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得失观的当代价值

2018-05-21 08:56马明霞
世界家苑 2018年4期
关键词:精华弘扬价值观

马明霞

摘 要:进入新时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交流和碰撞。由于人们思想观念各异,对待得失问题的态度、观念各不相同,故而分析、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得失观当代价值,并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引导树立正确的得失观,这对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乃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得失观;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认识中国传统得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而充分理解中国传统得失观的当代价值。

一、弘扬中国传统得失观之精华,促个人全面之发展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断,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上升不断变化的过程,只有深刻的理解我国传统得失观中的得与失,才能将自己的认识推向新的高度,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得失观之精华利于引导人们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得失观促进个人思想的进步。正确的得失观利于正确世界观的树立。庄子认为人应当主宰外物而非被外物所主宰,拼命追逐的名与利,并不是人生成功的标志,要知道得失的根本不在于这些外物。[]儒家更是将外界的物质利益之得视如草荠敝履而弃之。重精神之得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即使拜金主义的思想充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优秀得失观引导下的价值观坚守住初心,勿在现实中迷失自己。

中国传统得失观之精华利于人们培育社会公德心,弘扬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得失观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传统思想之精华。儒家主张将道德的实现作为得失的重要前提和导向,通过不道德的行为而取得的物质财富并不是真正的得,我们需要在道德的引导下获取属于自身的合理之得。传统文化中正确的得失观应该在现实的道德推崇中古为今用,这样则有利于人们抛弃错误的金本位观念和极端利己主义观念,进而为培育社会公道德心提供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得失观之精华利于人们健康心理和积极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老子说:“知足者富”、“知足不辱”、“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孔子“孔颜之乐”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知足对于个人健康心理的重要性。现在,我们需要充分学习这种积极知足的人生态度,进而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个性。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人们要遵循“无欲”的道家要求,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试图尝试放下由外物带来的负担及困扰。不过,这并不要求人们必须保持一致的价值观,所谓“兴天下利”就是一种以天下之共利为得的思想,同时“利他”的兼爱得失观也值得我们充分学习。

二、弘扬中国传统得失观之精华,促进社会之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国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人们思想观念各异,以利为先的思想一直充斥在社会中,影响人们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故而,研究中国传统得失观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神文明的建设,而且有利于生态文明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尤其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也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得失观之精华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政治是经济的充分体现,政治也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中国传统得失观念研究对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其意义。在当今社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府建设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中国传统得失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道德规范与人的得失观同行的历史,因为人类追求某种幸福,才需要道德规范调节相互之间的追求活动,正是得失观的内容制约甚至决定着道德规范的产生与道德规范的遵守。”[]由此看出,得失观与道德密切相关,不同的得失观体现着人们不同的道德行为,正确合理的道德观念有利于正确得失观的形成。儒家主张“德福一致”,进一步将道德与得失充分联系起来,主要通过道德的导向作用,进而使整个社会思想保持积极向上正确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儒家一直作为几千年来封建统社会屹立不倒的主流思想,其价值可见一斑,可以说儒家得失观的思想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智慧之源。

中国传统得失观有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构建。当代社会,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另一面,生态和环境问题也变得尤为严峻。道家对自然的尊重达到很高的高度,“自然无为”的得失观,真正的幸福与自然无为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进而达到和谐共存,并且人与自然是互相平等的共生关系,没有高低之分。在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重要性下,新时代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中国传统得失观精华影响中,尊重自然规律,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中國传统得失观精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和谐社会,纵观几千年的历史,一直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形态,虽然时代不断变化,但是对于和谐社会追寻的脚步未曾停歇。《礼运大同篇》中的“大同社会”更是对于和谐和幸福社会的不断追求。墨家的兼爱思想更是对“和谐共处”的最好补充,更好的促进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弘扬中国传统得失观之精华,促进当代教育之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过程,才能众多的认识中寻出真理。进行中国传统得失观的研究,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思想精华古为今用,为人们提供正确的得失观引导。充分探究中国传统优秀得失观当代价值,并将其引入当代教育,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也有利于教育层次的提高和教育内容的扩展。

重精神之得失观对人格教育具有重要促进意义。人格教育是对人们形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的后天教育,它与人的先天性并无多大关联,而是靠后天教育培养才形成的,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例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存续几十年,启蒙和教育了多代人价值观。深刻了解中国传统得失观,充分理解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在利益和精神方面做好得与失的取舍,有利于人格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现如今,当代教育内容涵盖面不断扩大,并且教育内容不断根据时代需求做出调整和补充。信息高度集中且繁杂是当今社会信息的主要特征,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从外界摄取的知识和信息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学生面对高度复杂的信息,难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充分理解中国传统得失观价值,在内容上能够大大丰富得失观研究的层次,丰富当代教育内容,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在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老子.道德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4]罗尔斯顿.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杨国平.庄子的幸福观及现代意义[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1):49-51.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精华弘扬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