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认识“自己”

2018-05-24 05:26曹春雷
当代矿工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屋夜校煤油灯

文/曹春雷

母亲常向我说起她七八岁时上夜校的事儿:“两天,端着煤油灯去村小学,就上了两天啊!”母亲伸出两根手指强调着,很骄傲的样子,“两天我就认得了‘一二三四’了”。

隔着近六十年的光阴,我仿佛看到昏黄的煤油灯下,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伏在摇摇欲倒的课桌上,捏着铅笔头,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二三四”。

可惜,母亲没学到“五”,姥爷就不让她上夜校了,只让大舅继续读书,因为家里没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姥姥身体不好。当时,才八九岁的母亲已经承担了很多的家务。

其实,母亲不只认得“一二三四”。

我八岁时,父亲去世了。头两年,村里人称呼母亲还是在父亲的名字后加上个“家的”,我慢慢长大后,才逐渐改称我的小名后加上“他娘”。

那时,每到秋天,地瓜收获后,一部分地瓜要留起来当瓜种,储存在村里的大屋窖里。每家都存在那里,为了不混淆,各家的瓜种装袋后,负责管理大屋窖的村干部就在袋子上写上谁家的名字。我家的瓜种袋上,依然写的是父亲的名字。

到了春天去大屋窖取瓜种时,母亲总是能从众多的瓜种袋里,一眼找出自家的那几袋。我问她怎么这么快就能找出来,她笑笑说:“我认得你爹的名字。”我很疑惑:只认识“一二三四”的母亲,怎么还能认得父亲的名字呢?

最近一次我回到家里,看到母亲正戴着老花镜捧着一本杂志在看,那是一本刊有我文章的杂志。我笑了,和她打趣说:“娘,您只认识‘一二三四’,也能看文章啊。”母亲有些不好意思,说:“我就是看看上面的图片。”

她翻到杂志的目录一页,指着上面我名字前的那篇文章说:“这是你写的吧?”这次我真的吃惊了:“您认得我的名字啊!”娘神秘地笑着说:“咋不认得呢,从你开始上学起,我就看这三个字,到现在多少年了,我咋能不认得呢。”

那天吃过晚饭后,我决定考考母亲,看她到底还认得哪些字。在一张白纸上,我很工整地写了三个字,让母亲认。母亲将纸拿在眼前,看了很久,摇摇头,说不认得。我笑了,说:“娘,您咋不认得呢,这是您的名字啊。”“是我的名字啊,我不认得。”母亲也笑了。

这就是母亲,在她的人生字典上,有的,全是她倾注一生给予深爱的人,唯独没有的,是她自己。

猜你喜欢
大屋夜校煤油灯
四川省盐源县:星光下的农民夜校
“小”和“少”
建设“指尖微课堂” 促进农牧民夜校教育上台阶
煤油灯
夜校灯火
试论郑家大屋解说词的英译技巧
童年的煤油灯
不用煤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