充分考虑湿地环境承受力,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开发建设,有效地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动态平衡。

2.市场影响力小

旅游市场影响极为有限,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小。旅游经济作为一种开放型的市场经济,其产品的销售和价值的实现都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因而旅游区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艰巨的宣传促销任务。抚远需要打出自己特有的知名度品牌,吸引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览,领略自然人文风情。

3.交通发展滞后

抚远三角洲地处东部偏远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发展相对较慢,交通极为不便,公路交通线路单一,铁路运行速度慢且列车环境不佳,交通设施建设不完善,还有待加强。

(三)机会

1.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比例不断增加。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给抚远三角洲的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第三产业比例不断上升,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旅游业有望成为抚远三角洲第三产业的支柱和龙头产业,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

2.旅游市场需求扩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层次上的享受,期望从旅游这一项目中得到放松,以缓解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富余让人们有了享受生活的物质基础,居民消费重点正在从解决温饱的基本生活需求转向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平消费趋势,这为抚远三角洲大力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潜在的市场基础。

3.政府政策有利扶持

中俄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在经济上的往来推动了政治上的进步,这为有效开发抚远三角洲提供了政治条件,中俄经贸关系在中俄整体关系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边境合作促进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政策上的明确性会带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四)威胁

1.开发资金短缺形成的挑战

抚远是一个以农业特色为主的城镇,在发展中主要依靠农业带动经济,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在发展过程中较为缓慢,天气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农业方面取得的经济收入较为微薄,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对景区的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经济上的不富裕对景区的发展起了抑制作用,在开发宣传等方面资金上的支持不到位。

2.环境敏感性形成的挑战

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对抚远三角洲旅游区的开发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其挑战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自然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其次表现为对人文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由于抚远三角洲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当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时,自我恢复能力过程较为缓慢,游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上的不到位会对景区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在人文生态环境方面,游客的参观游览会改变当地人的一些生活观念,思想方式,在潜意识里对当地生活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人文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3.旅游产业激烈竞争面临的挑战

抚远三角洲更多的是偏向于湿地游,在同类型的旅游区域中与三江湿地存在着较大程度上的竞争。三江湿地已成为国内较为知名的旅游景区,湿地资源富集,知名度较高,优势较为明显。抚远三角洲作为新兴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景区,在这一方面上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三、抚远三角洲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一)凭借特有资源优势,塑造品牌旅游

在独特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历史文化主题,凸显对俄特色,设计旅游新产品,开发生态游、界江游、极地游、异国风情游等景区景点,培育生态旅游和谐产业,凭借地位优势打造探访东方圣地的极地经典旅游,在依托资源特色的同时,建立正式的有组织的旅游接待机构,形成有规模的接待体系。独特的资源区位优势应充分发挥,提高宣传促销力度,加强对旅游整体形象和旅游产品形象的促销,打造抚远三角洲知名旅游品牌。

(二)景区开发自然资源,注重生态保护

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是开发抚远三角洲的必要前提,由于抚远三角洲是中俄两国的国界,国际社会对其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加之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因此,在今后的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加大森林、湿地、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北大荒文化、知青文化、军事文化和历史遗迹文化资源,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实施低碳旅游战略,对旅游生态环境实施严格的保护。在景区开发时,充分利用景区的资源条件和气候条件,为游客創造最优美的景观,为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为了旅游环境的永续利用,应加强规划管理,保护要放在首位,积极降低并消除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绝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过度开发利用,造成旅游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抚远三角洲开发利用要坚持生态优先,点状开发,将开发建设寓于保护之中,全面实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建立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区工程,通过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及污染控制等措施,使自然湿地及重要湿地得到有效恢复与保护、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趋势得到遏制和扭转,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并使自然湿地及重要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

(三)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法规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景区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景区开发和宣传促销经费的投入,给予旅游招商足够的优惠政策,支持景区的发展,不管是在资金上还是政策上,都应贴近于景区的发展方向。推进抚远三角洲的保护与开发,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政府在推出对俄特色旅游时,应稳定对俄旅游市场,激励俄罗斯游客在中国购物消费,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保障来华消费的旅游者权益。对导游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制度,推进诚信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旅游氛围,吸引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景区

在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旅游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因素,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备程度能够充分体现景区的人性化程度,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旅游地应尽量提供生态旅游设施,生态旅游设施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主要涉及的是户外的旅游设施及住宿设施。生态布道具有休闲观光、保健教育等多重功能,其设计包括布道结构、材质的设计和使用。生态旅馆是生态旅游的标志设施,其设计核心是为顾客提供环保、有利健康的住宿产品,以资源的低消耗、绿色能源使用、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再利用为基本特征,促进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解说系统是户外生态旅游区主要的信息平台,为旅游者提供现场的解释,有利于旅游者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了解自然。游客中心是生态旅游宣传教育的主要场所,是沟通和交流的旅游通道,不仅给旅游者提供了相关的生态旅游信息,同时应该成为一个有特色的生态教育博物馆。户外露营地的设计要考虑背风、采光、便利、安全等多方面因素。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抚远三角洲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回家
准噶尔盆地八道湾组湿地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亚洲的湄公河三角洲
三角洲地区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