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初探

2018-05-17 02:57于洋洋许玉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龟甲泽兰白芥子

于洋洋* 许玉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累及小关节[1],尤以指间关节为甚[2],因疾病性质,无论中医、西医均需要长时间服药[3],中药治疗效果良好且相比之下不良反应少。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统计门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用药情况,探索其用药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30例门诊系统中记录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用药情况(30例病例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门诊系统中2016/05/08-2016/11/08中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

1.2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②疗程大于2个月;③来诊次数大于(等于)3次;④按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缓解标准,根据尼莫地平法计算病情缓解≥90%。

1.3 统计学方法:运用Excel函数统计用药种类及频次、频数;关联规则采用Apriori算法,最小支持度50%,最小置信度90%[4];数据分析使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

2 结 果

2.1 描述性分析:177味中药按频次降序排列,前30味药累计频次达到61.39%,其具体结果见表1。

2.2 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关联规则62条。配伍要对9对:桑枝-白芥子;白芥子-苍术;桑枝-络石藤;白芥子-络石藤;白芥子-龟甲;络石藤-忍冬藤;桑枝-桂枝;白芥子-桂枝;赭石-鸡内金。配伍药组(药味数≥3)27组:白芥子-狗脊-桑枝;白芥子-苍术-桑枝;白芥子-狗脊-龟甲-泽兰;白芥子-苍术-龟甲;白芥子-狗脊-龟甲-桑枝 ;白芥子-苍术-狗脊-泽兰;狗脊-龟甲-桑枝-泽兰;狗脊-白芥子-龟-络石藤 ;络石藤-狗脊-龟甲-桑枝;络石藤-苍-桑枝-泽兰;忍冬藤-络石藤-桑枝-薏苡仁;忍冬藤-白芥子-络石藤-薏苡仁;桑枝-白芥子-络石藤-泽兰;桑枝-白芥子-狗脊-络石藤;桑枝-络石藤-忍冬藤-泽兰;桑枝-狗脊-络石藤-泽兰;桑枝-白芥子-忍冬藤-泽兰;桑枝-白芥子-络石藤-薏苡仁;桑枝-白芥子-桂枝;桑枝-络石藤-丝瓜络-泽兰;桑枝-白芥子-忍冬藤-薏苡仁;桑枝-白芥子-龟甲-络石藤;泽兰-白芥子-狗脊-龟甲;泽兰-狗脊-络石藤-桑枝;泽兰-狗脊-龟甲-桑枝;泽兰-龟甲-络石藤;赭石-白芥子-鸡内金。见表2。

2.3 Web图:显示的为30味高频药物相互的关联性,两味药物之间的连线代表其相互关联,线的粗细代表关联的次数,也就是在所有数据中的关联强度,本图设置为强度上限50,以便于清晰观察。见图1。

3 讨 论

根据高学敏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分类,在上述高频的30味药物中,祛风湿药23.33%;补虚药20%;活血化瘀药16.67%;以下根据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消食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芳香化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

表1 177味中药按频次降序排列表

图1

表2 关联规则分析表

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省份,其地势偏高,气候严寒,年降水量多介于400~650 mm,这恰恰造成了该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因往往与寒、湿相关性更高,以祛风湿、补虚、活血化瘀三大类药物为主体,且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病程长的特点,其思路洽和“久病必淤,久病必虚”的中医概念。在此基础上合用渗湿、化湿之药,更能加强祛湿之力。在其患处红肿热痛之时,佐以清热药物实为良选,藤类清热药更有通络之用。而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痰湿体质实为偏颇体质首位[5],使得化痰之药必不可少。解表药中只取桂枝一味,因其温阳通络之用,同时也是上肢常用引经药物[6]。

在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9组药对中,以白芥子、桑枝、络石藤参与最多。其中白芥子参与5对,桑枝参与3对,络石藤参与3对。白芥子有通络止痛之效,并能化痰散结,其尤善除皮里膜外之痰,朱良春先老生认为久痹,皆停痰阻隧,因此治疗疼痛、不仁等,应用其辛温,入经络,搜剔痰结之力,皆可用白芥子,且治疗过程中无论风偏胜,寒偏胜,湿偏胜,加入白芥子均有良好的疗效[7]。桑枝一药能通达四肢经络,因其性平无论寒热久新皆可使用。《本草图经》中尚载有其治疗四肢拘挛的功用。现代药理研究标明桑枝中有效成分有抗炎、镇痛、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等药理活性[8]。同样说明了桑枝具有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的疗效。《要药分剂》记载“络石之功……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无不效”。《本草汇言》中记载“凡藤蔓之属,皆可通入经络”。诸如此类皆说明藤类药物对四肢拘挛一类却有疗效[9]。

在9组核心要对药对中,白芥子、桑枝、络石藤、忍冬藤、桂枝等的两两配伍关系中,在祛风湿、补虚、活血化瘀治法的主体下,尤其重视枝类,藤类药物应用,桑枝、桂枝为上肢常用且有效的引经药,而经研究藤类药物更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症状[10],二者配合共奏走经络、通关节之功,加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作用,共奏祛风湿之效。而药对中鸡内金-赭石一对,赭石降逆作用良好,《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更有“……降逆之药……赭石最效”的记载,且药理研究其有效成分对肠管有兴奋作用,可使肠蠕动亢进;鸡内金在《滇南本草》中记载“宽中健脾,消食磨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能明显增强胃的运动功能。类风湿关节炎长期服药且药量大,消食降逆必须考虑在内,在实际临床应用上,该类长期服药患者少有胃部不适,吞酸纳差症状。

27对药组在此不做赘述,皆由9组核心药对发展而来,其临床效果值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华兴,邹庆华,方勇飞,等.小关节超声整体评分系统在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8):512-516.

[2] 金志斌,张玮婧,张捷,等.超声评估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手指关节滑膜炎分布特点[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10):1572-1575.

[3] 刘益鸣,张挺杰,李君,等.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3):228-231.

[4] 张丽萍,宋瑞雯,汤久慧,等.温胆汤及其类方治疗情志病证治疗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2015.

[5] 关蕊,张杰.痰湿与类风湿关节炎脂代谢异常[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7):53-55.

[6] 张宇成,徐泳芳,汪悦.浅谈引经药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9):56-57.

[7] 范天睿.从“痰”论治痹症[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12):67-69.

[8] 邢冬杰,项东宇,张彩坤.桑枝活性成分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4,11:957-960.

[9] 张广辉,刘国丽,李坚.试述藤类药在风湿病中的临床应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3):32-33.

[10] 姜楠,孟涌生.藤类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症状作用探讨[J].河南中医,2013,28(1):123-124.

猜你喜欢
龟甲泽兰白芥子
从白芥子古今外治研究探寻中药“内病外治”机理的新思路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茎泽兰入侵途径初探①
药食两用之泽兰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商朝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华泽兰质量标准的研究
龟兔赛跑新编
无惧干燥危“肌”,呈现愈颜奇迹 佰草集 润·泽兰蕴美系列水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