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情草趣亦育人

2018-05-26 03:12许春苗
师道(人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绿萝花盆花草

?许春苗

记得儿时,父亲写过一副这样的春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在我的记忆中,他却用满院子的花花草草,赋予了我们这个农村的家以田园的诗意。虽然我们家的门前也堆着麦垛、秸秆,虽然推开家门也见茅屋破败,但是,那麦垛旁肥厚碧油的“冬青”,那屋檐下暗香盈袖的“野菊”,乃至磨盘眼里漏磨的麦粒生成的一簇青苗、茅厕墙外瘦骨嶙峋的几竿毛竹,都让我们的家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雅道儿!”——村里的人如是形容。谁说农民就只是 “村”、只是“土气”而不能诗意优雅?只需要篱笆下、泥墙根三五花草而已。

受父亲的影响,我对泥土、花草有着根深蒂固的依恋。黄山谷云 “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可我却觉得眼前一日无花草,便面目可憎了。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双眉颦蹙时,忽然发现一旁那绿烟一样的文竹;批改作业腰酸背痛时,一抬眼看见面前青葱垂蔓的绿萝;备课备得头晕脑胀时,淡淡的茉莉芬芳扑鼻沁心……顿觉花草之可爱,为师亦不无趣!

几年前买房子时,我特意挑选了一个带宽阔天台的顶楼。还没搬进新家,我就畅想着在天台种牵牛、栽葡萄,让整个屋顶的每一片青瓦都被绿叶覆盖。我还畅想着用大水缸种上荷花,用大花盆养夹竹桃。后来,这些畅想都一一变为现实。每天下班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浇浇这棵,搬搬那盆,擦擦叶,松松土……有时捡些巧石,率性堆在花盆里,或用丹青写一二古字于其上;有时折细竹枝纬编以韧草,在花盆中围插成樊篱;有时淘一些戴笠山翁、泛舟渔父、啮草梅花鹿、小桥亭台等泥塑,摆置花间。一盆普通草木便瞬间成景,且意境不俗,颇自得其乐。

拿起画笔将洁白的马蹄莲和娇艳的朱顶红细细描绘;举起相机将蔷薇鼓胀的苞蕾、芙蓉如蝉翼般晶莹剔透的花瓣一一定格;为黎明轻绽的牵牛花和雨点敲击下的葡萄藤写诗;将新发的薄荷叶子摘下拌上鲜嫩的菜蔬佐酒……这一室的花草就这样优雅了我一个又一个原本平凡的日子,也常常使我波澜起伏的心回归平和宁静。

学生知道我这个爱好,便常常在毕业分别的时候送我一盆花,并和我约定: “老师,以后我们聚会的时候,你可要带着这盆花来!五年要带来,十年也要带来!”八年前送走第一届毕业生,一个也喜爱养花的孩子送了我一盆玉树,并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养活,说这是他从爷爷的花盆里亲自繁殖的后代。后来,那玉树越长越大,从初时的手指粗细,变成了手腕那么粗。我不得不几次为它换一个更大的花盆。

万物相生相息,养花的时间久了,也从花道里悟出很多教育的真谛。

好看的花是修剪出来的。尤其是一些木本的花,比如 “六月雪” “黄杨”等等。其实,如果顺其自然的话,他们长得一点儿也不好看,枝杈繁乱,让人根本无法赏心悦目。可是,只要你精心修剪,灵活塑造,他们就会成为十分漂亮的盆景。对待学生也是这样。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学生,我们不能任由他们再像小学时候那样随心所欲了。虽然我从来不提倡强迫孩子学习,但也认为倘若完全顺从他们意愿的话,定有诸多不妥。这就要求我们师长要有意予以引导、督促,使学生在成长中不偏离轨道,最终修得理想之学业。有很多孩子天赋、资质都是很好的,但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 “修剪”,才酿成了“伤仲永”的悲剧。

浇花是一门学问,光勤劳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技巧。要慢慢渗透,而且要 “见干见湿”。爱花的 “行家”都知晓这 “见干见湿”的道理——浇花时一定要彻底浇透,然后等到下一次干透了才能再浇。这很像我们的批评艺术。孩子们犯了错,我们不能“暴风骤雨” “电闪雷鸣”地随时发一通脾气,这样,往往收效甚微。正所谓 “攻心为上”,此时不如静下心,慢慢地坐下来,耐心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自觉自愿地悔改。同时,批评、指正也不能随时随地进行,我们要保证每一次的批评都有深度、有力度,但不能逮着机会就批评教育。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们必定产生 “耐批评性”,我们的苦口婆心也就变成了 “婆婆妈妈”。

还有,夏天浇花的时候,要在早晨或者晚上,一定不能在中午,因为那时候气温正高,冰凉的水浇下去,花会 “感冒”的,说不定要好久才能好起来,严重的,甚至 “一命呜呼”了。所以,有时候我们批评孩子,也要看准时机,当他们正在 “火头上”的时候,不宜 “下手”,搞不好,会很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不妨等一等、搁一搁,或者,不用老师批评,孩子们自己就觉醒了。

叶或花的萎蔫,要到 “根”上找原因。曾经养过一盆绿萝,水灵灵、青葱葱,可是后来却不知为什么渐渐地变黄了,而且叶子一碰就掉。我很是着急,直到后来我擦玻璃不小心碰落了花盆,才发现,原来,是绿萝的主根断了。齐齐的刀茬,大概是因为我用弯刀松土的时候不小心割断了吧。这才真正找出她萎蔫的原因,于是急忙把腐烂的根剪掉,重新把茎埋进土里,过不久她便又青葱起来。有时候,一些原本看起来很听话、很优秀的孩子,不知不觉中却悄悄起了变化——退步了、变 “坏”了、不爱学习了、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了、爱上网了、早恋了等等。这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对着这些表象发愁、感叹、指责甚至放弃,而是应该及时、耐心地去探究他变化的真正原因,然后与家长配合让孩子重新获得生机。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思有悟,花情草趣亦育人。

猜你喜欢
绿萝花盆花草
绿萝
我的植物朋友——绿萝
爱护花草
勿摘花草
搬花盆
绿萝
花草春夏
沉睡的花草园
为什么花盆花盆底部有小洞?
绿萝庵里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