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2018-05-26 09:50王海萍郑继慧
卷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旅游+黄山市精准扶贫

王海萍 郑继慧

摘 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脱贫的攻坚阶段。社会各界提出了许多可行性高、扶贫效果好的扶贫措施。旅游助力精准扶贫即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黄山市作为一个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拥有发展旅游业的先天广阔的自然资源以及现有旅游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本项目主要研究黄山市如何借助现有的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以及经济、政治等政策优势来量身打造适合自身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关键词:精准扶贫;黄山市;旅游+

1 旅游扶贫的理论概述及优势分析

旅游扶贫的实质是利用旅游经济的外部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使参与旅游经济活动的全部人口受益。旅游扶贫的提出突破了长期以来“就旅游论旅游”、“为发展而发展”的封闭性思维。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旅游扶贫以各国独有的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的魅力,在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的带动下,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旅游开发与扶贫开发的互动演化过程,既受到旅游产业发展重点的市场化带动,又受到扶贫政策制定中的社会化选择,市场拉力与政府推力的共同作用,促进旅游扶贫领域项目、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的汇聚。旅游扶贫作为一种产业关联度较高、本地要素参与程度较深的综合性产业扶贫形态,“富民”效果会更好。

2 国内部分省市旅游扶贫的经验

2.1 贵州民族地区旅游扶贫

贵族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主要存在下列问题:“贫困人口”的旅游扶贫参与度低,受益被边缘化;旅游扶贫过度盲目,旅游产品类似、质量差;旅游扶贫投入机制单一,乡村旅游开发转型升级困难;旅游扶贫绩效弱,“旅游飞地”问题突出;旅游扶贫专门人才匮乏,不能适应旅游扶贫开发的需要。发展乡村旅游,既可以为民族贫困地区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同时还给当地带来科学知识、信息和技术,开拓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视野,为民族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机会,旅游综合效益显著。

2.2 辽宁省的旅游扶贫

辽宁省的旅游开发在旅游产品经营上,其扶贫旅游开发以观光产品为主导,主要通过旅行社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通过整体打包的形式整合到一起,依赖于口碑的传播,传播力度不够强。旅游产品的开发、经营中的线路产品和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导的发展方向,使得扶贫旅游开发出现历史继承不足、产品更新过慢和扶贫旅游体系的滞后性严重等特点。旅游六大要素之间并没有协调发展,造成了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因此,这说明六大要素之间协调配合的重要性。

3 黄山市旅游扶贫的基本情况

3.1 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其作为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然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先天条件。山水优美:境内风光奇绝,拥有11处国家级重点景区,55处A级以上景区,旅游资源的密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倍。文化灿烂:既是称雄中国商界三百余年的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生态优质:植被茂盛,生态一流,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82.9%,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是“天然氧吧”。物产丰饶:黄山不仅是全国“十大名茶”祁门红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的原产地,而且是华东地区木竹、蚕桑、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文房四宝中的徽墨、歙砚均产于该市。区位优越:黄山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三省通衢”。

3.2 扶贫成果初显

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探索旅游扶贫精准路径,整合涉农资金,增加贫困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优先发展乡村旅游来使人口稳定脱贫,超过省里下达的人口脱贫目标。按照“宜游则游”原则,从“旅游资源基础条件好、交通区位条件好、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积极性高”三方面进行挑选,筛选出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积极响应省旅游行业“百企百村”结对帮扶工作,组织中海国际旅行社等意愿高、实力强的旅游企业与旅游扶贫重点村结对帮扶。

此外,黄山市还通过网络、报刊、营销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旅游扶贫村,组织条件优越的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参加全省旅游扶贫推广活动。组建旅游专家服务团为其提供旅游扶贫咨询服务,开展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负责人专项培训和旅游教育扶贫计划等。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和省级旅游乡镇、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进一步经由旅游活动动员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4 精准扶贫背景下黄山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4.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旅游扶贫效率和质量

黄山市具有丰饶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保证这些资源能充分开发利用和旅游扶贫迅速有序增长,必须要建立严格有序的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極培养和吸引一批管理和服务人员参与到旅游开发的项目中,尤其是对正在从事当地旅游工作的居民要加强旅游经营管理培训,引导居民按章经营、合法经营,从而使他们在统一的管理下走出贫困。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4.2 新农村建设与旅游协调发展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展旅游业,这既可以有效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可以吸引更多农民直接参与到旅游扶贫项目中来,增加家庭收入,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还可以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加速当地交通、通信、卫生等服务业的发展,加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此外,还有利于瞄准“贫困人口”,构建有利于“贫困人口”受益的旅游扶贫模式。

4.3 旅游扶贫开发要与自身优势相结合

一方面是要着重解决好旅游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文化保护的关系,牢牢遵循“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经济”的理念。另一方面是要把握住政策机遇,着力发展当地交通和基础设施,优化当地空间开发格局。如此,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和扶贫政策,又能突破制约旅游扶贫开发的瓶颈;又能抓住生态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准确找到方向,完善有利于区域开发和扶贫的体制机制。如制定生态补偿政策,设立生态补偿财政专项资金,明确实施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主要领域、补偿办法,确定相关利益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和保障措施等。

4.4 打造“旅游+”的特色扶贫

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包括生态观光与依托景区的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即以景区为中心,带动周围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等特色旅游商品的发展,增加周围区域贫困人口的就业;基于宗教文化与民族风情的特色文化旅游扶贫模式,这是以特色文化为核心产品来吸引游客积极了解当地特色文化从而实现旅游扶贫效果的一种方式;依托特色农业观光与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这是依托周末和小长假发展产生的市场需求而开展的近郊旅游产业。而“旅游+”的特色扶贫模式要充分结合以上三种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在帮助贫困地区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在金融、人才等方面对开展旅游扶贫的乡村给予政策优惠,为贫困地区创造开展旅游扶贫的环境,构建市场主体的多渠道筹资体系,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构建旅游扶贫开发的本地化产业链,实现“旅农”互动发展,打造高质量、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扶贫体系。

参考文献

[1]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吴靖南.农村经济

[2]黄山旅游精准扶贫成绩不俗.江忠宝.中国旅游报

作者简介

王海萍(1996-)女,汉族,安徽黄山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本科生,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旅游+黄山市精准扶贫
黄山市屯溪区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研讨会在安徽黄山市召开
老年人住区交往实证分析——以黄山市“阳光绿水”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