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信息化建设模式探究

2018-05-22 03:50陈璐璐郭长友邓智韬
计算机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联体医疗机构远程

陈璐璐,郭长友,邓智韬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信息科),广东 广州 510700)

0 引言

开展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分布,促进医疗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的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同时方便群众就医[1]。

医联体内的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是保障医联体内各种业务开展的基础[2],我院医联体建设主体由院本部、社区及康复院区构成,各医疗机构间标准不一,信息化也存在差异,在此背景下,我院信息科实施了一种低价高效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我院医联体内多家医疗机构间不同信息系统的高效互通,从而有力支撑了我院在区域医疗方面业务的开展。

1 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现状分析

目前我院承办医院本部及大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大沙街姬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黄埔街港湾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服务。我院还与黄埔区老人院与开展医养方面合作,已经申报了其作为独立的医疗定点机构、正在筹备中的从化鳌头血透中心也将并入我院医疗业务范围内。

各医疗机构间的合作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有:

⑴ 大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我院的下级医疗机构管理,通过医联体开展双向转诊等工作;

⑵ 老人院作为独立定点机构与我院开展合作,我院已申请康复院区,主要开展医疗养老及康复诊疗业务;

⑶ 从化鳌头血透中心专科业务由我院本部统一管理。

基于以上几种不同的业务需求模式,在现有信息系统上做到满足以上各类业务,是我院医联体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2 医联体内主要业务功能分析

为了发挥远程医疗的作用,加强信息规划设计,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对医联体内各类业务功能的支撑作用,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结合我院现状,医疗机构间互连需要实现的业务功能主要包括对收费、药房、双向转诊、病例调阅、影像数据和检验检查结果发布、查询等,具体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功能图

2.1 双向转诊

我院本部与大沙社区之间开展双向转诊业务申请服务;医联体内其他医疗机构向院本部的检验、检查的电子申请功能;远程调阅检验、检查结果报告的功能;社区医生开立处方时,由于社区药房药品种类少,某些药品缺乏,可选择我院本部药房进行发药,系统自动同步院本部药房药品库存信息功能、跨院药房开药功能等。

2.2 远程会诊

主要解决远程会诊请求,社区医生通过医联体信息系统向我院本部提出远程诊疗协助申请,院本部组织医生通过视频等方式进行远程会诊。系统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远程会诊申请服务、电子病历调阅以及检验、检查结果的查看功能。

2.3 医养康复

我院本部与老人院建立康复诊疗和医疗养老业务协作机制。通过在老人院的基础数据,建立病人康复档案,充分利用院本部优质医疗资源与养老院康复数据信息,提高我院康复管理水平,促进养老院康复养老业务的开展。

2.4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为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各类业务的申请提供审核及处理服务,主要包括对各类申请的接收、审核、收费、发药和预约处理功能,包括对医保收费目录的分级管理同步维护、人员权限管理;对转诊病例调阅处理;对会诊患者的审核和安排;对转检、转验申请的收费、预约处理;对跨院药房的处方进行发药处理(从院本部HIS中扣除库存)等功能。

3 医联体网络架构设计

我院医联体成员覆盖不同的区域,各个医疗机构间网络接入方案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广州市政务网、广州市医保网和公共互联网三种。为了实现各个医疗机构间数据共享,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的协同应用需求,我院医联体的网络架构图如图2所示。由院本部部署相关服务器,同时架设公共互联网,连接路由器,通过防火墙和IPS入侵防御系统提供VPN线路供医联体内各成员连接使用。这种架构将公共业务模块抽取出来,在网络接入方面充分考虑各医疗机构间网络异构特性,兼顾安全和性能,具有很强的可拓展性。

图2 医联体网络架构

4 医联体信息化成果

如何实现院本部与社区之间的诊疗分级,是实现双向转诊业务的关键。我院信息建设方案:公共业务模块统一管理,通过参数设置实现医保三大目录收费分级管理、医护工作人员权限管理、电子病历独立管理。其中主要参数有医疗机构编码、病历号前缀和收费项目价格。收费项目价格分解成两个字段:社区价格和院本部价格。医联体内诊疗业务执行流程情况如图3所示。

目前我院本部与大沙社区医联体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运行半年多,情况良好,有力地保障了我院分级诊疗业务的开展,也为我院在区域医疗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图3 业务执行流程图

5 结束语

我院医联体信息化建设模式符合国家医疗改革政策,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利用院本部三级公立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医院及合作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实现区域医疗互联,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效率。该方案目前已在我院得到运用,有力地支撑了我院在区域医疗方面的业务拓展,也为其他医联体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效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淼,于广军,刘海峰,刘永斌,凌琦鸣,王淑.基于云平台的区域医联体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J].中国医院,2017.21(8):19-23

[2]李梦斐.我国“医联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7.

[3]林辉,董津.互联网+医联体助力分级诊疗落地[J].中国医院,2017.21(5):52-53

[4]钱森,陈敏莲,黄海,胡外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医联体建设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6:327

[5]肖斌,陆晓琳.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医联体建设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241-242

[6]邢春利.从社区角度分析医联体模式下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7]杨立成,鲍琳辉,田义娟,赵杨.医联体模式下构建双向转诊机制的探讨[J].中国医院,2015.19(7):33-35

[8]孙国强,由丽孪,陈思,王以朋.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6):15-18

[9]黄培,易利华.3种不同类型医联体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2):16-19

[10]赵一鸣,左秀然,杨国良.基于医联体的远程会诊系统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10):31-35

猜你喜欢
联体医疗机构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远程诈骗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
做好医联体需“三医”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