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非洲粮仓”津巴布韦经贸“回暖”

2018-05-30 09:49刘馨蔚
中国对外贸易 2018年5期
关键词:津巴布韦农业

文 | 本刊记者 刘馨蔚

2017年,中国对津巴布韦投资累计超过18亿美元,双边贸易额达到13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津巴布韦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第四大贸易伙伴,津巴布韦则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投资目的地和长远的战略合作伙伴。

近日,津巴布韦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访华期间,为促进中国与津巴布韦经贸交流与合作,中国贸促会和津巴布韦驻华使馆于4月3日在北京共同主办中国—津巴布韦商务论坛。

中津两国是天然合作伙伴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会长姜增伟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倡议,符合中津两国的利益,得到津巴布韦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响应,双方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未来15年,预计中国将进口24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2万亿美元的境外直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2万亿美元,这将为包括津巴布韦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津两国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各具优势,经济互补性强,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姜增伟对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开展的合作及项目充满信心。

姜增伟表示,两国应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农产品和矿产品消费大国。津巴布韦工业基础较好,矿产资源丰富,农牧业产品质量上乘,生产潜力极大。双方在贸易方面应进一步寻找和挖掘贸易潜力,推动更多优质特色产品的相互进出口,为今后的合作建立更多的贸易商。

“同时,双方应重点深化投资领域合作。”姜增伟指出,津巴布韦正致力于加快工业化进程,对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旺盛。随着供给侧结构的调整,中国的产业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两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可以展开更多合作,在基础设施、农业、矿业、制造业、通信业、服务业、商业乃至文化等领域全面加强合作。

此外,应加强工商界之间的交流。姜增伟强调,中国贸促会愿与津巴布韦对口机构不断加强协作,搭建更多交流平台,在构建贸易投资、商事法律两大主体业务的同时提供双向的信息或业务平台,包括两国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关国际规则惯例的培训、交流,使两国合作更富成果,更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在此次论坛上,姜增伟代表中国贸促会与津巴布韦贸易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两国400余名企业代表参加论坛,并进行了对接洽谈,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农业、能源、矿业、信息技术等领域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

投资环境优越,优惠政策出台

为什么要在津巴布韦进行商业活动和投资?津巴布韦贸易局首席执行官艾伦介绍,津巴布韦虽然是一个内陆国家,但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毗邻,南部非洲各个国家几乎都与津巴布韦接壤。

关于外汇体系,艾伦透露,目前津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解除限制措施,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管理投资货币风险,鼓励投资者信心,便于吸引更多投资。比如,100%的红利汇出,100%的投资撤除资金回收等。

“作为WTO的成员,津巴布韦签署了南共体贸易协定书和东南非共同市场自由贸易区的议定书。这意味着来到津巴布韦投资,商品不仅卖给津巴布韦,还能以免税的方式卖给周围地区,包括欧盟。”艾伦称,还有多个双边和多边投资协议,如纳米比亚、莫桑比克、南非等国的双边投资贸易协议,与这些国家做生意皆有便利。

津巴布韦正在进行多项贸易投资的激励措施,如投资旅游开发区前5年税率是0%,在经济特区进口设备,享受特殊津贴等。

“如果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无需申请,自动获得工作许可,投资者还可以自动获得居留的许可。”艾伦说。

此外,津巴布韦自贸区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减少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的工作量,并且投资者享有100%的所有权。

矿产、基建、农业、工业等多领域待开发

当前,津巴布韦正致力于加快经济发展,并制订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吸引外来投资,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津巴布韦共和国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在论坛上表示,津政府愿意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开展更多务实合作。

“资本产品在津巴布韦的供给不足,但是津国拥有丰厚的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为此,津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降低商业运营的成本和风险。”埃默森介绍,比如,税务优惠以及对于采矿权的放松监管,津巴布韦非常希望能够实现持久透明且稳定的商业政策,这将是津政府未来发展计划中的重中之重。

津巴布韦现在的矿产资源还没有充分挖掘,有一些潜在投资者可能犹豫不绝,没有做好决定是否来此进行采矿。对此,埃默森透露,新政府已经制订了关于本地化管理的政策,针对采矿仅有15%的税率,而且进入其他所有行业的外资企业都可以和自己的潜在伙伴进行独立谈判。

同时,津巴布韦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重要抓手,可以实现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津政府也在努力建设并且改造道路、铁路、航线、能源、供水以及ICT等不同领域的基础设施。

津巴布韦也是一个农业国家,尤其在渔业、畜牧业、野生动物以及林业等方面有着重大机会。埃默森说:“我们将会进一步提高农业产能,通过对于水体的利用和保护,促进本地农业的发展,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津巴布韦已经对于农业投资与农业工程以及农业ICT解决方案,还有其他技术革新领域打开了大门,希望实现农业行业的跳跃式发展。”

此外,津巴布韦非常希望建立一个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并且已经制订了专门的激励政策。“中国在这个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希望能够邀请并且鼓励中国投资者和企业家到我们的经济特区来投资。”埃默森说。

埃默森指出,由于津巴布韦之前长期的孤立、封闭、经济停滞,工业领域长期缺乏资金、技术落后,需要进一步现代化以及进行设备更新。因此,工业方面也有较多机遇,比如纺织、食品加工、冶金、电力、皮革制鞋、药物以及石化、塑料行业等。

中企让“非洲粮仓”变身“智慧粮仓”

在2000年之前,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仅次于南非的经济体,曾以“非洲粮仓”的美名享誉世界,是当时非洲最富裕的农业大国之一。然而如今提到津巴布韦却是另一番景象。

不过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困难时期纷纷进入,随着津政府提出的“向东看”政策,中国与津巴布韦合作也日益深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津巴布韦的中国企业包括中烟、南通建工集团、北方工业集团、华为、首钢、中兴、中国水电等上百家中国公司。

中兴通讯副总裁、中兴(津巴布韦)公司总经理段勇介绍,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兴通讯为津巴布韦建设了第一个3G基站、第一个4G基站,以及第一个面向5G的云化核心网。

“在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津巴布韦的移动网络渗透率已经达到100%。”段勇说。

作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商,2017年,浪潮的服务器销量进入全球前三。津巴布韦是浪潮在非洲开拓的第一个国家。

据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海外总裁黄刚介绍,浪潮跟津政府开展“智慧粮仓”,在基础的农产品加工、土壤、土地信息化等方面给予帮助,让浪潮的信息通过技术使津巴布韦的农业有一个大的改观。此外,在职业教育方面,通过远程职业教育的方式让更多人的能力得到提升。“近几年,浪潮为津巴布韦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提供了18批次的培训,将近1500人,极大的提升了津巴布韦在IT领域的能力,让其成为非洲重要的IT据点。”黄刚说。

猜你喜欢
津巴布韦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津巴布韦学生中的汉语热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换新币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国家经济艰难,穆加贝降薪
津巴布韦的绍纳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