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近字的字理解析之“采”与“采”

2018-05-30 12:01黄亢美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蹄印手爪兽类

黄亢美

采【cǎi】 甲 金 篆

会意字。从爪,从木。《说文》:“采,捋取也。”意为用手(爪)采摘树(木)上的果实或花叶,本义是摘取。词语如:采莲、采花、采桑、采茶。又引申指搜集、选取、挖掘等义,词语如:采风、采访、采用、采纳、采煤等。又借用为“彩”,如:文采、神采。从“爫”的字与手爪的动作有关,如“觅”,用手爪翻扒才能找见;“舀”,用手爪从臼中舀取;“妥”,用手安抚,使女安妥;“孚”,手抱幼子,加旁组成“乳”就是手抱着孩子正在哺乳。“采”的上部“爫”的古文字明显看出是从上往下伸开的手爪形,若独立成字则写成“爪”。如果是手横向抓取则写成“彐”,名称为“横爪”。如“彗”,古文字像手持两束竹子的枝叶(竹扫把)在清扫,本义是扫帚,故“彗星”俗称“扫把星”;“寻”“彐”和“寸”都是手形的变写,成人两臂伸展的长度约八尺,古代用“寻”作为长度单位,即“八尺为寻”,后引申为寻找义,寻找自然离不开手形的“彐”。“彐”作部件构字有竖画上下穿过时,中横要向右出头,如“聿”,古文字像手持笔形;“秉”,手持一禾,表示秉持;“兼”,古文字是手持二禾形,表示同时并有;“事”,像手持物件正在做事的形态。“采”(8画)与“釆”(7画)字形相近,音义相异,要注意

区别。

顺口溜识记:

人手爪,在木上,

采摘花果真是忙;

爪横伸,变横彐,

干活物件手中抓。

釆【biàn】甲 金 篆

象形字,古文字像兽蹄爪掌在地下踩出的印记,是“番”的初文。“番”字从釆,从田,田中泥土柔軟,野兽行走过后留下的蹄印非常清晰(另说“釆”是兽蹄,“田”是蹄印)。通过看蹄印能分辨出是何种兽类,故“番”有辨明的意思,加义符“宀”组成“審”,词语如“審判”,现“審”简化为“审”。 由于后来“番”为引申义所专用,于是另加义符“足”写作“蹯”。野兽迈一次腿就会留其蹄印,左右蹄交互行走,由此引申出轮换、更替义,词语如:轮番、翻番、三番五次。“悉”字从釆,从心,意为心里对这些野兽蹄印(釆)非常熟悉,一看便心中有数,并全都能分辨出是何种兽类,行走多久,故“悉”有知道、详尽、全都等义,词语如:获悉、得悉、悉数、悉心。“释”字也从“釆”,一般的人对地面的蹄印不易分辨,甚至困惑不解,而对有经验的人特别是猎人来说,他们是非常熟悉的,并能对常人的困惑进行分析解说,由此引申出“解释”义;模糊的事情解释清楚了,心里就明白了,疑惑就解除了,词语如:释怀、释然、冰释;由解开疑问又引申为放开、放下,词语如:释放、爱不释手、手不释卷。

顺口溜识记:

釆字一撇下加米,

野兽行走留足迹;

兽迹猎人最熟悉,

仔细向人作解释。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蹄印手爪兽类
放牛
乌兰察布草原蹄印岩画考释
星星轶事(组诗)
针对旋转手爪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景宁大仰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兽类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中科大机器人柔性手爪在机器人世界盃上获奖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飞快的牛蹄印
自适应4点同心手爪机构研究设计
鸟类、兽类和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