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初探

2018-05-18 11:22孙成香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衔接课程标准

孙成香

【摘要】 本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长期存在脱节现象,开设英语课的学校大都存在教师是非专业的英语教师,这给本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切合的实际的学习目标是做好衔接工作的首先任务。

【關键词】 农村中小学 课程标准 英语教学 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4-108-01

0

《基础教育课程改期纲要》强调:要让每一个人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得到多元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一条龙”衔接,使大部分学生在中学能进行均衡的学习,但是本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大都是学科的老师兼职的。学生也只能是会说简单的几句口语和26个字母。为了有的放矢去教学,首先我们对初一的新生1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进入初中之前接触过英语这门语言占80%,没有接触过占20%。

2.认为英语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运用广泛的占50%,认为不广泛的占30%,还有20%不清楚。

3.简单的英语口语,如sorry、ok等,你会多少?会一些的占65%,就几个占25%,一个也不会的占5%。

4.你觉得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对你来说重要吗?

说重要的占70%,说不重要的占15%,一般不清楚的占15%。

5.你对学习英语的未来充满信心吗?

信心十中占20%,有点信心占75%,5%的学生没有信心。

针对上述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和解决。

一、目标衔接,分层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设定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习能力循序发展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它为各学段教学目标的设计提供了可参照的标准。根据课标,小学毕业应该达到二级要求,七年级学生应该达到三级要求。可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都很难达到这些目标。可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切合的实际的学习目标是做好衔接工作的首先任务。

二、内容衔接,稳步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处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七年级教材作为初一新生入门衔接教材,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得不理想,还有部分学生没学过。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从实际出发,应用教材,使大部分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充分发展。

如“pen”这个单词,在小学教材中出现时只有听,说要求,而在中学教材中出现时要达到吸、说、读、写四会要求。那么教师在处理这个知识点时,是组织学生进行训练,还是以人听说为基础进而引导学生读写呢?这就要看学生的“生长点”在哪里了。

三、兴趣衔接,持继发展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强劲动力,是能力形成的前提。我们努力做到:精心备课,为学生设计各种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把游戏、简笔画带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唱一些通俗易唱的英语歌曲;让学生猜英语单词、谜语,朗诵英语小诗等;多使用直观教具,多利用真实情景;在英语课前、课内、课后,教师都用英语与学生进行真实情景的交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善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笔者主要采取下列办法:

每周一歌。每周教唱一首简单易学的英语儿歌,如Bingo,Mary had a little lamb;We wish you a marry Christmas等。通过学唱英语歌曲,既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又纠正了一些语音错误。目前七年级学生已学会近20首英语歌曲。

每日一格言。我们收集了近三百句英语格言,这些格言生词量少,琅琅上口且寓意深刻。每天安排一名英语书写习惯差的学生,让其提前练习,要求写得标准漂亮,然后抄写在教室黑板的一角,老师利用课前一分钟时间给学生介绍、操练,对任务完成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够好的同学,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补做。通过抄写训练,又纠正了不良书写习惯。例如: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日之计在于晨。

A young idler, an old begga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Learn and live.活着,为了学习。

值日生英语报告。每节课安排一名学生作一分钟值日生英语报告。此报告必须在课前在其组长面前试进过,有错必纠,而后做到脱口而出。这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在公众面前说英语的勇气和胆量。

开设英语角。我们利用校园一角作为英语角活动的场所,每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活动两次,每次指定学生名单,并把话题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预告作好准备,鼓励他们不怕出错,大胆与同学和教师用英语进行交流,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体验成功和乐趣。

四、习惯衔接、有效发展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从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入手,改变不良习惯是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对普遍的或共性的错误,要及时纠正,纠正的方法有:

1.让学生在正确模仿中自己纠正;

2.在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提示学生;

3.在板书上标出易错之处,提醒学生辨别;

4.规范启蒙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形成更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中记笔记,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及时归纳,默写背诵,整理笔记等。还要采取措施鼓励学生敢于开口,主动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是初一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小学教师不可忽视的教研问题,需要教师相互交流中小学教学信息,以便掌握规律,找准衔接点,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3]连榕.《现代学习心理辅导》,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衔接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