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场地区域游戏活动初探

2018-05-28 09:06张宏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全园活动室娃娃

张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233-01

乐山市市中区实验幼儿园是一所地处乐山市老中心城区的幼儿园。改革发展迎来流动人口在城市中聚集,幼儿入园难让我园教学班从6个增加到11个,已经是最大负荷的承载三百多个孩子在这占地2.3亩的场地里活动,显得非常拥挤,教职工充分利用各个区域,开展着班级的区域游戏。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每一种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游戏为载体来完成,课堂游戏化,活动游戏化,开展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游戏。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规则意识、互助互爱合作精神、都需要以游戏活动来增加幼儿的经验,潜移默化的养成。区域游戏就是幼儿的"小社会"。因此每一个班都会在活动室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班级的区域游戏发挥最佳的教育功能,让每一个幼儿在区域游戏的角色扮演中获取社会生活的经验以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班级的区域游戏是如何设设置的呢?

多年以来,11个班级的区域游戏都以自己的班级活动范围分四五个小组设置区域游戏。三个小班大同小异都有"娃娃家"、"娃娃医院"等,四个中班都有各自的美工坊、快乐小厨房、图书角等,四个大班也都有各自的美发区、医院、超市等,虽然各自在区域游戏的冠名上有所不同,如"美味厨房""开心餐吧"但在本质上是重复的游戏活动。幼儿游戏的过程是和本班的孩子在本班的区域游戏范围进行,孩子的交往存在局限性。每个班都想尽可能的为班级幼儿创设丰富的区域小组游戏环境,但受场地的制约,一个学期过半,幼儿在仅有的几个区域小组多次玩同样的游戏,有的区域游戏小组会人满为患,有的兴趣就逐渐消退,以致失去吸引力,如对建构区、图书角、娃娃医院等没有主动性,甚至要老师分组,幼儿才被动的进到那个区域,对幼儿的培养发展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如何才能让幼儿乐于参与区域游戏,乐此不彼,达到各种能力培养的目的呢?可以采取那些具体的策略呢?

1.首先,我们根据各班級实际情况,全园统筹区域游戏的主题和板块,同年级班级游戏设置不重复。

我们改变全园各层楼都有大中小班级活动室的安排,把班级活动室调整为同一年级同在一层楼。结合自己班级的幼儿实际,共同商量同年龄组的区域游戏设置,每一个班的主题和分组不重复设置。如小班,一个班设置娃娃家,那就一心一意的模拟把娃娃家的客厅、卧室、洗漱间布置好,材料投放充分,让幼儿在娃娃家的区域游戏中可以为娃娃洗脸洗澡、换洗衣服,梳头……,一个班设置娃娃医院,那就把娃娃医院的游戏环境设置好:导医处、挂号、看病、手术、付钱等。如大班,有两个大班将活动室后面的走廊利用起来模拟乐山大佛景区的天街,共同设置再分组,银行、美食坊(有烧烤组、豆腐脑组、翘脚牛肉组、饺子组等)、手工艺作坊(纸浆画、陶艺品等)。其他大班分别设置糖食咖啡吧(制糖工作间、咖啡调制间)、演绎区(化妆间、更衣间、训练场、表演厅)。这样全园区域游戏设置就很丰富,每到一个区角,呈现的是一个班一个主题下不同的小主题,每一个班不同的游戏材料,都在全园的大框架下进行,一下子就改变了以前雷同或者千遍一律的情况。

2.同层楼联动互玩,打破班级界限,同年级的混班共享区域游戏。

初期,各班用二至三周的时间开展本班的区域游戏,幼儿在各区域熟悉规则和玩法后,由老师带领幼儿,你们去玩我班的区域游戏,我们去玩他班的区域游戏,熟悉别班的区域游戏规则和玩法,由于活动室已经调整到同一层楼,各年级的游戏没有重复,各班流动起来方便而且丰富了很多,幼儿的兴趣更浓,得到不同形式的培养。通过同层楼班与班的交换玩耍到循环玩区域游戏,幼儿可以充当多角色,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各种能力得到发挥与挖掘。班级循环交换轮流玩区域游戏,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就可以水到渠成的进行混班玩区域游戏,幼儿不仅是和本班的幼儿玩,而且自然的和他班幼儿一起玩游戏,幼儿的兴趣更加高涨,这样游戏区域范围扩大,促进幼儿的多方面能力发展,社交的范围也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老师与老师间的合作增多,指导幼儿游戏的方法得到更好的交流,增进老师之间友谊的同时,老师之间配合也更加默契。

3.全园总动员,混龄开展区域游戏。

在同年级混班互动玩区域游戏后,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经形成了大方、热情、积极向上的好品质,同龄的幼儿互相已经是很熟悉的伙伴。怎样让全园的幼儿都自然而然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各年龄的幼儿亲如兄弟姊妹,各年级教师合作也更加融洽呢?于是,全园开展混龄游戏的探索。

各班级和各年级的区域游戏都玩的兴至盎然,时机成熟。全园开始以小班参与、体会为主,中班发现、理解、完善 ,大班、传递、拓展,这样的思路去跨年龄参与区域游戏,我们发现,在游戏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小班的幼儿都没有畏手畏脚,怯生生的感觉,这得力于前期同年级混班游戏的锻炼。大班孩子游戏时,有意识的让大班的幼儿自主邀请小班的幼儿和自己扮演角色,如:在小班的娃娃家,大班的幼儿去担当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角色带着孩子(小班幼儿)去娃娃医院看病、上幼儿园、去超市、或者去看表演等,很投入,在中班的快乐厨房,大班的幼儿承担角色,中班的幼儿就扮演哥哥姐姐的角色带小班的幼儿去"天街"玩,或者去图书角给他们讲故事……一个学期里,全园幼儿对区域游戏兴趣不减,幼儿养成了互助互帮、团结友爱良好的优良品质,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幼儿在园生活的更加快乐健康。

幼儿园区域游戏的交流互动和大循环,有效克服了小场地对它的设置和开展活动的限制,有效的拓宽了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范围,对培养幼儿的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样开展的区域游戏对教师在游戏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管理幼儿及安全性方面增加了工作量,对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的有效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在教师游戏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上深入研究,让教师在游戏专业化方面继续成长,让全园的幼儿对大循环的区域游戏更加感兴趣、玩得更加出色,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得得更加充分的培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猜你喜欢
全园活动室娃娃
8个教室
沙地日光温室灵武长枣地面生草覆盖试验
不同地被物处理方式对红壤坡地养分状况的影响
三个娃娃一台戏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活动室隔断
安吉竹博园无线Wi—Fi全园覆盖
简易娃娃床
关工委主任五四建文化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