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中图案画的造型教学

2018-05-30 10:48林凤英
天津教育·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双关麦粒省略

林凤英

美术课中图案画的造型教学是很重要的课程之一,图案的造型可分为具象的(现实的)与抽象的(概念的)两大类。具象的如自然形态中的山木花鸟等,人为形态的如桌子、房屋等,大至自然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世界的物体都是具象的;抽象的造型又叫纯粹的形态,指不代表任何物件的几何形。

首先,儿童图案画教学中要注重对事物造型的写生,在写生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观察,为了了解生物的生态、形态神态的特征,就要对它们的生长规律、生活规律、生活习性加以观察。如花卉,看它整枝是什么样子,怎样分杈,叶子的形状及生长规律,花的形状,再看看它在俯、仰、侧、转、伸、曲、卷时的姿态;对动物的观察也一样,除了要观察动物的一般形态外,应特别注意动物宿、食、跑、跳、斗、飞、鸣时的形象及其神态。如人美版四年级上册《骄傲的公鸡》这一课,就要求对公鸡进行认真地观察才能表现出公鸡的骄昂,色彩的艳丽。再如要画出牛的憨厚,狐狸的机灵,就要仔细地写生。写生的方法,可以把如实写与适当取舍相结合。前者可以用铅笔进行整体和局部的描绘,或者可以用水墨、水彩简练地画出物象的影像来,这样可以锻炼概括能力,也可以速写与慢写相结合;转眼即逝的动态要用速写的方法画,动物安静下来时再做详写;也可以写生与记忆相结合,但如果速写画不下来,就要凭记忆默写了。

其次,儿童图案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分析图案的造型,图案是一种艺术创作,在创作形象时必然要造意常用的立意手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事物固有特性,性格的强调与突出。如梅花瓣的的圆形(形的特征)被强调;马的矫健(神的特征)被强调。

第二,拟人与拟物。拟人就是部分地改变了对象的特征,把没有感情和思想的事物当作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来描绘的方法,犹如诗歌中“山月随人归”一样。在图案中,将动物画得要带有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把柳枝画得像少女在跳舞;将陶壶塑造成人的体型等等。拟物,就是模仿某物进行造型,如瓶耳为龙,壶嘴为鸡头等。

第三,比喻与象征。比喻是以某一具体事物表现另一抽象概念的方法。例如,人美版六年级下册《装饰色彩》这一课中的耕牛比生活中的牛好看多了,牛身上的花纹图案与色彩,显示了人们对色彩与图案的丰富想象力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再如学生设计图案时常以鸽子象征和平、红旗象征革命、火炬象征光明、青松象征坚贞和长青、海燕象征勇敢等,但是比喻与象征往往又是不可分的,如鸳鸯图案既可以作为夫妻关系的比喻,又可作夫妻恩爱的象征。

第四,借代,是修辞学术语,指以某类事物,某件形象的物体代表所要表现的意境,或以物体的局部来表现整体。例如我们常用镰刀和麦子代表农业,以锤子和齿轮代表工业,调色板代表美术,古琴或是乐器代表音乐等。

第五,组合,是将不同的物象组合成一个新形象的方法,是一种理想求全的方法。例如龙凤,龙是由牛头、鹿角、鲤须、鹰爪、蛇身、鱼鳞、鳍等物组成的。凤是由人眼、孔雀头、鸡颈及其它鸟的部分所组成的。

第六,相关,是一种寓意手法,双关分谐音双关与象形双关两种,图案中具有谐音双关的有“连年有余”“喜上眉梢”。象形双关,如以乒乓球组成一朵花,既是球拍,又是花瓣。再如铁路标徽纹样,既是火车头的正面和铁轨的剖面,又是“工人”二字。

最后,儿童图案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变化,变化也称为便化,变形。它是根据不同目的对现实形态进行的艺术提炼,艺术加工,它是纹样形成的重要手段。变化的目的:

第一,为了突出主题,如画战马,我们必须赋予战马矫健与雄伟的身姿。

第二,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如将梅花的造型放大以显示出梅花的特点来。

第三,为了符合工艺处理,如剪刻纸的造型只能做平面的,不求尽透视变化。

第四,为了突破自然的束缚,使之理想化,如给马添上翅膀成为飞马。

第五,为了艺术的多样性。

说到变化,到底应该怎样变化呢?这是教师在进行图案教学时特别要把握的重点环节,变化有两种倾向,就是具象与抽象、写实与写意。

变化的方法很多,常见的如省略法,也叫简化法。省略就是删繁就简,省略掉细部及次要部分,保留它必不可少的部分,有的作影绘或留出里面的结构线。省略的程度应根据用途,有的只略加简化,有的则极度简化,如画《麦子》可从正侧两个角度进行写生,从正面除尾麦粒每组为两三粒外,其余都是四粒。从侧面看,每组为两个小包,所以麦子的图案變化,几乎全部都省略了麦芒的根数、麦粒的个数而夸张了麦粒的体积,普遍地运用了条理化的组织原则,麦粒都做了“乱中求整”的排列,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变形可以是写实的或是远离自然形态的,外形可拉长可缩短,也可以做适当的变形,不管怎么变,都要以不失特征为原则;再如夸张法,夸张不是对物象简单的放大,夸张是对物象的外形、神态、习性进行适度的夸大、强调、突出,如将圆形的物体画得更圆、长形的物体画得更长、肥胖的物体画得更胖、干瘦的物体画得更枯。还如变形法,将自然形合在某一种几何形内的变化方法……

猜你喜欢
双关麦粒省略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蚂蚁和麦粒
双关
从麦粒到面包
中间的省略
麦粒儿的承诺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