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立医院全成本控制

2018-05-21 04:34李萍
经营者 2018年7期
关键词:成本费用公立医院控制

李萍

摘 要 公立医院资产属国有资产。现行医疗制度下,医院只有拓展医疗业务范围,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实行更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顺应医疗体制改革,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成本费用 控制

一、树立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理念

医院领导层应充分重视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每年结合医院的实际运营情况,合理确定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将成本费用控制理念普及全院职工,积极动员各部门、各科室参与成本费用控制。医院要加强监督、考核,促进增收节支。

二、公立医院全成本预算

医院应按照国家有关预算编制的规定,对以前年度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医院的发展计划编制支出预算,确定该年的成本控制目标。编制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基本支出预算应结合成本费用构成、医院发展规划、人才的配置等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项目支出预算由各部门、各科室自行全面、详细预算后,财务部门汇总审核其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合理计划支出不得纳入总预算,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三、公立医院成本费用的控制方法

医院成本费用控制以预算管理为基础,按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构成医疗成本费用的一切消耗进行核算、考核和监督,把目标责任落到实处。医院成本核算以科室为单位,各科室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摊应有科学、统一的方法。

(一)人力成本的控制。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员工薪酬的增长,人力成本已跃至医院业务成本的首位。人力资源部门应实地调研全院各科室,根据各岗位职能,合理配置人员编制。首先,结合医院床位和收治病人数量,加大对临床、医技科室的人力投入,确保医疗业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应根据其岗位职能合理安排人员,杜绝人浮于事的过饱和状态。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分配机制,加强核算、考核,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让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药品费、卫生材料费的控制

随着医院诊疗业务发展的多元化、服务质量的提升、人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就诊人数增多,医疗业务收入增长,相应医疗业务成本增加。在医院运营过程中,医疗业务成本除人员支出外,占比较大的是药品和卫生材料的消耗,医院应加强对卫生材料和药品成本的控制。药品、医用耗材在政府设立的“药械采购与监管阳光采购系统”内选择采购,执行系统内价格,降低采购成本。物资管理部门要做好物资账记录,分析其使用及结存情况,制订合理的药品、卫生材料采购计划,做到少量多次进货、合理备货,并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以降低储备成本和因物资失效而造成的损失。

(三)业务费的控制

医院业务费包括水、电、气、车辆使用成本等。水、电、气的消耗涉全院各个部门,该类成本费用实行属地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各项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入各科室成本,与绩效挂钩,加强考核,从而强化科室成本控制管理意识。归属科室以及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应加强日常巡查、管理,严格管理水、电、气的使用,以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医院院长办公室负责车辆的使用管理,所有车辆建立管理档案和用车台账,根据油耗实行一车一卡定量定点加油。医院每年公开招标采购车辆定点维修、维保单位,每次维修、维保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四)医疗风险的防范

医疗工作是高科技、高风险的业务,医疗风险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赔偿将加大业务成本支出,医院应加强医疗风险管理,避免医院资金损失以及社会效益的降低。其举措一是加强全院职工法律知识培训,增强风险及法律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二是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三是加强与患者沟通,履行告知义务。

(五)管理费用的控制

办公费实行定额管理,根据各科室的职能和业务量制订执行标准,办公用品由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后在定额内领用。接待费用严格执行国家的三公经费政策,按医院制定的经费使用标准,严格审批制度。

医院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会发生应收款项由于债务人的各种原因不能偿还而形成坏账,长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虚增医院当期利润及事业基金余额,虚增医院资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医院应按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为降低此类费用,医院应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规范应收账款的核算,加强科室之间的配合。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由临床科室安排专人负责科室病人预交金的催缴,对于欠款数额较大、催收无果的病人,及时通知医务部和财务处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医保政策普及后,应收医疗款主要是医保机构的医疗垫付款,财务人员每月末应及时与医保机构结算。

(六)财务费用的控制

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等。医院在运营过程中,为增加投入、加快发展,会利用举债获得资金,发挥融资杠杆作用。医院应把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范围,资产负债率过高,加大了财务风险、增加了费用支出;过低,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不足,影响医院发展。

四、加强成本核算,建立完善的成本考核机制

成本核算以科室为核算对象,遵循相关性、权责发生制、收支配比、一致性等原则,将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归集和分配。医院运营管理部门和各科室应加强财务数据和医疗业务数据的分析对比,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寻求更好的成本控制辦法。成本考核是以成本核算资料为基础,对全院各科室成本的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考核预算支出的完成情况。并将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挂钩,促进科室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支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增长。

(作者单位为四川绵阳四○四医院)

猜你喜欢
成本费用公立医院控制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制造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措施之探讨
地勘单位成本费用控制浅析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中国经济换挡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