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管理创新与幸福感提升

2018-05-30 10:53钱起建
天津教育·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幸福感管理者学校

钱起建

本文所讲的教师幸福感主要指的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在学校里,在整个教育工作环境内,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经历或自身能力的变化,都会影响幸福感。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如何关注教师幸福感,引导教师积极健康地参与教育工作,是一直备受重视的问题。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现状从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不同中小学教师在幸福感方面的认知都存在差别,但大部分教师都表示有缺失幸福感或者幸福感不高的感受。目前来说中小学教师认为幸福感不明显与以下几方面有关: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较低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经济待遇与自己付出的工作努力不成正比。较繁重的压力、超负荷的压力再加上经济待遇不高,导致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没有动力与目标。导致小部分教师会以消极麻痹的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包括学生。在教育工作里,教师失去积极工作的热情,没有工作追求,受到影响最大的除了教师自己本身,还有学校与学生。普遍中小学教师认为没有成就感对于任何职业的人来说,来自社会的尊重与肯定是组成幸福感的重要部分。对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成就感,便会降低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指数。教师们如果不能正确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在工作中就很难获得快乐与成就感。工作内容较为繁重,同事之间竞争难免在第一点也有所提到,与不高的经济待遇成为反比的便是比较繁重的工作。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被比较所教的各班学生之间的表现,同时对于毕业年级(六年级、九年级)的教师来说,升学情况则更受关注。同事之间的相互竞争,上层领导的压力,再加上教育学生的繁杂工作都成为了影响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提升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直接与学生接触,代表学校的具体情况与态度的人。对于学校来说,教师的教学工作的体现,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学校对于教师的管理,不能一味要求教师怎样积极地对待教学工作,而是需要关注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只有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满足与成就感,拥有幸福感之后,其才能在教学中表现出良好的水平。我们都清楚,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接触到的事情有很多,影响教师获得幸福感的因素存在也在所难免。随着近几年就业压力困难,青年教师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问题正成为教育工作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对幸福感认知不太明显,学校就要加大对教师心理的理解,从各个方面帮助教师们改善工作心理。如何从教师管理方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提升教师幸福感是每一个学校的管理者需要研究的课题。在管理中小学教师方面,管理者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学校以及教育活动里起到的作用以及扮演的角色,从多个方面帮助教师提高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近几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其中的培养目标都有说到“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与此相同,学校也同样需要关注教师是否具备相似的职业道德素质。学校在日常工作中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教师提升职业道德,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教师便也能逐渐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与幸福感。重视教师人文知识以及知识结构的发展其实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表明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发展是教育推进很大的影响因素。因此学校管理方在帮助教师寻找职业幸福感时,也要清楚地知道帮助教师构建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知识积累,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首要基础条件。当教师加强自身人文知识素养,才能在教育工作中提高能力,有更好的发展之后,才能更加拥有幸福感。加强教师自主学习意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发展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与提高与上文提到的“重视教师人文知识以及知识结构的发展”相同,教师在自主学习意识与专业技能方面上的发展好坏,也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得越来越快,教师如果在此期间只低头照课本教书,很难圆满地完成教学内容。学校应该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营造出积极向上,不落后的工作环境,帮助教师在工作学习上找到动力,提高专业技能。管理者可以在学校内适当地开展培训活动,帮助教师通过培训组织更好地获得专业知识,加强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竞争力,帮助教师自我提升。学校除了安排正规合理的培训之外,还需要构建出“学习型学校”,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研修;再是依靠制定相关制度激励教师参与学习,提高自身发展;管理者在学校帮助教师学习搭建合适的平台,帮助教师从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这样才有利于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提升。管理教师方面要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之中包括成就感,而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之一就是周边的认同与尊重。管理者在要求教师提高自身发展技能的同时,也要明白“学校需要依靠教师、尊重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学校应做到尊重教師的意见,不轻易忽视教师感受。也许,学校不能完全改变社会的认知,但从自身管理方面,需要时刻记得“尊重教师”。当学校管理者在尊重的大前提下激励教师要求教师时,教师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反思工作,努力前进。学校以尊重欣赏的眼光看待教师,让学校的工作对教师公开,让教师对学校事务享有知情权、参与权,教师才能真正融入学校,在工作中才能更加尽心尽责。从基本上认同与肯定教师教学育人的工作水平,适当对教师做出嘉奖,营造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关注教师教学情况,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上课,与孩子接触。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较为懵懂,属于刚启蒙接触学习或刚开始建立自己学习体系的时期。在这个过程里,教师需要很多的耐心与毅力。学校需要重视教师状态,避免教学压力过大的情况。管理者要多关注教师上课状态,偶尔的 “推门听课”,感受教师常态课堂的表现,肯定教师优点,适当提出不足之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树立信心,获得成就感,这是提升中小学教师幸福感之道。学校在管理教师方面,可以适当建立激励制度,时刻关注教师心理情况。定时组织教师专业培训,不时安排心理疏导。这些都可以帮助教师在工作环境内感受到学校对教师们的支持与关心,让教师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持有责任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学校的关心下,自我的提升中寻找到职业幸福感。结语教师是否拥有幸福感不仅是关系到其自身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学校的整体教育事业、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改革的情况。教师幸福指数离不开教师自我能力的发展,学生的配合以及学校的支持关心。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帮助教师在教育工作环境内,体会收获幸福与快乐,为教师幸福感的提升不断添加“燃料”,帮助教师自我实现,增加积极工作的动力。

猜你喜欢
幸福感管理者学校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学校推介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幸福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