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行宫制度与中央政治空间格局的变化

2018-05-21 08:43商雨涵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变化

商雨涵

摘 要 隋唐时期帝王行宫为数众多,主要集中于京师长安、东都洛阳的周围及两京道上,形成哑铃型分布格局。帝王们在巡幸行宫期间,固然享受了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但同时也为宫廷政变的发动者提供了绝佳时机。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隋唐行宫制度与中央政治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隋唐时期 行宫制度 中央政治格局 变化

中图分类号:K928.7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行宫是中国古代帝王为了出外游幸方便而建造的居所。隋唐时期的行宫在功用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中尤以避暑行宫的数目最多而且也最为重要。且在隋唐时期帝王们对不同的行宫有着不同的偏好,但他们对于某些行宫的频繁临幸和长时间居住,使这些行宫充当着临时性政治中心的角色,也就是说,客观上形成了两个政治中心,一个是都城,另一个是帝王所幸的行宫。深入分析隋唐时期的行宫制度与中央政治格局的变化等等,对隋唐时期宫变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隋唐两代的行宫制度

行宫亦即离宫别馆,是中国古代帝王为了出外游幸方便而建造的居所。大致从殷纣王开始就已有了行宫的营建,史称殷纣王“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取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渐其间,为长夜之饮。”唐李泰等著《括地志》解释说:“沙丘台在邢州平乡东北二十里。《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秦代以来更形成一种制度,据说秦时“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又说“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帝王行宫不能距离都城过远,主要是考虑往返都城的方便,避免宫变事情的发生,这也是后世王朝行宫制度循行不悖的一条基本原则。

2隋唐时期行宫数量及地域分布

这些行宫中,除隋榆林宫、晋阳宫、汾阳宫、临朔宫、临渝宫、江都宫、扬子宫、丹阳宫以及唐泰山顿等距离都城(长安或洛阳)稍远以外,其余均距离都城较近,一般少于400华里。从地理分布的大势来看,行宫大多集中于京师长安、东都洛阳的周围及两京道上,形成哑铃型分布格局。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显然与陪都制度有关。作为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都城,其内的宫城历来是帝王们日常起居和处理朝政的主要场所。就一般情况而论,都城往往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但不一定是经济中心或军事中心,这对于国土辽阔的王朝而言表现得尤其明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自商朝以来就有了陪都之制,其制度影响至隋唐王朝。隋以大兴为都城,而以洛阳为东都。唐都于长安,而洛阳、太原、凤翔、江陵都曾立为陪都,其中洛阳地居天下之中,挽潜便利,又距京师长安较近,故于诸陪都中地位尤其重要,与长安一起被唐帝称为“东西二宅”或“东西两宫”。长安、洛阳既为隋唐帝王的主要活动中心,因此行宫多建在这两京的附近。隋唐诸帝中,以隋场帝、唐高宗、则天皇帝和唐玄宗居洛阳时间较久一些(其中隋场帝在606年至618年间,则天皇帝在684年至705年间以洛阳为首都),所以东都洛阳周围的行宫多是这几个帝王所兴建。

3隋唐帝王频繁出幸行宫与中央政治空间格局的变化

3.1隋唐帝王频繁出幸行宫喜好分析

隋唐时期帝王行宫数量、类型虽多,但又以避暑行宫最为重要,帝王出幸也最为频繁。其中隋仁寿宫在唐时被改建为唐九成宫(唐高宗曾改名为万年宫),唐时九成宫中殿阁皆题署牌额以类皇居,并专门设有九成宫总监进行管理,可见地位之不同一般。据统计,隋文帝在位24年,外出避暑6次,全部都在仁寿宫;唐高祖在位9年,外出避暑2次,因九成宫尚未修复,故未曾临幸;唐太宗在位23年,外出避暑10次,有5次是在九成宫;唐高宗在位34年,外出避暑17次,临幸九成宫(万年宫)更达8次之多;武则天在位21年,外出避暑3次,因移都于洛阳,不能舍近求远,出幸的全是洛阳周围的避暑行宫。隋文帝、唐太宗和唐高宗等不仅频繁临幸仁寿宫(九成宫),而且每次都要驻次相当长的时间,所谓“春往冬还”,大致在春二三月前往,秋八、九月返回,出幸时间往往长达半年以上。有时从春正月就开始避暑,而结束的时间则推迟至冬十月。隋文帝甚至在开皇十九年(599)春二月去仁壽宫避暑,一直到次年的秋九月才返回京城,历时长达一年半有余。

3.2从“仁寿宫”之变看中央政治格局的变化

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发生的仁寿宫之变,是隋代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分析这次宫变过程中,“仁寿宫之变”与当时的政治变动有着重要的关系,如,开皇初立皇太子杨勇,到开皇中杨广邀结关中权要,博取有预政之好而且有干政之实的独孤后的支持,推倒自称渤海蓓人的高顺,最终取杨勇而代之,大致体现了隋朝关陇集团内部不同地域势力的权力斗争,而太子之位则正是这种权力斗争的焦点”,“文帝死于杨广夺位之变,宫廷风浪激变姑或有之,而其真实原因则在于仁寿中不彻底的政治变动”。仁寿宫之变虽然发生在避暑行宫之中,但整个政变的过程还涉及对京城的控制问题。史载隋文帝于仁寿四年(604)七月,“丁未,崩于大宝殿”,“乙卯,发丧”。按是月乙未朔,丁未即十三日,乙卯即廿一日,可知文帝死后,第八天才公布他的死讯,显然是杨广与杨素利用秘不发丧的数天去做各种部署。秘不发丧以便拖延时间来进行相关部署,往往是宫廷政变者的一贯做法。杨广、杨素在政变后秘不发丧,是为了让杨素之弟杨约有时间控制京师大兴城的局势;仁寿宫与京城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政变的消息不易传到京师,这为杨约轻松控制京城局势、确保政变最终成功提供了可能。但这后一步行动计划从部署、实施到汇报结果,都需要一些时间,这正是杨广在隋文帝死后第八天才敢发丧的原因所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隋唐时期,其行宫制度对中央政治格局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仁寿宫”之变可以发现,帝王频繁临幸并长时间居住在避暑行宫中,对帝王的自身安全和国家的稳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徐成.北朝隋唐内侍制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2] 罗凯.隋唐政治地理格局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可期待的包装变化
脱胎换骨新变化
直销在变化中保持不变
高考变化中的立体几何解答题
小改造,大变化
两代人订婚的变化
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变化的思考
鸟的变化系列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