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代新民乐的现状与发展态势

2018-05-24 05:06李天晓
戏剧之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发展态势当代现状

李天晓

【摘 要】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全世界的文化艺术都涌入我国,给我国的艺术思想带来巨大冲击,由此,新时期的民族音乐也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它的诞生也给传统民乐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将详细分析当代新民乐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探讨当代新民乐的发展走势,为后续新民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当代;新民乐;现状;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3-0065-01

一、当代新民乐的发展现状

今天,当我们走在大街小巷,随随便便进入一家音像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货架上各种新民乐音像制品,打开电视,音乐频道放的歌曲也都是“十二女子乐坊”演奏的歌曲,而那些发烧碟片都是《阿姐鼓》《苏武牧羊》《彩云之南》《东方大峡谷》等新民乐作品,由此可见,新民乐越来越火,大有逐渐代替传统音乐的趋势。毋容置疑,当代新民乐的诞生对中国民族音乐产生了不小影响。

(一)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新民乐在音乐表演形式方面已经打破了传统民乐的模式,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当人们在欣赏新民乐的时候,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新民乐的演奏背景和舞台,相比传统民乐要绚丽很多,电脑灯光变化多端,视听效果非常好。同时,新民乐在演奏乐器方面,可以算是有很大突破。以往的传统民乐,都是单乐器或者固定搭配进行演奏,毫无新意,而新民乐在演奏乐器方面就要灵活很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新民乐的演奏乐器都是中西乐器搭配,比如二胡与萨克斯的对歌吟唱,琵琶、古筝、扬琴与电声乐队的繁弦高歌等。

(二)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传承方式的影响。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这个词语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无论是独特技巧,还是音乐文化,都是一代代进行传承的。我国的传统民乐也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在传承期间又进行创新,从而形成了目前的中国传统民乐。反观我国的新民乐,则是西方先进思想进入我国,与传统思维的碰撞和融合,它的传承方式已经不是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更多的是对传统音乐的再创作,因此,它对于传承方式有很大影响。

二、当代新民乐的未来发展态势

(一)新民乐未来发展思路。未来,新民乐的发展思路是什么,难道就是让我们抛弃传统民乐吗?笔者认为不完全是,传统民乐是我们民族的经典,流传这么久,更是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它的内涵、韵味都是让我们不能完全抛弃的,聆听传统民乐是对我们心灵的洗礼。因此,笔者认为,首先,要继续保护我们的传统民乐,它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摒弃;其次,应该继续开发新民乐,新民乐的发展应该更加具有世界性,要有一定的包容性,但不能失去它的民族性;最后,新民乐的发展不能一味照搬照抄。总结一句话,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发展新民乐。

(二)新旧民乐融合和创新。早在上个世纪末期,新民乐开始轰轰烈烈出现了,虽然持续时间比较短,但是,很多音乐人第一次听到了“新民乐”这个词,接下来,新民乐诞生,人们开始界定新民乐的概念,几乎所有的说法都提到了一个“新”字,在当时,新民乐也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标准,更是给很多年轻人带来了新的音乐内容。因此,新民乐的发展也非常的快。

但是,新民乐的发展不应该单单依靠传统民乐,应该有自己的内容,自己的思想,所谓新旧民乐的融合,既是对传统民乐的包容,更是以传统民乐为蓝本,对其再加工,再创作。另外,新民乐的创新,不是说将西方乐器放进传统民乐里就可以了,要有的放矢,有选择性地进行乐器的甄别,哪个乐器适合新民乐的創新,哪个乐器不适合新民乐的创新,这都需要相关音乐人员进行很好地选择和创作,从而找到最佳的乐器搭配,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民乐乐曲。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新民乐仅仅体现在它的表现形式和演奏方式上,核心内容依然为传统民乐,它的“新”是建立在音乐创作人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和认知上,所以在创作新民乐的时候,一定要保留传统民乐的精髓,可以通过相对现代的演奏方式将传统民乐演奏出来,从而达到一定的传承和创新。

综上所述,新民乐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光明,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新民乐作品,他们的喜爱也将会对新民乐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民乐作品,它们结合了传统民乐的内容和精神,完全迎合了这个时代的潮流,让广大民众在新民乐的熏陶下,感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深爱其中,陶醉其中。

参考文献:

[1]徐思.当代新民乐的艺术形态及发展势态[J].江西财经大学,2015.

[2]徐思.刍议新民乐发展现状及趋势[J].北方音乐,2014,(14):15.

猜你喜欢
发展态势当代现状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