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018-05-29 09:14王满红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可行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满红

【摘 要】在当今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先进文化、先进理念的综合体现,是个人、社会、国家处事的应有准则,在现如今文化、经济、政治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生由于年龄、经验、阅历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明确的认识。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前沿阵地,对于强化和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极大的作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和明显的优势,应从教学模式、教师素质、课堂延伸等方面入手,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可行性

在党的十八大中曾提出,要在国民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特别强调了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宣传教育,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要对中小学德育课教育教学进行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融入课堂,最终为学生所接受。对于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一、初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认同现状

在当今很多初中学校中,初中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缺乏了解和认识,不能对其准确定位。一些学校和教师中没有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学生也没有留心观察,没有受到教育启发。另外,很多初中生对于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并不了解,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因而不能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学习。

二、培养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常包括了3个层面和12个主题,在个人层面上,体现为友善、诚信、敬业、爱国,在社会层面上,体现为法治、公证、平等、自由,在国家层面上,体现为和谐、文明、民主、富强。在初中教育教学当中,并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1]。初中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要注意提升教育的感染力、亲和力、科学性、有效性,从而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变为实际行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势

初中生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就是道德与法治课,对于青少年三观的形成引导非常重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契合点和结合点,因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和可行性。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一)改进教学模式

在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学习至关重要,通过学习会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意义加以体现,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对教学模式加以改进。要积极改变以往机械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入更多情感体验和实践感悟,使師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凸显[2]。强化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更好的亲近感,让学生对其意义、作用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将其完整、全面的融入自身需求,将以往错误观念改变,在行动、思想上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准则。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能够让学生受到自身情感驱使,情绪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例如,教师可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典型模范案例,列举社会中的感人事迹,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励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

(二)提升教师素质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校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场所,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和是不容忽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即使是依据简单的评价,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另外,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并不仅仅使传授知识,在教学中也会体现出教师自身的价值观,进而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时刻了解最新的时事政治,不断学习和丰富知识,时刻保证自身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念,从而能够更好的向学生言传身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延伸课堂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不仅仅局限在书本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同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也并不仅仅是固定内容。只要是与之相关的知识,能够对学生道德素质水平提升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都可在教学中应用[3]。教师以实际教学内容为基础,在融入更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延伸,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和思考,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的内心。

五、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也是人们思想行为的最高准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应当以教育引导为基础。在初中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与结合点,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毛晓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路径和策略研究——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J]. 新课程·中旬, 2017(1):25-25.

[2]成尚荣. 道德与法治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J].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 2016(10):53-53.

[3]单君.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8):95-97.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可行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境教学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与运用
情景体验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