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路径探究

2018-05-21 08:43余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资助育人

摘 要 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精准资助是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信息化与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有机结合的角度,探讨了我国高校资助工作近十年来取得的成效与局限性,阐述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现实意义,适时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具体途径,为优化当前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供参考。

關键词 信息化 精准资助 资助育人 高校贫困生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更新,建设信息化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在“两个一百年”目标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扶贫助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则是检验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准。201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要提高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度,依托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平台,确保国家资助、奖补等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需要帮扶的学生身上。”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则是高校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具体表现。在信息化背景下构建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机制是立德树人、资助育人的必要环节和重要保障,努力做到让每一名学生能够成长成才。

1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

1.1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相关政策取得的成效

2007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确立了“奖、贷、助、免、补、减”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体系。这一政策体系至今已经连续执行十年,帮助不计其数的贫困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缓解了困难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推进高等教育和高校资助育人发挥了很多的促进作用。资助政策体系自构建以来,资助目标具体明确,资助形式不断丰富,资助对象覆盖更广,资助金额逐年提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学生资助资金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首次突破1500亿元。2015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学生(幼儿)8433.31万人次(不包括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累计资助金额1560.25亿元,其中普通高校资助金额占总金额56.08%。从资金金额分布视角看,高校资助工作时当前中国学生资助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资助力度切实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形成了受公众认可的良性公平的资助社会氛围。

1.2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局限性

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亟需改进。

(1)资助对象认定标准不一。高校资助工作的总目标是“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而怎么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如何形成有效的认定标准是保障贫困生认定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目前高校中普通采用的认定标准是盖有政府公章的贫困证明、《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月生活消费认定和谈话综合认定等。但是很多情况下,贫困认定标准是存在区域差异性的,贫困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学生家庭贫困程度也有差异的,如何给资助对象划分等级具有较高的难度。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部分的学生在入学时都配备了手机、电脑等,是否将拥有这些高价值产品的学生认定为贫困生也是一个争议性较大的问题。因此,资助对象的认定标准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这就不可避免的影响了资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2)资助评定程序存在缺陷。在很多高校中,贫困生想要获得资助首先进行班级投票评选,对于自尊心强或者个性自卑的贫困生来说,往往不愿意公开评选,或者不参与评选放弃资助名额。同时,班级投票虽然考虑到同学间了解更多,信息更真实,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班级投票常常会选出人缘好而不是贫困的学生。另外,有的高校在分配资助名额时,直接按照院系人数按比例划分,此举虽然看来比较公正,但是难免简单,使得有些院系资助名额不足,学生间存在“争抢名额”现象。

(3)资助信息缺乏动态管理。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学校是资助工作的实施主体,学校需要收集资助信息、进行贫困生认定、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和生活补助等。有的高校在学生入学初进行贫困生认定,之后几乎不再认定,这就导致贫困生信息无法更新。对于一些因突发事件致贫的高年级学生而言就无法及时得到帮扶。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逐步推进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地区街道运用信息化技术针对贫困学生进行建档立卡,但是目前高校、中学和社区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和联动,这对于高校甄别贫困生信息真假,以及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4)育人功能不明显。在当前的高校资助工作中,常常存在一种重资助轻教育的现象,认为为贫困生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就是最大的帮助,其他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是许多研究表明,家庭困难学生在大学入学后往往存在个性自卑、适应力差、自尊心强等问题,这说明贫困生一般会存在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资助工作,既需要资金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更需要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2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重要意义

2017年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中明确提出“健全更加精准的教育资助体系,确保应助尽助”,这对高校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每天不计其数的信息所包围,信息化时代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载体,利用信息化技术整合、管理困难学生信息,有利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和各项活动的质量。相比于过去粗放式资助方式,精准资助更符合家庭困难学生的需求,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对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教育,最终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贫困生有条件有能力用“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当前高校的精准资助育人工作需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特点,探索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路径。

3探索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路径

探索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路径的目的是要有效地解决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是资助对象认定、资助标准、资助程序及育人策略等方面进行完善,不断提高资助工作的“精准度”,深度优化资助资源的配置,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1)资助平台信息精准化。资助工作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构建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系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华中师范大学在多年资助育人实践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专门的资助中心网站,宣传各类奖助政策,并通过各种新媒体将政策信息推送给学生;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立学生资助专栏,在入学初,所有学生需要完成线上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之后需要根据家庭情况提交困难生认定申请(包括非贫困认定),接着由班主任/辅导员、院系进行多级复核。这一信息系统有效的保护学生的隐私,帮助辅导员对所有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快速摸底,并增强学生信息准确度。

(2)贫困评定标准精细化。不少高校助学金是分等级的,那么就意味着贫困生需要根据困难程度分级,这一工作是资助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贫困评定过程中构建一套具有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评定标准,来保证资助评定的程序公平。在华中师范大学的资助工作中,在困难生评定中分为4级,非贫困、发展型困难、生活型困难、生存型困难。在贫困生定级过程中,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参照“华中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条件”实施认定,其中认定条件分为A类、B类、C类,每类下包含5-7条,根据贫困生家庭情况,找出符合的条件,相加进行累计,参照分类标准进行等级划分。如发展型困难学生必须包含C类以上条件,该条件是必要非充分条件。根据这种标准精细化的“量化条件”,加上贫困证明等“质化材料”,既能保证贫困评定工作的程序公平,同时也能将学生进行精准分类,另外,分类数据反馈给学校资助中心,中心则会根据贫困生实际人数和级别,精准分配资助名额。

(3)资助信息管理动态化。资助工作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因是“学生有困难,就有资助”。所以,资助信息管理需要动态化,定期更新信息和临时补助相结合。资助时间应该是连续的,每学年学期初进行困难生评定,评定国家助学金,社会类资助则不宜同时进行,所有的资助信息在同一系统中进行申请,避免信息重复。另外,在学期中,资助中心可以设立临时困难补助,额度不宜超过助学金。家庭遭遇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的学生,可第一时间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当然,为了公平公正,某一贫困学生也不应一学年内多次获得高额的助学金,可通过在信息系统中设置贫困生每学年受助金额上限。

(4)资助对象数据化。一方面,学校可以对贫困生建档立卡,贫困生认定申请、各类资助申请、学校审核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平台可以根据不同资助申请条件要求,对已有的贫困生数据进行关联处理,自动生成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学生个人信息错误和名单重复等问题。对符合条件的候选人, 参考学生受资助的历史记录,实现多人快速资料查阅和比对,为审核部门做出决策提供依据,实现资助经费精准分配。另一方面,可通过网络平台将学生的在校表现,日常消费记录,学习成绩,社交活动等行为数据关联分析,为资助对象进行数据画像,信息化分析学生群体特征,精准识别“隐形”贫困生和“虚假贫困生”。南京理工大学通过校园卡消费纪录的数据分析将补贴款打入学生账户,这一“暖心饭卡”项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有效地对贫困生精准定位。江苏大学曾通过贫困生手机消费清单分析来甄别伪贫困生,此举既有利于贫困生的精准识别,又保证了资助资源不被他人恶意浪费。

(5)资助育人方式个性化。“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所经历的生活各有各的特点,每一个贫困生也有不同的个性和认识。所以在资助育人工作中,不仅要精准资助,还要精准育人。通过信息化技术对资助对象的家庭和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学生特点,然后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学生个性及对学业未来的规划,再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生活适应、学业咨询、心理辅导、生创业就业等多方面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帮扶举措,力求帮助学生能够成长成才,真正有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4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智能产品的覆蓋已成定势,贫困生在思维和行为等方面已展现出新变化,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实现精准资助育人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运用信息化技术,探索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有助于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有利于贫困生成长成才,实现国家发展目标。

作者简介:余璇(1991-),女,汉族,湖北武汉,硕士,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助教。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DB/OL].教育部网站,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4/201502/183971.html,2015-02-15.

[2]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5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D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s78/A05/moe_702/201609/t20160901_277355. html,2016-09-01.

[3] 骆娟.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分析[J].科教导刊,2015(03).

[4] 国发[2017]4号.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B/OL].http://www.ndrc.gov.cn/fzgggz/fzgh/ghwb/gjjgh/201705/t20170511_847116.html.

[5] 范玉朋.大数据条件下创新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6(35).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资助育人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