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孩子的方式,唤醒孩子

2018-05-28 08:35曾璞崔呈晖
关键词:班干部习惯班级

曾璞 崔呈晖

【摘 要】

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人生之基,常常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道路。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及品质养成的关键期,只有抓住教育教学中的良好契机和细节,找到孩子喜欢的方式唤醒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学生 行为习惯 品质培养

很多老师或家长都认为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由于环境、人际关系、学习等各方面都还没适应,所以让他们自觉按要求去做好每件事恐怕是有困难的,因此有时候会放松对一年级孩子的习惯及品质培养。但是我们作为老师,不应该也先入为主,作为一名任教低年级的教师与班主任,我认为更应该重视一年级学生的习惯与品质培养,以便为孩子一生的发展铺就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我认为教育是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去发展孩子,唤醒孩子,不是要求孩子做什么,而是要让孩子自己知道应该主动去做什么,只有孩子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学校生活的乐趣、体验到生命的活力,从而发挥自己无限的发展可能时,这样的教育教学才会有效果。通过抓好各种细节、循序渐进,做好与家长的沟通,通过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唤醒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一、抓好细节,循序渐进

1.创设和谐氛围,助孩子适应环境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创设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逐渐养成良好行为规范与习惯是首要任务。孩子们对小学的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作息等方面都得重新适应,因此必定要找准点子,不能一味地说理、强制要求孩子,否则会事与愿违。鉴于孩子们刚离开幼儿园不久,如果一下子变化太大,孩子们未免觉得陌生和难以接受,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开学的前段时间,每次上完课,我都会播放这首《上学歌》给孩子们听,活泼生动的画面配上歌词,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会跟唱起来,唱多了,孩子们也就知道上学其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上学是我们该做的事情。所以开学后,我们班的孩子都很愿意上学。

此外,上课时如果孩子们能按要求做到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尊重别人、先举手后发言等,则可以在学完内容之后玩多媒体教学软件里的相关游戏,这样既可以检查孩子们当堂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增加课堂学习的乐趣,孩子们乐此不疲。课堂上或课间,还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玩各种小游戏、一起猜猜谜语,渐渐地,孩子们就会觉得小学的生活原来也是充满快乐的,慢慢地孩子们与伙伴之间、与老师的距离就拉近了,他们也会慢慢对老师产生好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在孩子们充满期待的情况下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最困难的开学时光,对于后续的教育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要求编成顺口溜,乐于接受且好记

“无规则不成方圆”,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的同时,也要告知孩子在学校是有很多规矩要遵守的,而遵守规矩的原因與好处也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好让孩子从心里接受这些规则,并变成乐意接受的行为准则,但如果用单纯的说理告诉孩子要求,孩子们是很难一下子都记住的,而且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我把一些常规的要求编成顺口溜,并在日常教学中、课堂上不断地给孩子强化,这样孩子便能很快记住并落实到实际中去。

3.有效激励展效果,共同进步与收获

任何事物的发展光有外力的推动是不够的,还要他的内因起作用,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良好习惯与能力,更是如此。我在班级开展的激励方法有:

(1)认真落实学校的“文明之星”评比制度,每月按照要求及孩子的表现共同推选出一名学校“文明之星”,并抓住契机在全班进行表扬与教育,通过树立榜样扩大“文明之星”的影响范围。

(2)根据学校的“文明之星”制度制定了本班的“班级文明之星”“班级进步之星”评比。在纪律、卫生、安全、上课、阅读、作业等各方面都能够自觉按要求做好的孩子都能得到的相应的印章。不断激励孩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

(3)表现较好的孩子可以在放学时举班牌,一周表现优秀的孩子可以代表班级到升旗台领“流动红旗”。一年级的孩子们都非常在乎这种班级荣誉,为了能举起班牌、能领奖旗,无形之中就会提醒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4)课堂上及生活中,有效、及时地给予孩子评价及鼓励,让孩子更加大胆、自信。

4.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得力班干

对于初入学的孩子,班集体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陌生和模糊的,我提出“我们是班级的小主人”,并把每个孩子的照片都贴在展示栏上,一方面便于大家互相认识,一方面好让孩子有主人翁的真切感受。另外,我还充分利用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为契机,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激发及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

其次,选拔和培养班干部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对班干部我提出了一个要求:首先要在各方面做好榜样,其次要主动地关心同学和帮助同学,要乐于为班级服务。对于那些符合要求的并想当班干部的孩子,都一律让他们当值日班长,每天轮流到讲台管理,这样一来,班上一大部分表现较好的孩子都成为了班干部,成为了班级的小管理者,并对他们的管理方法、工作方法等加以指导和改进。

二、 真诚相对,有效沟通

良好、有效的教育还应该有家庭教育的充分参与。对于一年级的新生们,家长们的那种关爱与紧张程度可以有目共睹,每天都可以在校外看到那些目送孩子进教学楼,久久不舍得离去的家长身影;每次放学都能看到伸长脖子在等候孩子的家长,作为老师非常理解家长们的这种心情与做法,每一个家长都对孩子充满关爱与希望的,因此,我注重与家长的沟通。积极争取家长对学校和我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及时与家长分享一些孩子们的动态及趣事,还会与家长单独沟通孩子的情况,长期下来,通过实际行动我赢得了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总之,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管在任何方面,只要通过适合、有效的方式去激发孩子、唤醒孩子内在的潜质,那么孩子就会有不可估量的力量,就会做到我们本以为他们做不到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缪小春.儿童早期经验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00

【4】林文正.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班干部习惯班级
班级“无课日”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竞选班干部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竞选班干部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