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压倒民粹主义了吗?

2018-05-22 04:09安纳托尔·凯勒茨基
南风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欧派民粹主义民族主义

安纳托尔·凯勒茨基

放眼世界,民粹主义经济政策似乎正在退却,尽管明确的取而代之者并未出现。在美国,特朗普总统似乎在克制自己的保护主义本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正在趋于稳定。在欧洲,尽管媒体焦点集中在匈牙利和波兰的仇外政客的成功,但在真正重要的国家,潮流正在远离经济民族主义,如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意大利的两个在最近选举中取得突破性胜利的民粹主义政党宣布支持欧元。

即使在英国,潮流也在转向。如今,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选民并不真正想要强硬疑欧派所要求的完全脱离欧洲的结果。退欧公投中所提出的兩个退欧方案—内向的保护主义“小英国”方案和基于与美国和英联邦的“特殊关系”的后帝国主义“英语文化圈”方案—都不具有经济可行性和政治吸引力。尽管只有3%~4%的选民承认改变了退欧的主意,但绝大部分人都希望能保留大部分自由贸易、便利旅行、移民劳工以及强大的环境、消费和卫生监管的好处。

选民对退欧负面影响的厌恶,类似于希腊在2015年公投拒绝欧盟援助后逐渐萌生的现实主义,有助于解释首相梅和她的保守党政府所采取的令人费解的策略。一开始,梅声称人民显然要求她从欧盟“夺回控制权”,但此后梅逐渐模糊和抹除了她的红线:不再贡献欧盟预算、限制欧洲移民,以及不受欧洲规则和法院裁决约束。她不再要求在2019年3月恢复完全的国家主权,转而开始要求一个过渡期,在此期间,选民们不会感觉到有任何变化。

令人惊奇的是,梅的妥协被民族主义强硬派照单全收,而此前他们威胁要剥夺她的领导地位。狂热分子仍然希望最终从欧洲完全脱离,但似乎也释然于等到2020年12月梅的“现状过渡期”结束后再推动。

我在近一年前写过,结局是英国咄咄逼人的硬退欧,将演变为俯首帖耳的假退欧(Fake Brexit),类似于挪威的准欧盟成员地位。退欧派和留欧派都会对这一结果感到不满,而英国将变成名副其实的退欧派所谓的“附庸国”:受欧盟法律约束,但又没有投票权或影响这些法律的能力。

为何英国会接受这一二等公民的地位?这就要从民主主义民粹主义和经济学的关系说起。梅现在所提出的显而易见的劣等欧盟关系的仅剩的论证理由,是民粹主义者所提出的“人民的呼声”。

直到最近,所有反对政府政策的人,都被打为蔑视“真正的人民”的“无国公民”。政治反对派失去了合法性,这让英国退欧眼看难以避免,也让选民根本不去考虑可能让他们改变主意的问题。

但英国的政治氛围正在变化。工党逐渐认为,尽管许多工人阶级选民支持退欧,但反对退欧才是将梅政府拉下马的唯一机会。因此,梅在议会中屡战屡败 ,被迫做出让步,她与欧盟所谈判的任何协定都要由全体议会进行投票批准。

这些冲突意味着反对退欧已不再被“抹黑”为反民主和精英主义。公众观点正在做出反应,支持议会进行“有意义的投票”如果看到败局已定,梅有可能会试图避免这一局面,自己提出举行公投来决定何去何从。

但这一受到最近发动的“人民的投票”运动支持的公投,会成为滑向民粹主义的又一步,而不是对退欧争论的真正的民主结论吗?答案是不会,因为选民将得到在两个定义明确的方案之间做出诚实选择的机会:接受一切政府谈判的退欧协定,或在3月29日前撤销退欧通告并留在欧盟。

相反,2016年公投只给了选民一个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虚幻选择:可以将他们所能想象的一切希望和偏见注入其中的童话般的退欧。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反面不是全球主义精英主义,而是诚实的现实主义,英国正在重新认识到这一点。

猜你喜欢
欧派民粹主义民族主义
民粹主义研究的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辨正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欧派家居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关于李大钊与民粹主义关系的辨析——重读《青年与农村》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
一种巴洛克式的民粹主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