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初“四僧”绘画艺术中改革创新之时代精神

2018-05-24 05:06沈名杰
戏剧之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时代精神创新改革

沈名杰

【摘 要】清初画坛出现了主张复古的“四王”和提倡创新的“四僧”,虽然“四王”对于中国画的笔墨形式有一些完善与发展,但相比之下“四僧”画家更具有改革创新的意识,他们在笔墨、构图章法、空白处理以及画家个人情感表达与个性张扬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紧紧扣住了自己所处时代的特征,表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改革;创新;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3-0116-02

一、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所展现出的整体精神风貌和优秀的品德。这一精神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不断鼓励全民族的同胞奋勇争先、同心协力建设我们强盛的国家,同时,时代精神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社会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这一核心集中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共同心愿与追求。

二、“四僧”绘画艺术之改革创新的内在原因和特点

清朝初年,由于满清入关带来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乱以及民族冲突与矛盾;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观念体系均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经济基础的不稳定因素造成了艺术流派的分化,清初的画坛主要是分为两派,即以“四王”为代表的复古派和以“四僧”为代表的创新派。“四僧”在绘画艺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创新实践活动,其内在原因和特点主要有:(一)社会地位和人生境遇不同,造成了“四王”的安逸而复古和“四僧”的忧愤而思变。“四王”主要传承了董其昌关于笔墨独立表现性的艺术观点,在绘画上特别讲究笔墨技巧和笔墨情趣,以古人的笔法、气韵以及章法布局为基本框架,借助山川景致表达娴静、雅致、淡然的士大夫心境,而不注重描绘自然界中的真实景色。这些艺术追求都与他们当时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四王”画家受到清朝统治阶级的优待与器重,其物质生活条件较好,生活富足安定,心态相对平和。而“四僧”则不同,渐江、髡残都参加过抵抗满清的斗争,一心想要恢复“大明江山”,石涛和八大又是明朝的宗室,为了躲避清廷的政治迫害而出家为僧,居无定所、生活穷困,对于现实的愤恨不平与原本心中深藏的国仇家恨相互交织,在画面上宣泄出来,充分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与思想,而不为古人的意境、笔墨、章法等模式所限制,竭尽所能表现自我,彰显个性风貌。(二)独特的人生观与绘画艺术理论见解造就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八大山人认为“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石涛则认为“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并且梳理了自己毕生的艺术理论精髓,编撰了艺术理论经典著作《画语录》。这些理论形成了完整、科学的体系,体现出“四僧”从全新的视角阐释了绘画的一些本质问题,在艺术主张与价值观中透露出强烈的自我与个人意识,这些艺术理论、主张和价值观势必深刻影响其绘画风格的发展与成熟。(三)以传统为根基,重视创新和发展。八大山人一辈子都在研习董其昌的书法精髓;渐江一生都在研究倪瓒的书画奥妙;髡残主要从王蒙和黄公望着手;而石涛则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广泛吸收各家之长。从“四僧”的画面上,依稀可辨传统技法与各家的笔墨痕迹,但同时能够感受到画家那股宣扬自我个性主张的强烈气息,也能体会到画家在笔墨、章法、布白和意境方面大胆创新的勇气。(四)秉承“师法自然”的理念,强调对景写生,在作品中表现真实的山川、河流和其他自然景致。“四僧”栖身于山野道观寺院、或者郊外草堂茅舍,能够每日亲近自然山川景物,与自然的距离相对较近,而不像“四王”一样醉心于闭门研究、临摹前人的字画。由于“四僧”各自活动、居住的地域均不相同,而其绘画的对象又多以身边的真实景色为主,因此画面风格与景物面貌大相迥异,同时也真实、准确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人民生活状况,体现了大众的精神追求与审美情趣。

三、“四僧”绘画艺术的时代精神对于当代水墨画发展的启示

近年来,当代水墨画的作品层出不穷,虽然其内涵的界定尚未明确,形态的分析也处于起步阶段,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画”这一身份意识的逐渐淡化,创作者意欲将水墨画推向国际舞台,走向世界。水墨画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就必须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不断融合其他文明、艺术的元素与精华,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获得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理解、尊重和接纳。通过对“四僧”绘画艺术的时代精神进行解读,能够有效地指导当代水墨画的创新与变革。具体来说,首先,“四僧”所弘扬的“创新”精神把握了时代的潮流与趋势,为当代水墨画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当今世界经济与信息的全球化趋势对于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冲击,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日益明显。这样的时代趋势给国内的当代水墨画艺术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四僧”绘画艺术中所强调的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同时勇于创新的艺术探索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这也符合我国数千年来的文化发展脉络,即我国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和借鉴的能力超强。故而,当代水墨画必须在坚持民族性和开放性的基础上,不断大胆地创新自己的语言体系和形式,只有像“四僧”一样,正确分析时代潮流趋势和时代精神特点,擅于抓住机遇,敢于创新和大胆探索,水墨画艺术才能再次创造辉煌。其次,“四僧”在笔墨和对象造型上的创新和尝试为当代水墨画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在“四僧”艺术面世以前,中国传統绘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化的模式和符号体系,从“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范围来看,各种描法、皴法以及造像方法既是创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成为了他们探寻艺术自由王国的“拦路虎”,创作者长期被固定、僵化的模式所禁锢,无法进行相对独立、自由的艺术创新,当然也无法带给世人奇妙而生动的视觉感受。而“四僧”主张“师法自然”,强调表达个体内心的主观情感,通过奇俊怪伟的造型、不拘常法的布局以及独具情趣的意境表达,构造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写意画世界。他们的艺术传奇并非偶然,而是特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和当前我国的时代精神完美契合,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当代水墨画创作者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将眼界打开,既要深入研究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要广泛借鉴和吸收西方当代艺术的形式、理念,进一步改造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构图、造型以及其他视觉元素,最终创造出颇具民族文化身份特点,又引领世界当代艺术风潮的水墨画艺术。再者,“四僧”在创作中注重个体情绪的流露和真情实感的表达,他们将自己的真实情愫和心理感受融入书画之中,生动体现了自己对于绘画艺术的独特思考以及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深刻体悟。

“四僧”的绘画艺术中闪耀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同时为当代水墨画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启发。水墨画家应当深入体悟和找寻当今时代的生活本质,完美融合理性与感性两个方面,通过笔墨语言、构图形式、色彩等要素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精神追求,充分展示出当代水墨艺术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历代名画记·林泉高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2]祁慧琳.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清初《四画僧》[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

[3]卢辅圣.中国文人画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4]廖国伟.水墨丹青里的艺术世界与文化意蕴:中国古代绘画及其明清文人画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时代精神创新改革
激励弘扬时代精神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改革之路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为传统诗词注入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