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教你写作

2018-05-30 12:01景洪春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记实小书王鼎钧

景洪春

阅读《作文七巧》,源于两点:一是已经读过王鼎钧先生的“作文四书”之《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子》;二是喜欢王先生的随性与平白。作家谈如何写作,相比大学教授谈写作少了些教条与理性,多了份恬淡与随性。

《作文七巧》一书将直叙、倒叙、抒情、描写、归纳、演绎、综合汇成“作文七巧”,谈作文技巧的书,很容易陷入技术主义,但此书却并不程式化。这七种写作技巧,便是七处独特的风景,它们构成幽静的林荫大道;而那些洒脱自如的活泼泼的语言,恰如一股股流淌在林间的泉水,滋润着我们的思想与笔端。

一瓢水与汪洋大海

一本有质量的写作书,必然浸透着作者的灵魂和感情。作为散文大家的王鼎钧,博览群书,学养深厚,写作经验同样丰富,他在给你“一瓢水”的时候,其背后拥有“汪洋大海”。

在王鼎钧看来,世界上优秀的作品都需要性情和技术相辅相成,性情是不学而能的,是莫之而至的,人的天性和生活激荡自然产生作品的内容,技术部分则靠人力修为。他说,“年轻朋友不怕有技术而无性情,就怕有性情而无技术”。比如,讲抒情的技巧,王先生先阐述抒情文写的是情。“抒情文以情为主,它可以由事由理引起,但文章里的情‘淹没了那事那理。借景生情,情溢乎景,因事生情,情溢乎事,临地生情,情溢乎地,睹物生情,情溢乎物。”王先生接着以《堂吉诃德》为例,具体阐发了景、事、地、物等与情的关系,得出结论,抒情的表现是主观的。接着,王先生讲了“母亲的老花眼镜”和“买包子的父亲”等故事,阐明抒情文是以作者的内心感受为主题的。最后,又从读者的角度阐述,身为读者应明白,抒情文是不能“考据”的。王先生列举了中国人的七大类情感“喜怒哀乐爱恶欲”,然后得出结论:最会抒情的人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有新鲜的角度、丰富的感应、率性的真诚。散文是年轻人的文体。散文在形式上最自然,最自由,可以随意挥洒,不拘一格。它恰恰配合青少年身心的成长。

很佩服王鼎钧先生。他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讲作文和写作文一样,写作文没有故事,作文索然无味;讲作文没有故事,同样无味。有些技巧理解起来很平常,但学生常常不会用,经王先生引导之后,为什么很快就能掌握呢?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用故事将这些技巧说明白了。他讲得不仅生动,而且有文化厚重感,古今中外,随手拈来。所以,做语文教师,要像王鼎钧先生那样,首先要会讲故事,故事里还要有文化,传统文化、人情冷暖、品性修养,这些东西要在你的故事里不动声色地站立起来。

讲着讲着,学生不知不觉喜欢上了你,喜欢上了作文,也喜欢上了语文,你便成功了。

生动与平板

一本有质量的写作指导书,也必然客观公允,有冷静的学术态度。由于工作原因,常常有机会看到基层教师批阅的作文,评语中不乏“描写不生动”等字样,总觉得要求过高,但又解释不清,这次终于在《作文七巧》中找到了答案。什么是“描”?王鼎钧先生解释得颇为形象:从前的大姑娘拿薄纸铺在原稿上,以极细的笔画把“花”的轮廓画出来,她画得很细心,很灵巧,对花鸟鱼虫的线条美很敏感,这就是“描”。

用语文的方式怎么“描”呢?王先生列举了一句诗,“晚凉天净月华开”,“漂漂亮亮,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却是让你百看不厌,像双钩描出来的名家的字”。的确,“说明”之难在于说得简洁明确,“描写”之难在于描得生动新鲜。反思当下小学作文教学,大多拔高要求。2011年版课标对第三学段习作的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单说记实作文,从字义上来讲,“记”和“纪”在“记载、记叙”这个意义上是相通的,所以,“记实作文”就是“纪实作文”。什么样的记实作文呢?一个“简单”就限定了小学生是学习和练习写的记实作文,不是比较复杂的记实作文。在行为上,又限定为“能写”,不是“会写”。课标还规定,到第四学段才写“记叙文”。但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几乎都是把记实作文当作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体裁,有许多规定,如记叙的六要素等。而记实文重在记载实际情况,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记下来即可,不是文章的一种体裁。我们常常在不经意地拔高作文教学要求,难怪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害怕写作文。真得向过高的作文要求开炮了!

说完“描写”,再说“生动”。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什么是生动?王鼎钧先生说,“某一篇记敘文之所以生动,多半是因为那件事情本身生动。某一篇记叙文之所以平板,多半是因为那件事情本身平板”。什么样的事情才是生动的呢?王先生认为,最要紧的是“起落、详略和表里”。有起落、有详略、有表里,就用直叙。这是用三个词来概括。如果用三句话来归纳,“读者反应的强弱=文章的起落”“取材有主从,所以文章有繁简,不宜平均”“作文的材料有隐有显,可以形成一表一里”。看来,要使学生写出生动的习作,要在指导选材上下功夫,要在打开学生写作思路、拓宽学生视野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花在指导如何写上。要引导学生重视读者的反应,多追问自己:读者读了感兴趣吗?兴趣点在哪里?反应强烈吗?所以,一味追求描写生动,是典型的没有基于课标的教学啊。

深入浅出话“比喻”

一本有质量的写作指导书,更是丝丝入理,讲得通透,举重若轻,使人“云开方见日,潮尽炉峰出”。什么是“比喻”,王先生说得太精辟了:“比喻是以熟悉喻陌生,以已知喻未知。”

关于比喻句,是语文教学中最为诟病的一种语文知识。这类知识容易教,找出本体喻体,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就算教完了,且不顾年段要求。小学二年级就告诉学生把什么比作什么,并不鲜见。

其实,比喻句早就存在于学生的口语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低段教学不必太在意比喻句,教师只要重视对这类词句的朗读指导和语言积累就是了。到了中高段,可以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欣赏、仿写比喻句。基本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浮现形象、体会情感,千万不可以语法修辞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感悟体验,也不可见到比喻句就让学生仿写。如三年级课文《悉尼歌剧院》中,“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叶张开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有老师指导学生学完后仿写中国馆。这岂是三年级学生能掌握的,恐怕连教师自己也写不出贴切的三句比喻句吧!比较合适的教法是,引导学生先通过看图,比较白莲、扇贝和白帆在形状、颜色、大小上的相似之处,这是学生一望而知的;再进一步品味“盛开”“张开”“扬起”用词的贴切,进而体会白莲、扇贝和白帆在姿态上的相似之处,这是学生一望不知的;最后朗读涵泳,体会作者对著名建筑的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选择其中一二句适当进行仿写指导。

以上列举的为静态事物的比喻,教材中还有不少写动态事物的比喻句,教学时要瞻前顾后,联系起来品味,效果就不一样了。五年级课文《登泰山观日出》中,“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观察视角不变,观察对象在变,与四年级课文《观潮》在写法上类似:“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同是写动态事物,后者写出了由远及近的镜头感,前者则有目不暇接的感觉。先品味语言,再迁移仿写,用比喻写出动态事物的变化,凸显事物特点,则是高年级的核心教学内容。

王先生的文字,读着读着,总想放下来,然后轻轻舒一口气,感叹一番。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记实小书王鼎钧
“小书怪”来了!
等待
镇江搭建“两个责任”记实平台
《花乱开》
蝴蝶
蝴蝶
大 志
欲生存,先了解
斋名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