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8-05-21 12:06
时代金融 2018年10期
关键词: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不能依靠货币信贷的“大水漫灌”来拉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创造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财经大学教授武献华:

随着我国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升级,给民营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实现产品的转型、升级、换代,来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是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良机。

澳大利亚前总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陆克文:

在接下来的十年内,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并将改变全球的商业模式和全球商业的规则。但对全球和中国本身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国将要如何改变这一规则,从哪儿改变,变向何处,以及为什么要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部门的天职和本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核心使命。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不断提升中国金融业核心竞争力,以更好更长远地服务实体经济,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

在新的时期,中国要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绕不开的,这就是金融在全球的地位。一个全球性大国所应该有的金融一定是开放性、高度市场化、有综合功能的,也一定能够很好地分散风险、化解风险、组合风险。

知名经济学家易宪容:

居住正义不仅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基础。一般来说,在现代文明社会,居住权为天赋人权,无论是他富有还是贫穷,这个社会就保证每一个人的基本条件,这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衍的基础,更是人民过上美好活的前提。如果房地产市场仅是赚钱的工具,让少数人持有更多的住房,两套、三套,甚至百套以上的住房,而绝大多数人居无片瓦,那么一种好的房地产税就是这种住房持有不公平,保证居住正义的一种重要方式。

新京报:

至此,独具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体制雏形及格局基本形成:既由原来的“一行三会”升级为“一委一行两会”。这是一种全新的金融监管体制,尤其中国银保会主席任央行党委书记和副行长,更凸显了中国特色。称之为中国特色,是因为已形成的金融监管体系,既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双峰金融监管模式”,也不同于“大一统金融监管模式”;同时,也符合当前机构改革中“强化党的领导地位”的要求。世界没有最好的金融监管模式,只有最适合自身监管实际的金融模式。目前推出的“一委一行两会”金融监管模式,正是基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实际。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

依法严办一批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典型案例、严惩一些在市场上兴风作浪的违法主体。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

我们正处于长期债务周期的尾部,也处于美国股票市场周期的尾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面临调整。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要大于2008年。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

要想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让独角兽们回A股最重要,那就要对于改变规则做好充分准备,要做好牺牲的准备。如果说A股市场的逻辑还没到大改时,那独角兽就只能做个小试点。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

中国货物贸易是順差,但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尽管如此,中国还是坚定不移地扩大服务业开放。下一步将重点对金融、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扩大开放,在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对外资的股比限制也将进一步放宽,甚至取消。

猜你喜欢
金融
金融开放应在审慎中阔步前行
祛魅金融衍生品
金融与经济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P2P金融解读
支持“小金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