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2018-05-18 11:22张彩霞
关键词:聋生心理问题对策

张彩霞

【摘要】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衡发展的良好状态。因此,青少年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近年来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我们广大的教师高度的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聋生 心理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4-145-01

0

本文将从听障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其原因和聋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措施等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听障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1.性格偏执、孤独、冷漠,过分自尊而又自卑。

2.依赖、自私,缺乏竞争意识。

3.行为粗鲁,容易发怒。

4.对前途过分焦虑,缺乏自信心,好高骛远。此外,有个别听障学生还表现较强的嫉妒心理,患有多动综合症等。

二、听障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听障学生自身生理缺陷的影响。

2.家庭因素的影响。

3.社会因素的影响。

4.学校教育不足的影响。

(1)当前在聋校教育管理中,几乎都是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从时空上限制了听障学生的社会交往。

(2)重“智”轻“能”,重“智”轻“情”的教育,阻碍了听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偏重于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忽视了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技术专长和个性心理的教育;在形式上,以課堂教学包办一切,使听障学生的学习局限于的书本知识,视野狭窄,外界信息不能及时传播,逐渐变得少见多怪,弱不经风。

三、聋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改善条件,构建良好的心育环境

环境和教育是个性心理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经常的,大量的,同时又是自发的。

(1)优化听障学生家庭的教育环境

作为聋校的教师,应主动加强同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同时又了解听障学生的家庭人员状况、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建立学生家庭档案,并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议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或传授听障学生教育的有关知识、方法,纠正家长的异常心态,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和谐的亲情关系,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更新教育管理理念

学校应该更新教育管理理念,从实质上真正确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融合与贯通。

(3)建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对听障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独特的价值,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整洁、怡人的校园环境,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良好的教风、班风、学风、校风,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宽松的教学方式。丰富的课外文化生活等对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2.建立一支人人都是心理专家的教师队伍

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而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听障学生心理与健康教育的全员培训,让教师人人都懂得心理知识,人人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3.实行全面渗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学科的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途径之一,教师要在备课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2)为听障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培养奋发向上的精神。

一方面教师要尊重爱护学生,对学生的教育方法要得法、得体,切忌挫伤他的自尊心,但对听障学生的不良行为既不能迁就迎合,放松忽略,也不能简单粗暴、急躁、冷酷,而应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和爱心。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聋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追求不应该追求的东西,养成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不断进取的作风。

(3)开设专项心理辅导,帮助听障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①做好聋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工作

聋校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级团体对个人影响作用,积极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3)做好聋生个别心理辅导工作

个别心理辅导是班主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困难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要做好聋生个别心理辅导工作,首要一点要“尊重”。更要充分保护学生的隐私,耐心倾听,表现出极高的容忍度和理解心。

(4)教师要通过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调动团队、班主任、生活老师和其他教职工等多方面力量,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到开展专项的教育活动,都尽可能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用积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律、自尊、自爱、自强的良好品质。

(5)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让听障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听障学生要走向社会,实现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关键是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专长。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看到了前途和希望,真正感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具有人生价值,增强生活的自信心,这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总之,聋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听障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加强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扫除听障学生的心理障碍,为他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愿与有志于此的人士共同努力,将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新华社.《大中学生心理障碍应该引起社会重视》,《人民日报》1999年8月15日.

[2]陈家麟.《学校心理卫生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3]陈永胜.《引导人生——心理卫生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256页.

[4]吴昌顺.《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教育科学研究》1990年第1期.

[5]陈龙安.《儿童咨询技术》,台湾心理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6]陈学诗,等.《关于心理卫生事业的建议》,《大众心理学》1996年10期第一页.

猜你喜欢
聋生心理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