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

2018-05-18 16:32陈华妹
保健与生活 2018年6期
关键词:老伯养老院保姆

张 华 陈华妹

人步入老年后,容易产生孤独感,离不开子女的亲情温暖,而身体上的毛病,又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所以,今后是居家养老还是去机构养老?不少老年人对此思虑良多,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居家养老是主流,机构养老只是少数

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记者见到81岁的刘老伯,刘老伯行动不便、言语不清,坐着轮椅被保姆带着在小区“散步”。他有两儿一女,如今跟着女儿住。保姆说,刘老伯的女儿特别孝顺,她不舍得让老爸去养老院住,所以就请专职保姆来照顾。

而照顾刘老伯的保姆却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今后优先考虑去养老院。“我不喜欢跟儿女一起住,我喜欢画画、跳舞,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养老院过集体生活,与一帮朋友在一起,有共同的话题聊得来,没那么孤单。”

据了解,即便想去养老院,设施比较完善、价格适中的养老院也一床难求,需要排队等候。而有些养老院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不周;还有些养老院价格昂贵,也造成老年人在选择上的困难。此外,害怕远离家人会孤独、寂寞等心理也会使不少老年人不选择养老院。

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各有特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各有其优缺点,适合不同的老年人及家庭情况。

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服务,或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优点: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居家养老无疑在舒适度、生活习惯、隐私保护方面有优势,而且符合老年人不愿离家的心理。

缺点:政府提供的服务大多偏重于日常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而且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比较欠缺。

机构养老∶老年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老。

优点:机构养老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安全性较有保障,大部分养老机构配有专门的看护人员,提供不同等级的护理服务,有些还针对特殊需要的老人开设特别护理服务。与居家保姆式养老相比,机构养老显然在许多方面更加周全。

缺点:离家后,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亲朋好友间情感的缺失,而且大多数养老院的收费不低。

为子女们支着:为父母养老准备的三个关键点

父母步入老年后,做子女的必须有心理准备,首先要接受自己将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陪伴父母这一事实,帮助父母收集信息,告知父母政府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提供了什么优惠政策,让父母跟得上这个时代,建立起正确的养老观念。子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关心父母:

心理:老年人犹如孩子,是一个特别容易产生孤独感、遗弃感等负面情绪的群体。因此,子女要多关注父母的情绪,定期陪伴聊天。同时,鼓励父母进行积极合理的社交活动,避免认知能力退化和心理的抑郁。

身体:每年给老年人体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和延长父母的健康周期。

尊重老人意愿:子女们应基于父母健康程度、养老观念以及父母本人意愿三大原则,与父母一起制订出一套个性化的养老方案,为父母提供高质量、受尊重和有满足感的老年生活。

猜你喜欢
老伯养老院保姆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准时到达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在保姆家午睡
哇,咪咪虎当保姆了(!上)
In My Next Life
狗保姆
Love Counts More爱心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