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卖鱼的事儿

2018-05-22 11:04章以武
广州文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雅马哈老师

友人问我,你怎么会想起写电影剧本《雅马哈鱼档》的?说来话有一匹布长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广州率先开放了鱼鲜、水果、蔬菜、三鸟(鸡鹅鸭)市场,市民拍手欢喜,都说政府好,跟老百姓想到一块儿了。当时,那些待业青年,领了牌照,一马当先,纷纷在马路边的转角处,在窄街小巷,设档摆摊。那时,我住在百靈路,整条小街成了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圩集,鱼档、烧鹅档、水果档、粉面店、发型屋、牛仔裤、T恤、丝袜、遮阳伞,应有尽有,大有春风扑面之感,好生兴奋。家有客人来,上街斩2元钱的烧鹅(每斤4元),拎一块带血丝的鲩鱼清蒸,炒一碟菜心就搞掂啦,再不用凭鱼票,排长队,买回几条臭鱼而烦心了。所以,那时的心情可谓面对长街,幸福花开!有一次,我去买鱼,鱼档小青年口吐烟雾,笑眯眯说:“啊,你别小瞧我这个水湿湿的小木箱,里边装的全是卖鱼得来的钱,谁抢劫它就好比打劫银行的钱柜,即刻蹲班房!”哇,这口吻自豪又自信!我拎着鱼边走边想,这小青年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着的故事。它激发着我的形象思维,有一种创作的欲望。我这个人,平时就爱舞文弄墨,写点小东西,在报上发表了,沾沾自喜一番,也爱写个独幕小剧,供农场“乌兰牧骑”演出队演出。为此,中文系的头头,会有微词,说我不走学术之路,不务正业。我心里不服,我教《写作概论》《影视创作》,理论联系实际,很务正业啊;不过学院开明,由我。还有一次,路遇我在中学时教过的学生,他邀我去金碧辉煌的东方宾馆饮茶,以表师生之谊。天哪,那是接待外宾的地方,出入者非富则贵,岂是我等草根的去处。我猛摇头:“去不得,去不得。”那学生执意要我前往。他道:“章老师,给点面子啦。你恐怕也风闻了,我这个人,过去手脚有点不干净,长相又矮小鬼祟。我们‘打的去!不坐公交车!”我问:“为何?”他道:“坐公交车不好,万一车上有个‘冬瓜豆腐,别人会怀疑我的,说不清楚。我现在开鱼档,卖鱼卖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我活得堂堂正正人模人样啦。全凭政府的好政策啰。啊,章老师,你放心,去东方宾馆饮茶,我有港币。章老师,信不信由你,我卖鱼每月能赚这个数!”他伸出三个指头,“300多块啊!”我听了心里好不平衡哩,当时,1983年,我月薪才68元5角。呵,世道在变,人世在变,于是,最早的《雅马哈鱼档》的故事在我心里发酵了。所谓“发酵”,就是我头脑里储存的有关信息给激活了,他们互相碰撞、纠结、组合、演变,故事的雏形也就形成了,人物关系也就呈现了,随着想象翅膀不断扑腾,故事逐渐完整清晰了。这里要强调一点,并非你有卖鱼的生活,你身上有鱼腥味,就可将它变成文学作品的,有生活是一回事,感悟生活,判断生活,分析生活,概括生活,形象地表达生活,又是一回事。同时,还需要有思想的支撑,否则飞花漫天,水过鸭背,作品是肤浅的、不耐看的。否则,世上千万卖鱼人都可以写成《雅马哈鱼档》了。

于是,我写了将近6000字的短篇小说《雅马哈鱼档》。当初,这小说的题目叫《鱼啊鱼》,我的老友徐康是珠影的制片主任,他说:“你这题目不生动,不时尚,现在开放了,雅马哈摩托车满街飞,干脆叫《雅马哈鱼档》吧,用摩托载鱼,又新潮,又热辣,读者看这题目也好奇。”妙哉,我当即叫好。这个短篇寄给了《羊城晚报》“花地”编辑部。十天后,我收到“花地”编辑肖荻老师的信,他认为小说所写的是新生事物,很好,就约我去编辑部面谈。我雀跃。肖荻先生毕业于西南联大,著名文艺评论家,他是肚里有货双眼识货的名编,他亲自写信给我,太抬举本人了。要知道,当时《羊城晚报》在国内十分显赫,每天才四个版,文学副刊,有时半个月才轮一次,要上一篇稿可不容易哩。我去了“花地”编辑部,肖荻老师对我说:“你这篇小说正面写了改革开放的故事,开鱼档,劳动致富,让待业青年有了谋生创业的平台,题材、故事都不错的。是这样,我们晚报,名声在外,全国各地作者都来稿,所以版面十分紧。你的这个短篇小说删去一半,2500字,如何?”我听了不知深浅地说:“肖老师,您也太狠心了,要砍去一大半啊!可否6000字整版发表?”肖荻老师听了注视着我“嗬嗬”笑道:“章以武,你好大胃口,整版发你的稿?!你是欧阳山?你是秦牧?”他递了一支烟给我,“你的心情我理解,砍去一半,好比割你的肉啊。你回去想想,我也想想,再定。”一个星期后,肖荻老师给了我一封千多字的长信,大意是:“小说砍一半确实可惜。我建议将它扩充成中篇小说,并提了扩充中篇的五点意见,尤其是小说主人公阿龙的转变,要增加笔墨,令人信服。主要人物的形象生动饱满了,这个中篇就站得住了。”我读完此信十分感动,字字句句点中穴位呢,我心怦怦然,两眼发热,我为肖荻老师的敬业精神肃然起敬,他对后辈文学创作的热心关爱,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后来,我找来了我的合作者黄锦鸿将这个短篇扩成中篇小说《雅马哈鱼档》。应该说,这位合作者很聪明,很傲气,对广州的风俗人情很熟悉。当初的合作是默契的、愉悦的。这个中篇寄给了《花城》文学杂志,发表后,获得了1984年首届“花城文学奖”。至今,我常常会惦记肖荻老师直率、幽默的形象。肖老师已去了天国,我未能敬他一支烟、一杯酒,抱憾终生。然而,他厚厚的眼镜片里闪现的光芒,像南方簕杜鹃般灿烂,照亮我文学创作之路!

这里要插叙一段,中篇小说《雅马哈鱼档》到了《花城》之后,编辑部对此稿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当时《花城》编辑部主任范若丁先生独具慧眼坚持认为:如今来稿多为写伤痕文学的作品,而正面书写改革开放新生事物的稿很少,而且作者又是本土的,很难得,应予支持扶植。也有一位以文艺理论见长的编辑认为:不就是小贩卖鱼嘛,没多大意思,“小儿科”。当然,这是编辑部内十分正常的争论。不过,我在创作这个中篇时反复思考的却是:八十年代初期,转型期,人的价值观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具体到这个作品就是如何做人,如何赚钱,如何张扬人的价值,体现人的尊严。我们在作品里形象地指出:清白做人,诚实赚钱,劳动致富。而当时,人们思想还带着沉重的枷锁,在尚未完全解禁的形势下,我俩独具胆识,以文学的形式闯了禁区,提出劳动赚钱光彩,这无疑是石破天惊的事,无疑是广州的草根老百姓在做最早的中国梦!当初,这么够胆,全凭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与思想解放啊!

真是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我又遇到贵人了。当时,珠江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王进先生读了这个中篇,慧眼识货,他认为《雅马哈鱼档》应时势,接地气,故事性强,富有视觉冲击力,具有广州地方特色与南国风味,可改编成电影。立即让我俩住进珠影招待所,將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于是,我俩兴致匆匆地住进珠影招待所的大房间,开始“触电”了。先是编写剧本提纲,因有自己写的小说在案头,不觉得写电影剧本有多难。我写他说,他说我写,不时会冒出新点子、新套路,自鸣得意、开怀大笑、信心满满。不消一个月,电影剧本的初稿就拉出来了。当时的责任编辑叫戴泳素,她略胖,颇有姿色。她是大名鼎鼎的民国诗人戴望舒的千金,为人和善热情爽朗,很好相处。我俩在珠影食堂凭饭票吃饭,伙食还行,白瓜洋葱炒肉片、腐乳、蒜蓉辣椒酱都很配胃口,免费供应给作者。

好运连连啊,此剧本很快通过,马上投拍,那是1983年。几位导演读了剧本,各个都有兴趣,个个争,最后由张良拍导此片。张良,才华横溢的东北汉子,他是家喻户晓的名演员,也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有想法有追求的好导演,他“胆大包天”,竟然在剧中起用了许多草根的个体户人氏当演员,事实证明效果极好。当然,培训排演过程,张良花了更多的心血。这种对艺术执着、专注、忘我的精神,令人钦佩不已。影片拍成后,先在北京试映,招待京城的电影界名流观看,电影刚落幕,掌声四起,观众齐刷刷地站立鼓掌。影片大获成功!座谈会上,发言者争先恐后。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端芳说:“好电影啊,太有生活气息了,我都闻到鱼腥味了。”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丁峤说:“作者很大胆,思想解放,一年前就提出了‘既要面子又要钱的口号,很不简单!”后来,在北京大学放映,从晚上七点开始,一直放映到天明。北京学子观后高呼:广州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个电影公映后,好评如潮,轰动大江南北,被誉为“撕开了计划经济的一角,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是广东改革开放的第一张靓丽的名片。电影荣膺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被选中参加1984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我为此获得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嘉奖令。学院给予晋升工资一级,提前分得三房一厅。此电影票房达8000万(当时电影票2角1张),有人估算相当于现在的20多个亿。附带说一句,我们的稿费1000元,除去200元税各得400元。此片文化部给的奖金有几百元。剧组按人头平均分,我俩各得了48元5角,我们已心满意足了。有一点要说一说的,内地许多年轻人是看了这个片子后,向往广东,到广东圆创业梦的。同时,后来成为茅盾文学奖得主的著名文艺家刘斯奋先生所言:电影《雅马哈鱼档》对广东文艺创作具有引领的作用,使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广东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影视剧,如《公关小姐》《外来妹》《英雄无悔》《情满珠江》等等

《雅马哈鱼档》的成功,确实是我文学创作的里程碑,增强了我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信心。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珠江三角洲这片历史性巨变的热土,我会激动不已,我的感情会燃烧。在我眼里,这儿,水比别处清澈,月比别处柔和,酒比别处醇香,人比别处开放,情比别处包容。我常有一种冲动,怎样形象地告诉人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珠江儿女是如何与时俱进的,是如何转得快好世界的,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波峰浪谷中拼搏闯荡的,是如何改变观念进行精神换血的,是如何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圆着中国梦的。四十年来,我一直热衷于近距离地书写当下现实生活的作品,或者说都是贴近生活接地气的主旋律作品。我一共写了三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均出版与搬上银幕荧屏,代表作除《雅马哈鱼档》外,有电影剧本《爱的结构》《小蛮腰》,电视连续剧《南国有佳人》《心天一角》《风流大学生》《情暖珠江》(第一编剧),电视专题片《点亮心灯》《魅力番禺 盛世飘色》,五幕话剧《三姐妹》,长篇小说《南国有佳人》,中篇小说《雅马哈鱼档》《太老》《暖男》《朱砂痣》,文集有《章以武作品选》,中短篇小说选《应召女郎之泪》《当代岭南文化名家章以武》。2015年,我获得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感恩上苍,感恩时代,感恩生活,感恩文坛关爱我的前辈以及朋友们。

责任编辑:梁智强

作者简介:

章以武,浙江宁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馆文学院副院长。电影《雅马哈鱼档》获1984年文化部优秀作品二等奖,话剧《三姐妹》获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优秀剧本二等奖。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曾获花城文学奖等省市各类奖项。

猜你喜欢
雅马哈老师
丰田与雅马哈汽车开展合作共同开发新款氢燃料发动机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家庭娱乐新未来 雅马哈举办家庭音响AVENTAGE新品发布与试听会
雅马哈在北美市场发布电动自行车产品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