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方思想史中教育与哲学的关系

2018-05-21 08:43刘曦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关系

刘曦

摘 要 在西方思想史中,哲学和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从某种角度来说作为人文学科之源不为过。哲学在方法论上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保障,教育学也在实践过程中见证着哲学的发展和完善。我们从以下三点对哲学和教育学的发展过程做简要论述。首先,教育起源于哲学。其次,教育学与哲学的关系。第三,教育和哲学以“人”为契合点。通过简要论述了解教育在哲学发展中的孕育过程。

关键词 西方思想史 教育与哲学 关系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的发展和发生都有着深刻的哲学背景,哲学在方法论上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即受哲学的直接影响,也是教育活动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1教育源于哲学

(1)古希腊时期。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最初从事教育活动的人被称为“智者”。“智者”指专门以教授青年而获取报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他们没有统一的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不是一个独立的派别。

与“智者”相反,苏格拉底则并不以功利性为目的,他不收取任何学费,他为城邦的利益而教化世人。不管是青年人、老年人还是穷人,他都热情施教。他认为,无论你是天生聪颖还是自身愚钝,都必须勤学苦练。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那么,学生获得知识和美德的途径是什么?即精神助产术。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目的各方面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在古希腊时期,教育学蕴含于哲学的母体中,研究范围也相当广泛,可以说无所不包。苏格拉底用哲学的眼光研究教育问题,通过教育实践来传播哲学思想,二者融为一体。

(2)中世纪时期。这是西欧封建教育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基督教会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它在意识形态上处于独尊的地位,并且垄断了中世纪的教育。

托马斯·阿奎纳,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他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教师。他的教育思想从属于神学之下,形成了神秘、系统、独特的经院主义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人通往上帝神性的理智。教育要使不朽的灵魂与上帝沟通。阿奎纳认为任何能使人类认清真理的智慧都是由上帝所赋予的。虽然阿奎纳的教育思想处于附属于神学的年代,但是其内核已经蕴涵着近代的教育思想,强调理性,尊崇科学的重要成分为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近代时期。在此时期之前,教育思想都只是哲学思想的一部分。教育学的研究都从未形成一种趋势和力量。而卢梭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状。卢梭继承了很多柏拉图的思想,但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观方面又与柏拉图相反。卢梭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非“理想国”中的公民。卢梭提倡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反对“积极教育”,主张“消极教育”。他的思想符合当时的激进精神。在卢梭的影响下,教育学研究日益成为一种研究趋势。

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问世,教育学从以往的哲学、社会学论述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教育理论始祖”。当然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不同。也有观点认为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才算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他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教育学体系。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学从此脱胎于哲学。1961年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标志着教育哲学的成熟。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对教育的本质、价值和方法等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教育理念。

纵观这一时期教育学的发展,可以看出教育学在哲学的指导下越来越成熟。每一种教育学的观念都是以其相应的哲学观为基础,都受当时的哲学流派的主要观点和思潮的深刻影响。

2教育与哲学的关系

2.1教育需要哲学的指导

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它所要研究和思考的对象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它所涉及和探讨的问题都是最基本的问题。从最宏观的宇宙到最微观的世界,从人性到自然,从个体到社会。古往今来,人们对于宇宙万物的探索从未停息。首先,哲学是宽广辽阔的。不仅是一种宏观的辽阔,也是一种微观的辽阔。其次,哲学是深刻的。它所揭示的问题是宇宙万事万物之本源。再次,哲学是系统的。它所要探究的问题是全方位多维度的。所以,哲学对于思想本身也永不停止的思考。

哲学对人类的教育活动亦能够起到一种指导作用。对此,杜威认为,“如果一种哲学理论对教育上的努力毫无影响,这种理论必然是矫揉造作的。”哲学之所以能够指导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是由教育的性质决定,更为重要的是由哲学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哲学的性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就间接地告诉我们,哲学是一门能够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的学科。所以,大多数一般性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本身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去考虑普通哲学的问题,我们就不能批判现行的教育理性和政策,或者提出新的理想和政策。说到底教育的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

2.2哲学在教育中受4到检验

首先,教育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自觉形成的行为。教育的目的无疑是使教育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哲学是使其更深刻的原因。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成长和发展才是教育最为关注的问题。而这一切为题归根结底都是哲学里最关键的问题。教育是教人以智慧,而哲学正是智慧之学。

其次,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理性实践活动。它对教育者的理论思维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教育者才能真正地认识教育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问题。对此,乔治·奈勒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无论你干哪一行业,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惟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教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于是,学生们除了无目的地追随我们或者求助于他人来解决青年时代的重大问题之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也有学者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对哲学的“依赖”。美国教育家布鲁柏克认为,“教育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它特别需要一个路标来指导它的活动。路标最终指向哲学。” 哲学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意识,就是世界观,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是培养人的世界观,培养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培养人去改造自然,推进社会发展,使人与人之间处在一种正确合理的关系之中。在人的培养过程中,这些活动都涉及到哲学的领域,因此,在教育活动中需要一种正确的哲学作为指导,而每一时代教育总是被决定于那一时代的哲学的。

最后,教育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过程。哲学并不等同于教育理论,但是却可以解释为教育理论。哲学在教育实践中受到检验。哲学不是为理论而理论的,它帮助自我与他人思考并憧憬一种美好的生活。所以,哲学运用于实践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哲学家也是教育学家的原因。

3教育和哲学以“人”为契合点

教育和哲学之所以能结合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关键的契合点—对生命的关注。人的生命是哲学思考的起源,也是教育的根源。人的本质的追寻和寻找生命的价值是哲学的最终使命和发展的动力。所以,没有对人的关注,就没有真正的理解认识哲学。而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使人获得更全面的发展的途径。它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一种对生命领悟的过程。

总之,教育学需要哲学,哲学也學要教育学。哲学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和完善自身。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哺育着人类的发展,共同书写着人类文明的华丽篇章。

参考文献

[1] 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 叶学志.教育哲学[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85.

[3]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 梯利.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猜你喜欢
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关系的分析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