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教法,促成效之我见

2018-05-28 09:06黄碧娟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发现学习自我反思

黄碧娟

摘要:面对新高考,要做好高考迎考复习工作,作为高三教师应深入思考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学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最终达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关键词:激发动机;发现学习;自我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016-01

随着我国高考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作为教师面临的问题就是:教什么?怎样教才能出成效?高考关系着学生的前途,社会、家长、考生都将这一压力施加在高三一线老师的身上。如何打赢这一场战役?下面就谈谈我的实践体会。

1.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作为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須注重培养学生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一个相当重要而困难的任务。随着学生生活中诱因(如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刺激影响的增加,课堂学习很容易被学生认为是单调、呆板、没有生机的,特别是我们这类三级校,到了高三,紧张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因此探究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显得尤为重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确认识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并分享学习目标,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内部唤醒状态,提高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高三伊始,本人首先介绍本校往届成功学生的案例,让他们思想上有奔头。接着组织他们了解全国卷命题特点,让学生明确本学科今后复习的目标,复习重点、难点。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拟定预期目标,并进行阶段性的检测,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中肯的评价,从而保证学生对成功的预期始终处于有力于激发学习动机的良好状态中。

2.善于挖掘学生发现学习的能力

高三复习课时常让我感到很困惑,每次我很尽心地去备课,全力以赴的上好课,但学生并不领情,学习效果不佳。像高三下第一次月考很多知识点平时都反复复习过的,考试时学生还是频频出错。静心思考:问题出在学生身上,解铃还须系铃人,为何不从学生身上找突破口?问题在于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吸收,没有加以消化。如何让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去学习呢?我尝试着改变这种传统的学生接受学习模式,采用学生发现学习的模式,效果还是不错的。

为了让学生在任务驱动型写作中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我在上《"时文短评"写作指导》这节复习课时,针对月考学生答题情况,我先解读通常采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材料短评写作应注意几个禁忌问题,目的是为下面"自我症断"作铺垫。再展示学生月考考场样卷,让学生自己去评析、打分,自己去发现问题所在,老师适时的进行点拨,让学生在实战中找到了自己的短板,引导他们归结失分点,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出示参考答案,引导他们仔细辨析,让学生在比对中思考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主动去寻找破题之道。学生很轻松在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去学习。复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3.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究性的思考。"自我反思追求的正是这样的思考品质,它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不断地回到问题的原点,顺藤摸瓜,寻根究底。不能只满足于既定的结论,而要敢于对那些"习以为常"的"道理"提出质疑,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才有可能取得一定的突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作为高三一线的语文教师,自我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在第二轮的现代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探究题"是教学上的难点,学生较难把握的题型,自认为在答题方法和技巧等知识点方面讲解已经很细了,但学生在考试答题过程中还是频频出错。第二次检测中的小说《大钟馗》探究题:考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此题得分率低。我进行了反思,并仔细阅读学生答题卷,分析了失分原因,加上学生的反馈,将这几个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得出结论:解题思路不清,角度切入不准。我试着引导学生理出了一条解题思路:①认真审题干,明确考查内容;②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如何突出或凸显人物性格;③紧扣文本 ,锁定此情节所覆盖的区域,分析人物具有的性格特点,同时关注作者评价性的语句,分析作者的体验和情感态度。④最后整合提炼。这样讲解模式,学生普遍反映找到答题的感觉了。这也让我悟出:平时教学应多反思,做到有的放矢,少做无用功,教学效率也就在无形中提高了。

4.重视教学措施的落实

众所周知,语文这门学科包罗万象,纷繁芜杂,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简直不可能。它需要学生用"水滴石穿"的耐力,加上"步步为营"的策略去攻克这座堡垒。这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落实问题。如高三语文名句名篇的记诵,按照每周记诵一篇文言五首诗歌进度进行,周末自行默写,自行批改,粗略检查,似乎都做得很好。但高三下的第一次月考,名篇名句默写题全班只有4位同学全对,错别字多多,甚至还有空白的。虽然是高三学生,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学习不自觉,问题症结在于落实不到位。此后不定时进行默写检查,实行抽改,对不自觉的同学每次必抽,其余同桌对改,公布批改情况,频繁出现的错别字在黑板上作为重点强调。结果在第一次市质检中默写题答全对的达到28人次,空白的现象没有了。它让我体悟到教学来不得半点偷懒,它不仅需要教师的勤,更需要对措施的落实,否则,将事倍功半。

高三语文教学的实践,让我体悟到要达到有效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而且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得重视教学措施的落实,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复习的有效甚至高效。

参考文献:

[1] 有效教学》崔允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猜你喜欢
发现学习自我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知识”“过程”“情感”的巧妙融合
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学生自我反思力的引导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
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