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2018-05-28 09:06徐茜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效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徐茜

摘要:高中物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实际教学的效果不佳。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是很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个体差异;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还课堂与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课堂练习,改变作业批改方式,探讨了提高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202-01

高中物理是一门学生认为比较难的学科,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教学中,教师千辛万苦的教,学生学起来也辛苦吃力,但实际效果却很不理想。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基础课,学生必须学好物理,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是很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创设情境,有效激发探究兴趣

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否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又要能让学生尝到探究的快乐,足以引发探索、求知的欲望,并能引发新的问题。探究内容可以从生活题材中提炼,一些涉及生活实际问题的物理现象和原理解释,都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例如,在《光的折射》教学中可以这样创设一个情境:找来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擦净后在底部放一颗绿豆,找来一名学生用一支筷子去戳那颗豆子,当然学生非常有兴趣地也很容易对准那颗豆子就戳到了,这名学生也会在同学中的欢呼声中感到很自豪,但接下来,教师在杯子里倒入大半杯水,再让这名学生去用筷子戳那颗豆子,他还是像第一次一样直接把筷子对准豆子戳去,结果却戳不到那颗豆子?在场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惊讶起来。至此,教师再开始光的折射新课。整个一节课,学生都能带着这个疑惑去学习,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当然也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对光的折射也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2.针对实际,有效设计课堂提问

当学生导而不发的时候,怎么办?学生导而不发有多方面原因,而其中之一:所提的问题脱离了学生的基础、实际能力,因而导致学生对老师的问题"导而不能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基础,以有效提问,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例如:笔者在进行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时设计了如下几个关键性问题:实验时需要测量哪两个物理量?如何测量浮力呢?如何收集排开的液体并测出排开液体的重力?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然后请一些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再请其他学生指出演示的学生在操作上一些细节处理不当的问题。比如使用弹簧秤时没调零;又比如物体放入溢水杯的速度太快(因为我们使用的溢水杯的溢水口离杯口很近)水很容易从杯口而不是溢水口溢出,会给实验过程带来麻烦等等。当我们将实验的关键问题与细节问题讨论清楚后,后续的探究实验就水到渠成了,大部分学生只用了十分钟时间就几乎全部完成了原来需要二十到二十五分钟的实验数据采集,明显提高了探究的效果。

3.开放探究,有效培养创造能力

探究性实验的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订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基于上述目标,结合初中学生认知的成长历程,物理探究性实验不能由我们全盘决定,也不能完全放任自由,而应该在适度开放中由学生自主实验。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散思维是指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向,不受限于现有知识范围,不遵循传统的固定方法,采取开放和分歧方式,以衍生各种可能的答案或不同的解决方法。发散思维必须流畅,有弹性并富有创造性,也必须符合原有特性,原则及切题。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在原有的学生分组实验课上,提出开放性实验。

例如,在測量密度的实验课,当学生完成分组实验后,教师可提出:在只有天平和玻璃杯,但有清水的情况下,怎么样设计实验才可以测量盐水的密度?清水的密度是已知的,玻璃杯的容积可通过测出一杯满水的体积而求得,可提供这样的线索给学生思考。再由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制定出实验方法和步骤。这时学生就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没有量筒或量杯怎样才能测出盐水的体积呢?就不能再遵循传统的固定方法,而要求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去找出一种新的方法才可以解决,然后教师再收集学生的不同答案去评释、讲解。

4.引导探究,有效培养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只有发现和提出问题,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一般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这些问题:

4.1 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科学可解释或未解决的谜团,只有勤于思考,认真观察的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充满的这种科学魅力。例如:汽车轮胎、人的鞋底为什么都有花纹?飞机为什么会有升力?冬天人嘴里为什么呼出白气?电话和手机有什么不同?等等。

4.2 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大自然充满了五彩缤纷的物理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学会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做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有心人。

总之,教师要多利用体验式教学,优化其在物理课堂的运用途径,多探索、多总结,全面助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白广平.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2013(10) .

[2] 邱宗宁.高中物理课堂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06) .

[3] 陈文芳.谈体验式教学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J].新课程(上),2011(04).

猜你喜欢
实效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