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良好习惯培养初探

2018-05-30 12:02冯秋菊
天津教育·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敏感期大班责任感

冯秋菊

幼儿离开幼儿园后将进入小学阶段进行学习。小学一年级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开始,也是学生正式接受课堂教学的开始。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将以幼儿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特点来谈谈如何做好大班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同时也说明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有多么得重要。其实在上幼儿园之前,当孩子开始懂事时,作为父母在教孩子学说话时便会有选择地教,例如不要教孩子说脏话等。当孩子出现不论是有意或无意的不好行为时,大人会及时制止,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当孩子上幼儿园了,在园里教师更会拿出一些规章制度来,教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孩子在0~6岁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儿童内在的驱使,在某段时间反复地做某一件事。例如:在一岁多时的口腔敏感期,孩子总是要把手伸进嘴巴里,无论大人怎么阻止都没有用;在手的敏感期表现为孩子总是爱扔东西等。正是由于这各式各样的敏感期给有些孩子留下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上课时爱讲话,乱扔、乱放东西等等。因此,到幼儿大班时要特别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将有助于他们随后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培养孩子的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注重学生注意力和责任感的培养高度的注意力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注意力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首先,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孩子在0~6岁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敏感期,这种敏感期无形中会驱使孩子不由自主地去做某事,例如在手的敏感期时,在教師上课时学生会用手指抠小窟窿,或者拿笔在书本上乱画。这些小动作分散着孩子的注意力。其次,幼儿园孩子的注意力是“发散型”的。由于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件事物的注意力也会不同。我们平时说“用心”学习,这里的“用心”指的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意思。其实不仅是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包括成年人在工厂学习某项操作技能,也要集中精力才能学得更快更好。作为幼儿大班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的注意力进行培养。例如:要求孩子上课时要集中精力,不能做其他事情,而且眼睛要盯着教师看。培养孩子学习的时侯要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较强的责任感是学生自觉完成各科作业的保证在当今的社会,有责任感别人才会信任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也只有确确实实地负起责任来,才有可能做好某事而取得成功。责任是一种敢于承担的态度,它驱使我们竭尽全力地做好某事。当孩子上一年级了就是正式接受课堂教学,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教师每天都会布置家庭作业,这也是和幼儿园教育主要不同的地方(幼儿园一般都没有布置家庭作业)。如果学生有了较强的责任感,并且认为作为一名学生,认真做好家庭作业是自己的责任。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自觉完成各科作业。而人的责任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也是要从小开始培养,所以在幼儿大班也就是上一年级之前,教师要注重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孩子有了责任感就会觉得认真学习,包括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是自己的责任,是自己应该要完成的事情。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记忆的良好学习习惯思考是解惑的最有效办法思考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首先,思考带有主体的目的性,它是满足个体自身的某种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心理行为。其次,思考也常常包含有关个体自身以外的内容,例如:社会问题、生存环境等关乎人类生产生活的问题。经过思考不仅能够使问题清晰化,还能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是“解惑”的最有效途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的这句话的前半句,意思是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由此说明了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孩子的天性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看到新事物新现象总要问个为什么?孩子的这种天性是非常好的,因为好奇心也是积极思考的动力来源之一。但是仅凭孩子的好奇心是不够的,当思考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原来的事情没有想明白,而且还产生了新的更大的困惑,最终会迫使孩子放弃思考,并对此产生厌倦和排斥。对于大班的孩子,由于他们很快就要进入一年级的学习。从上一年级后开始遇到的问题就不会像上幼儿园那样爱想就想不想就算,如果没有及时把问题想清楚弄明白,功课就会落下,久而久之学习就跟不上。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大班幼儿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当幼儿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让幼儿不仅有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而且还要具有积极思维的韧性,当思考遇到困难时要相信自己能够解决,不要轻言放弃。记忆是知识储备的唯一途径因为记忆是人类思维中信息内容的储备与使用过程,所以记忆也就是知识储备的唯一途径。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因此,记忆和知识储备对后续的学习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上一年级后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这些知识都要通过记忆才能累积起来。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记忆力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在现实中不同的个体记忆力却有很大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不同个体对所要记忆的事物的投入度不同。只有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所要识记的内容里,才会收到好的记忆效果。其次是记忆的方法不同。记忆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具体采用什么方法最有效,与记忆的具体内容和记忆者自身也有一定的关系。作为大班的孩子,教师要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引导孩子习惯记忆,逐渐形成善于记忆的好习惯。结语幼儿大班是学前教育的最后一年,很快孩子们将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在这一年里,教师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幼儿学习注意力的培养,以及积极引导和培养幼儿勤于思考、善于记忆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后续知识的学习做好衔接准备。

猜你喜欢
敏感期大班责任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淡定面对儿童敏感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完美捕捉孩子数学敏感期,这些绘本少不了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
敏感期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下)
敏感期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