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琮王”

2018-05-29 04:45张立峰贾燕
科学24小时 2018年5期
关键词:良渚神兽玉器

张立峰 贾燕

今年初,央视热播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中,一件珍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玉琮王”的良渚玉器,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在这件史前文明“重器”身上,有着太多的秘密。例如,它为何被人们称作“玉琮王”?它到底有着怎样不凡的身世?在极度简陋的条件下,它是如何被先人制作出来的,又有怎样的用途?

这一切还要从1986年的那个夏天说起。

“玉琮王”现世

1986年6月的一天,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人员正在杭州良渚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就在紧邻良渚遗址中心区莫角山西北一个名为“反山”的地方,考古工作者有了重大发现——多座距今4000多年的良渚文化晚期的贵族墓葬被发掘。在编号M12墓葬的棺床周围,出土了包括象牙器、玉器、石器、漆器和陶器等在内的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就多达158件。

这些玉器中有6件玉琮,其中5件位于墓主人上肢两侧,每件高约7厘米。还有一件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头骨一侧,这件玉琮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这件玉琮正面朝上,高近10厘米,没有任何破损。与其他5件相比,无论是摆放位置还是形制尺寸都明显不同,彰显出它独特的地位。

这件属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文物的玉琮,通体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整器重约6.5千克。由于其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又是目前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所以被称为“琮王”。

这件玉琮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之久,受土壤酸碱度、矿物质和地下水等影响,形成了“鸡骨白”一样的玉质沁色,白色之下受铁元素影响又呈现出紫红色暇斑,没有受沁的地方才露出玉质本来的绿色。玉琮整体器型略呈矮方柱体,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间对钻圆孔,中孔较细,射部如璧形。普通玉琮俯视像玉环,而“玉琮王”因孔径很小,俯视却像玉璧,可能是先人有意设计成“琮璧合一”的样式,这在良渚玉琮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神人”徽章

发现“玉琮王”之初,考古人员只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保护好出土文物上,并未过多地关注玉琮上的纹饰。随后,“玉琮王”被送往文物库房进行编号、拍照。照片冲洗出来后,一位摄影师惊奇地发现“玉琮王”上竟然刻画着一幅幅头戴羽毛发冠、骑在神兽之上的“神人兽面”图案。

其实,“玉琮王”外壁刻画有很多纹饰图案。在向外突出的四角上,各有上下四节纹饰。第一、第三节为人的圆眼和凸鼻,第二、第四节为浅浮雕兽面的大眼睛和凸鼻。在兽面左右两侧,还各自浮雕一个变形夸张的鸟纹。“玉琮王”四面外壁的中间部位,各有一个宽约5厘米的竖槽,竖槽表面上、下部分各自刻有一个完整的“神人兽面”图案,这就是令摄影师感到惊奇的发现。玉琮四面共有8幅“神人兽面”图案,每幅高约3厘米、宽约4厘米,整幅图案采用浅浮雕和线刻技法雕琢而成。如果要完整清晰地欣赏这幅图案,人们必须借助放大镜。

图案的主体为一神人,面部呈倒梯形,圆眼重圈,两侧有三角形的眼角,宽鼻阔嘴以弧线勾出,内刻两排平齐的牙齿。头上戴有高耸宽大的羽冠,内层刻有连续卷云纹的帽饰,外层为放射状羽翎大冠。神人四肢以阴纹细刻而成,上肢作抬臂、弯肘状,五指平张,手臂及胸前都有卷云纹饰。神人的身下是一只伏在地上的神兽,重圈为眼,外框有椭圆形的眼睑,之间以桥形凸面相连,有鼻梁和鼻翼,阔嘴内有尖利的牙齿,两侧有两对獠牙。神兽下肢作蹲踞状,锋利的爪子卷曲,神兽身上有同神人一样的卷云纹装饰。整幅图案表现了一位头戴羽冠,骑跨在神兽之上的神人形象。

“玉琮”礼地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玉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与文化意义。甲骨文中,“玉”是一个象形字,像一根绳子串着三块玉石。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通“玉”)。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通“玉”)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玉具有沟通天、地、人三者的力量,即“惟玉神通”。于是,玉就被雕琢成礼器,用于祭祀。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见,黄色的“玉琮”就是一种用于祭祀大地的礼器,很多人也因此认为“琮”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良渚“玉琮王”的出土,表明玉琮的出现要远远早于西周时期。有关良渚时期玉琮的用途,现代学者们大多认为它是当时巫师用以祭祀神灵的法器,也有人认为“玉琮王”甚至是神权与地位的象征。

“琢玉”之谜

新石器时代晚期,精致打磨的石器取代了由大块鹅卵石打片制成的粗糙石器,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玉器。良渚“玉琮王”的出土,意味着早在4000多年前,良渚人在玉器加工制作方面就具有高超的技艺。由于缺少角闪石一类的和田玉,所以良渚人就地取材,使用产于天目山、茅山等山脉的颜色以青绿色为主的透闪石质玉石。这种玉石虽然属于“软玉”,但其莫氏硬度也在5~6之间,相当于现代不锈钢的硬度。

反观良渚“玉琮王”,器形圆度极为规整,器表光洁如镜。外壁微雕的8个复杂图案,个个生动有神。令人惊叹的是,完成整幅图案至少需要上百条阴刻线条,甚至在1毫米宽度内精刻出4~5条笔直平行的细线,每条仅为0.1至0.2毫米。尤其是神人颈部纤细的直线,排列极为精密,竖线互不交叉重合,用放大镜仔细审视连间距都大体相同。这种卓绝的微雕技艺,在尚未使用金属器的良渚时代,堪称鬼斧神工,不可思议。

那么,良渚人又是怎样加工琢磨这些坚如钢铁的玉石的呢?

《诗经·卫风·淇奥》中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就反应了古人加工玉石器物的情形。在古代,玉工在加工玉器时往往要用到“解玉砂”,即硬度更高的天然礦砂,如石英砂、黑耀石、刚玉等,甚至有人提出“解玉砂”是钻石粉末。从加工痕迹看,良渚人可能使用过“马牦截玉法”。《淮南子·说山训》中记载,此法以马尾或马鬃编结成绳,粘上“解玉砂”充当原始的“锯条”来剖解玉石。

还有一种“砣切法”。这是在轮制陶器工具——陶车的基础上发明的技术。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玉》中记载:“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砂,足踏圆盘使转,添砂剖玉,遂忽划断。”良渚人自然没有金属器,他们可能使用了石质“砣具”。有人认为,在良渚反山、瑶山等地出土玉器上的切割痕迹,可能就是“砣具”所为;还有人认为,只要时间足够长,用竹、木、骨或石质的管状钻具或刀状切具,不断蘸水,加“解玉砂”,也能切割玉石或钻孔;也有人认为,或将玉器进行加热,待表面软化,再行刻琢。

《诗经·小雅·鹤鸣》又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除了“解玉砂”,这里所说的“他山之石”还包括高硬度的燧石、石英石质的小尖状器,它们可能是良渚玉器上那些繁密的阴刻线条最主要的琢纹工具。《淮南子·说林训》中记载:“璧瑗成器,礛诸之功”,注云:“礛诸,治玉之石”,这应当是“以石攻玉”的又一个例证。

不论是哪种情况,“玉琮王”的出现表明良渚人已经掌握了包括浅浮雕、阴线刻、微雕和抛光等诸多技巧在内的高超琢玉技术。当时,还可能出现了以熟练的技术专门从事玉作的工匠,即《周礼·考工记》中所说的“玉人”。在40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在没有青铜等金属工具的情况下,能在方寸之间完成如此繁密的雕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不敢相信。即使到了今天,考古学家们仍然没有完全揭开良渚“玉琮王”的制作之谜。

在已经出土的几十种制作精美的良渚玉器中,以玉琮的制作最为精湛,是良渚玉器中最为神秘、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而“玉琮王”更是良渚玉琮之首,庄重精美、独一无二,达到了古人类玉石加工和艺术创作的巅峰,代表着中华文明肇始之初的最高成就,堪称“国宝重器”。

猜你喜欢
良渚神兽玉器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神兽》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浑沌之死
“神兽”返校全国部分地区开学时间表
80件实物、99幅图片首次揭秘——良渚古城申遗全程
五千年良渚,四代人80年的发现
良渚人有文字吗?
浙大社推出“良渚文明丛书”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