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我国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研究

2018-05-30 10:48张艳琴
辽宁经济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带一路发展

张艳琴

〔内容提要〕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我国的综合能力难以提高,这一现象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是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引领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联合发展,协调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为了缩小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就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引领作用,按照国家发展战略,提出建设性意见,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区域经济 发展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同时在2015年国家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文件通知,提出了“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合作机制,发展框架,为“一带一路”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最终要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战略历史背景和发展的战略意义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规模差距大

我国区域之间经济规模差距大,主要体现在东部经济规模远远高于西部,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资料显示,在2013年东部区域的GDP总额是37.8万亿元,总额相当于中部区域的2倍多,是西部区域的3倍左右,并且东部区域的GDP人均是每人6.7万元,这一数额更是接近中部和西部区域的2倍。根据数据的显示可清晰看出,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的经济规模存在很大差距。

(二)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结构差距大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的经济结构上也存在很大差距,东部区域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区域的农业占比较高,明显的体现出了这一差距。

(三)我国区域之间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差距大

中西部区域的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差距大,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所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文化建设领域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数据,都明显的突出了这一差距,也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二、“一带一路”战略为区域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内需

我国西部地区国土面积较大但是人口稀少,地理位置上和13个国家相接壤,但是对外贸易的总量却不高,外资和投资总量只占到不足10%。由于西部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因此西部经济的发展也一直比较滞后。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西部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要切实改变交通环境,需要投入建设资金,主要用来投资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等设施都需要不断完善,协同进步。随着政策的落实以及资金的投入,西部地区交通将不断得到改善,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农产品和其他资源也在扩大输出。基础设施以覆盖我国国内地区为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辅,这会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外对资源需求变大,同时也带动服务产业的发展,伴随的收入的增加再次刺激消费市场,促进商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铺垫。

(二)东西方贸易促进产能优化

“一带一路”战略是根据古丝绸之路概念提出的,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沿线涵盖40多个国家、众多城市,接近30亿人口,被称为是“世界上最长并且也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道”,包含区域是全球最多的能源和资源基地,资源丰富,沿途国家发展程度不同、具有各自发展的优势,有些国家发展潜力大,在科技、能源、经济等领域都有进行经济合作的空间。在新形势背景下,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能够实现资源优化。“一带一路”战略将多个国家的经济相连接,拉近了各方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为促进产能优化带来了新机遇。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迅速,产能相对过剩。相比而言,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偏低。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我国东部地区可将相对过剩的产能输出到西部乃至其他国家。欧洲一些国家的先进产品也通过“一带一路”输入我国,过剩能源通过“一带一路”输入到其他地区。能源互相流通带动经济、贸易的发展,实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产能优化。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发展。

三、“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

(一)区域经济职能的科学分工

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传统的区域经济规模开始发生了变化,不仅仅包含省和市之间的联系,也加入了国际化的因素。从目前形势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欧洲的经济、工业都处于领先地位,非洲农业比较发达,我国区域经济优势并不明显,制造业水平中等,用于核心技术的企业少之又少,农业的发展水平一般,但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拥有很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中亚地区国家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资源有限以及其他政策方面原因,仅仅只有能源输出,没有充分进入亚洲的价值链生产网络,偏向于消费品上的一些需求。由于地区差异和资源禀赋,中国经济发展一直不均衡,东部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欠发达,东部地区的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有待解决。因此需要消化过剩的产能以及与沿途各国协同发展,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深层思想,这就需要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保持沿线各地区职能划分清晰,重新定位战略思想,共同发展,因此,各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区域职能进行科学分工。促进各产业之间的有效衔接,借助“一带一路”提供的条件,进行产能优化。

(二)地方经济重新定位

目前,不同区域都有其自身的经济特色。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地方经济特色是否应该保持,如何保持、怎样保持,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短期看,特色的经济是能为地方区域带来快速的经济效益,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GDP增长、都有促进作用。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如果特色经济在“一带一路”区域内出现了重叠现象,或者受到其他外部的冲击,将会重新开始部署。目前在“一带一路”方案重点圈定了18个省份,这些被圈定的省份各自都有各自的定位,各省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各自的发展战略,以及地区规划,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找创新发展机会,保持平稳发展,防止出现大的波动,促进地方经济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的同步发展。

本文在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区域发展进行了相关探讨,同时指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通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协调现象也会逐步得到改善,推进各地区共同协调发展,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各区域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要抓住机遇,完善基础建设,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宋 爽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一带一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