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创背景”的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05-17 08:41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双创福建省指标体系

(福州大学 福建 福州 350116)

一、引言

创新创业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政府继续贯彻落实创新创业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方针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促进创业就业,为创新创业发展搭建新平台。在“双创”浪潮的影响下,福建省始终把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为长期发展战略,以建设海西先进创新型省份为目标,以不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和重点跨越式发展方向转变为工作重点。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福建省创新水平稳步发展,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福建省能否继续保持区域优势,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系统,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的建设,这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福州市9个地级市(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莆田市、宁德市、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为研究对象,设计相应指标,借助各市2017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议与对策,以期对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水平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二、指标体系介绍

(一)国内外区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1.国外区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成果

总体而言,目前学术界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已经相对丰富,区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也日渐成熟。国际上对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主要参照《全球创新指数》、《创新指标》、《全球竞争力报告》、《国际竞争力报告》、《欧洲成员国创新记分卡》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已趋于标准化。(见表2-1)

表2-1 国际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国内区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相比于国际上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国内学术界已有的评价体系较为松散,由于中国各区域在自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研究所构建的体系侧重点有所不同。(见表2-2)

表2-2 国内较具代表性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的选取

本研究参考已有的区域创新创业研究成果,结合福建省各城市2017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遵循科学性、合理性、简洁性、可量化性等原则,从双创背景下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环境及绩效出发,选取3个创新创业主体、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绩效三个一级指标、人口活力、企业活力、政府支持、市场环境、金融支持、创新成果6个二级指标构建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指标体系。

三、数据分析结果

本研究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福建省各市2017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采取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区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研究,结合各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综合因子得分及聚类分析的结果,本文将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发展情况划分为4类。第一类区域为厦门市。在福建省9个地级市中,厦门市的创新创业发展程度较高,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开发程度较高且科研实力处于福建省领先地位。该市在创新创业支撑能力、发展实力、发展潜力和科研活力几个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在创新创业发展支撑能力和发展实力方面表现突出,可以将其视为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的“领先型区域”。

第二类包括泉州、福州2个城市区域。泉州、福州两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核心城市,重视以创新为驱动推动经济转型,着力打造产学研紧密结合,各类人才聚集的技术创新基地,走在福建省城市创新创业发展的前列,可以将其视为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的“优势型区域”。

第三类包括龙岩、三明2个区域。这两个区域位于福建省闽北、闽西北部,经济发展不存在显著优势,但近年创新创业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科研实力持续发展壮大,政府关注度显著提升,第三产业产值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支撑条件稳固发展,发展势头良好,可以将其视为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的“潜力型区域”。

第四类包括漳州、宁德、南平、莆田4个区域。与福建省其他城市区域相比,这4个城市创新创业发展相对薄弱,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战略措施,强化政府的引导措施,打造服务平台,促进政策落实盘活现有资源,用活金融杠杆,强化整合传播,提高城市创新创业发展水平,激发城市区域创新活力。这一类型区域在更大程度上存在着创新创业发展空间,可以将其视为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的“后进型区域”。

四、建议与对策

通过对福建省9个城市的排名与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各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的优劣势,本研究根据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对于优化双创背景下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创新创业发展能力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制度创新 提升区域创新创业发展支撑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双创”正处于发展期的提升阶段,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待完善。各地区应当深化制度改革,对创新创业活动予以核定,放宽创新型企业住所的登记条件,鼓励盘活闲置的场地资源,对闲置的工业厂房和仓库等予以注册,降低创新创业活动的运营成本,为创业者提高低成本的办公环境。同时各地应当积极建立创新创业培训机构、孵化器、科技园、众创空间等,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咨询、技术支撑和良好的环境。

(二)强化政府引导 引进科研人才 提升区域创新创业发展实力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及时将工商、税务、财政、教育、银监、科技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与创新创业活动对接,为创新型企业和创业活动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补助申请、市场对接等全方位的服务。二是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搭建多方合作交流的平台。政府部门应在创新创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高层次人才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帮助创新活动、创业企业引进高端人才,促成其与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的技术交流、资源共享,提高初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引导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和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进驻创新型企业,分享经验,互帮互助;支持社会团队举办路演活动、创业大赛、社交活动,培育良好的创业文化,营造有活力的创业环境,提升区域创新创业的发展实力。

(三)盘活现有资源 用活金融杠杆 增强区域创新创业发展潜力

福建省各区域应加强金融扶持,通过进一步深化股权质押登记,鼓励以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出资设立企业,盘活企业资产,为初创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提供通路;完善科技企业信用贷、履约保、微贷通及个性化金融产品组成的信贷产品体系,扩大科技信贷的惠及规模,支持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在中国(福建)自贸区,试点境外投资人投资境内的创业项目,搭建股权众筹平台,为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股权众筹融资服务。同时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创新创业,盘活现有资源。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引导民间各类企业、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以市场化机制投资参与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创投机构和众创空间等设立种子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A轮融资基金等,发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促进政府资金的市场化运作,形成资本的良性循环,增强区域创新创业发展潜力。

(四)转变认知观念 培育创业沃土 提升区域创新创业发展活力

目前大多数人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认知还停留在是少数人的事情的层面上,或认为中小微服务业创新创业活动不值得提倡,这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行较为不利,因此需要加强对“双创”活动的宣传,扩大其社会知名度、渗透力和影响力,转变认知观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吸引投资机构、高层次人才和行业协会等对“双创”活动的关注,引导社会各界人员参与建设。另一方面加大对“双创”企业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保障创新企业及创业团队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的政策补贴倾斜,提高“双创”活动的科技创新实力,培育创业沃土,提升区域创新创业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鹏,李健,张亮.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05):37-46.

[2]张军涛,陈蕾.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创新系统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1,(04):36-44.

[3]傅为忠,韩成艳,刘登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107-111.

[4]陈晓红.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内地31个省市2010年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2):36-40.

[5]王元地,陈禹.区域“双创”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0):115-121.

猜你喜欢
双创福建省指标体系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