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短尾羊×戈壁羊杂交一代羔羊尾型性状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分析

2018-05-25 06:10何小龙付绍印祁云霞刘永斌张文广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短尾戈壁羔羊

何小龙,王 位,付绍印,达 赖,祁云霞,刘永斌,张文广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 010031;2.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

戈壁羊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广大农牧民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一个属于蒙古羊的优良类群,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包头市达茂旗等地区的荒漠草原境内。该品种的最大优点是适应当地荒漠化草原,放牧采食能力强,并以肉质鲜嫩、色正味美、无膻味、肥而不腻著称。但是由于戈壁羊脂尾较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首先要将脂尾长的丰满后才能长膘,造成了饲草料消耗的增加;另一方面大脂尾已不受消费者欢迎,出售时往往被割掉或因此降低整个羊胴体的收购价格。脂尾型绵羊尾部脂肪大量富集已经不适应当代育种方向和产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将原戈壁羊大脂尾改变为小脂尾是当地牧民养殖绵羊的迫切需求。

本研究充分利用呼伦贝尔短尾羊体型大、尾巴小的种质特性,结合利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戈壁羊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优势,开展杂交选育,并对戈壁羊和杂交一代(呼伦贝尔短尾羊×戈壁羊♀)羔羊尾型性状早期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中短尾羊的遗传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动物选择内蒙古四子王旗内蒙古友联农牧业科技创业有限公司2016年出生的215只(公羔104只,母羔111只)戈壁羊羔羊,2017年出生的294只(公羔146只,母羔148只)杂交一代羔羊作为试验对象。

1.2 测定方法

测定指标包括尾长、尾宽和体重,2016年测定时间为4月,羔羊群体在90~120日龄;2017年测定时间为3月、4月和6月,3次测定羔羊日龄分别为60日龄、100日龄和160日龄左右。每只羊的测定采用同样的方法,一个人专门负责测定一项指标。

1.3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10。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一代羔羊0~160日龄尾型的生长发育规律

2017年3—6月份,分别对294只杂交一代羔羊的尾型及体重进行了连续3次的跟踪测定,3次测定日期分别为3月8—9日、4月21—22日、6月21—22日。具体测定指标包括尾长、尾宽和体重,测定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各日龄呼伦贝尔短尾羊()×戈壁羊(♀)杂交一代公母羔羊的尾长均略大于尾宽,且相同日龄公母羊尾型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于体重,60日龄以前公母羊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100日龄以后差异显著(P<0.05),且公羊体重显著大于母羊(P<0.05)。

表1 2017年杂交一代羔羊不同日龄尾型与体重

由表2可见,在60~100日龄,公羔的尾型日增长速度大于母羔,而在100日龄以后,尾型日增长速度小于母羔,说明公羔尾型的早期生长发育快于母羔,而随着日龄和体重的增加生长速度逐渐放慢并小于母羔。从整个群体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羔羊体重的增加,杂交一代羔羊的尾巴也逐渐增大,在100日龄以前尾长的平均生长速度小于尾宽,而在100~160日龄时,尾长的平均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尾宽,说明脂尾型绵羊尾巴的生长规律是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先变宽再变长。

表2 2017年杂交一代羔羊尾型与体重平均日增长

2.2 杂交一代羔羊体重与尾型的相关性分析

分别将3次测定的2017年出生的294只杂交一代羔羊共计882个尾型与体重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分析,体重范围为2.80~37.05 kg,按照不同体重范围平均分为20个组,平均每组个体数为43~46只,通过计算得到了20组不同体重范围内的羔羊平均尾长、平均尾宽和平均体重,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杂交一代羔羊不同体重阶段所对应的羔羊尾长从平均5.682 cm增长到12.233 cm,尾宽从平均4.920 cm增长到10.239 cm。说明随着羔羊体重的增加,尾长和尾宽也随着变长变宽,在不同体重阶段,尾长均大于尾宽,并且尾长的增长速度大于尾宽。进一步分析发现,羔羊体重在23.70~25.25 kg时,尾长和尾宽基本上达到了最大值,之后随着体重的增加,尾长和尾宽不但没有生长反而略有降低,这一方面可能与测定手法有关,另一方面说明羔羊的尾型生长已达到了定型期,之后的生长发育基本上可以忽略。因此得出结论,杂交一代羔羊尾巴的生长发育主要在从出生至体重达25.00 kg之前。

表3 呼伦贝尔短尾羊()×戈壁羊(♀)杂交一代羔羊尾型与体重

表3 呼伦贝尔短尾羊()×戈壁羊(♀)杂交一代羔羊尾型与体重

组别1 2 3 4 5 6 7 8 9 1 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体重范围/kg 2.80~6.15 6.25~7.92 7.96~8.74 8.75~10.05 10.06~10.96 10.98~12.08 12.10~13.18 13.20~14.30 14.32~15.45 15.46~16.70 16.75~18.00 18.02~19.25 19.30~20.10 20.20~21.35 21.40~22.60 22.65~23.65 23.70~25.25 25.30~26.60 26.80~29.35 29.40~37.05个体数/只44 44 44 44 44 44 44 44 46 43 45 45 44 43 44 44 43 44 44 45尾长/cm 5.682±0.236 7.000±0.356 7.409±0.397 7.558±0.423 7.651±0.366 8.547±0.437 9.056±0.472 9.159±0.480 9.370±0.423 9.798±0.573 9.239±0.470 10.289±0.517 10.647±0.527 10.767±0.531 11.784±0.603 12.045±0.558 12.233±0.575 12.045±0.703 11.670±0.538 11.444±0.613尾宽/cm 4.920±0.196 5.943±0.240 6.625±0.258 6.593±0.244 6.930±0.269 7.767±0.341 8.322±0.328 8.727±0.371 8.402±0.344 8.167±0.370 8.488±0.405 8.789±0.380 9.136±0.403 9.000±0.387 9.864±0.428 10.239±0.436 10.081±0.426 10.159±0.417 9.750±0.396 9.733±0.495平均体重/kg 5.082±0.117 7.073±0.073 8.422±0.030 9.475±0.066 10.515±0.043 11.535±0.053 12.654±0.050 13.685±0.049 14.939±0.053 16.093±0.050 17.419±0.055 18.586±0.056 19.725±0.043 20.765±0.051 22.010±0.061 23.186±0.051 24.477±0.074 25.911±0.068 28.017±0.098 31.393±0.327

2.3 杂交一代羔羊与戈壁羊羔羊尾型的生长发育差异分析

分别对2016年4月测定的215只戈壁羊羔羊尾型和体重数据,2017年4月测定的294只杂交一代羔羊尾型和体重数据按照不同体重范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4。戈壁羊和杂交一代羊的尾型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戈壁羊的不同体重阶段尾长均略小于尾宽,而杂交一代羊不同体重阶段的尾长略大于尾宽。因此,通过杂交使得戈壁羊的尾型略发生改变。根据不同体重阶段平均体重所对应的平均尾长和尾宽,分别绘制了戈壁羊和杂交一代羊体重与尾长尾宽的生长曲线,见图1~2。

表4 2016—2017年戈壁羊与杂交一代羊尾型、体重对比分析

由图1、图2可以看出,随着体重的增加,戈壁羊和杂交一代羊的尾长和尾宽均随之增长。对于尾长性状,体重在16.00 kg以前时,杂交一代羊的尾长明显大于戈壁羊;而当体重大于16.00 kg以后,戈壁羊的尾长生长速度逐渐大于杂交一代羊,进而导致了杂交一代羊的尾长小于戈壁羊。对于尾宽性状,体重在小于15.00 kg时,杂交一代羊的尾宽与戈壁羊生长发育规律一致,没有明显差异;当体重大于15.00 kg时,戈壁羊的尾宽生长速度逐渐快于杂交一代羊,进而导致了杂交一代羊的尾宽小于戈壁羊。

图1 戈壁羊与杂交一代羊不同阶段体重、尾长的生长曲线

图2 戈壁羊与杂交一代羊不同阶段体重、尾宽的生长曲线

3 讨论

目前,关于绵羊尾型性状的研究还比较少,仅有少量研究发现一些基因或DNA区域与尾型相关。韩吉龙[1]研究发现,3种脂尾羊和2种瘦尾羊生长早期尾脂存在大量差异表达蛋白和磷酸化差异修饰,表明其对尾脂中脂肪细胞分化、脂肪酸沉积和代谢的生物学功能起重要作用,揭示了以FABP4和ERK1/2为主的蛋白介导幼年羊生长早期尾脂脂肪前体细胞分化增殖。刘真等[2]基于蒙古羊(短脂尾)和藏羊(瘦尾)群体的Illumina Ovine SNP 50K芯片分型数据进行群体间选择信号检测并进行基因注释,共找到448个候选基因,从中筛选出50个与脂类代谢相关的基因,通过对与脂类代谢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PPARG和PDGFD进行相对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与脂肪沉积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尾型选育的候选基因。李星艳等[3]以CFD基因作为阿勒泰羊尾脂沉积的候选基因,对其进行了克隆与表达研究,发现CFD基因在阿勒泰羊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肌肉、尾脂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尾脂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CFD基因在阿勒泰羊正常饲喂阶段尾脂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饥饿饲养阶段尾脂组织中的表达量,说明CFD基因主要是通过促进脂肪分解而对阿勒泰羊尾脂沉积进行调控。Moradi等[4]试验绵羊illumina 50 K基因芯片对伊朗脂尾和瘦尾绵羊品种的全基因组扫描,发现绵羊X染色体上有多处SNPs在脂尾羊和瘦尾羊品种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发现绵羊X染色体58.3~60.8M区域存在与绵羊脂肪沉积及胴体品质相关的SNP。

以上国内外研究虽然筛选到一些与绵羊尾脂沉积的关联基因或突变,但是仍然难以将基因辅助分子标记应用于短尾羊的选育,这是由于参与调控脂尾羊尾部脂肪沉积的遗传机理较复杂。因此,本研究选用杂交选育的方法,利用呼伦贝尔短尾公羊与戈壁羊母羊进行同质选配,取长补短,改变现有戈壁羊尾形较大的不足[5]。通过研究发现,呼伦贝尔短尾羊()×戈壁羊(♀)杂交一代公羊的尾巴先变宽再变长,母羊的尾巴先变长再变宽,总体上尾长略大于尾宽;公羊尾型的早期生长发育快于母羊,而随着日龄和体重的增加,生长速度逐渐放慢并小于母羊。在100日龄以前尾长的平均生长速度小于尾宽;而在100~160日龄时,尾长的平均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尾宽,说明脂尾型绵羊尾巴的生长规律是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先变宽再变长。通过对戈壁羊及杂交一代羊体重与尾型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体重在25.00 kg以前时,随着体重的增加,尾长和尾宽增长速度较快,25.00 kg以后增长速度变慢并接近成年羊,说明戈壁羊及杂交一代羊尾巴的生长发育主要在出生至体重达25.00 kg之前。

最后,通过对杂交一代羔羊与戈壁羊羔羊尾型的生长发育差异分析发现,通过杂交使得戈壁羊的尾型略发生改变,戈壁羊的尾长均略小于尾宽,而杂交一代羊的尾长略大于尾宽;另外,随着体重的增加,戈壁羊和杂交一代羊的尾长、尾宽均随之增长,杂交一代羔羊从出生至体重达15.00 kg时,尾巴的生长发育速度快于戈壁羊;但是当体重大于16.00 kg后,杂交羊的尾巴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减缓,并且尾型显著小于当地戈壁羊羔羊,说明用呼伦贝尔短尾羊公羊杂交改良当地大尾型的戈壁羊效果显著。

[1] 韩吉龙.脂尾型绵羊尾部脂肪富集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2] 刘真,王慧华,刘瑞凿,等.不同尾型绵羊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检测[J].畜牧兽医学报,2015,46(10):1721-1732.

[3] 李星艳,王世银,许瑞霞,等.阿勒泰羊CFD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营养状态阿勒泰羊尾脂中的表达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6,53(6):1136-1144.

[4] Moradi M H,Nejati-Javaremi A,Moradi-Shahrbabak M,et al.Genomic scan of selective sweeps in thin and fat tail sheep breeds for identifying of candidate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fat deposition[J].BMCGenet,2012,26(13):10.

[5] 张仙保,牛峰,张新杰,等.加快戈壁短尾羊选育工作的建议[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7):3-4.

猜你喜欢
短尾戈壁羔羊
戈壁里的水波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初生羔羊窒息症状的原因与防治
微故事
更正
短尾信天翁的生存之道
戈壁深处“战味浓”
短尾狐买文具
装死的猪鼻蛇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