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公路货站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5-30 22:51高丽娜
辽宁经济 2018年11期
关键词:辽宁省困境

高丽娜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公路货站企业发展现状,从品牌创建、智能运输、盈利模式、信用体系、市场营销、供应链联盟、政策规范七个方面提出辽宁省公路货站企业发展措施,为辽宁省公路货运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辽宁省 公路货站 困境

一、辽宁省公路货站企业发展现状

根据辽宁统计信息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的五年期间,辽宁省公路货运量占辽宁省总货运量比重均达到85%以上,是辽宁省物流的最主要方式。公路运输以其机动灵活,准入门槛低,对收到站设施要求不高,很容易实现“门到门”运输等优势,在辽宁省综合运输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18年初,辽宁省所有注册运营的公路货运企业有8925家之多(资料来源:中华产业网),成为物流运输领域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而其中90%均为中小型规模的企业,“散、小、弱、差”仍然是其形象的代名词。大部分企业的主营业务依旧为单一的运输及仓储业务,运营管理方式混乱依旧,难以形成规范管理,严重制约了辽宁省交通运输效率和效益以及经济的发展。近两年,我国公路货运市场风起云涌,互联网技术的介入,使货运市场不断涌现新的物流业态,激发公路货运企业朝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及规范化方向发展,而辽宁省公路货站企业运营发展却显得相形见绌。层层转包、无序的削价竞争、诚信缺失、超限超载等问题仍凸显,亟需改革转型。

二、对策分析

1.“互联网+品牌企业”示范引领,整合货运资源,点、线、面遍地开花。以辽宁省大型3PL的品牌、资源为支撑(自2016年12月起,交通运输部启动无车承运人试点项目:辽宁诚通物流有限公司、沈阳传化陆港物流有限公司、辽宁门到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以多年的线下货运服务经验为基础,以雄厚的资金和风险管控为保障,依靠专业的业务推广团队和渠道,用互联网思维改造目前自身相对封闭的业务系统,打造出优质的“互联网+”公路货运信息平台,畅通货运经脉。以大型3PL为核心,以直营、加盟、联盟抑或招标方式整合市场货运网络资源,迅速布局全省乃至全国城市,建立服务节点(可以是轻资产型),扩展市场边界;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城市实体节点协同运作,整合当地运力资源,建立可控的运力资源网络,形成巨大可靠的优质“运力池”;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开发运输在途追踪、在线运费支付、第三方结算、车辆身份验证、货运保险网上投保等服务产品,丰富货运服务产品;规范货运流程,提升企业货运业务组织能力、货运服务质量控制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提升公路货运物流组织效率,优化客户服务体验,提高平台服务黏性,自然会营造“口碑相传,诚信相约,携手共赢”的“互联网+”公路货运平台的良性物流生态系统。

2.加快发展智能运输系统。建立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高效、准确、全程监控的公路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货运的发展必然趋势。智能运输系统即ITS,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整个地面运输管理体系,以达到人、车、路及环境密切配合,使汽车运行智能化。智能运输系统的投入使用,可以为承运人优化路线和路程时间管理,全程监控,保障司机按时完成运输;可提高公路安全水平,提高公路网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堵塞,降低汽车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明晰盈利模式。“线上+线下”的公路货运物流平台模式通过基础服务免费吸引用户加入,向双边提供不同增值服务盈利。如“专线+平台”可通过代收货款、保价费、运费差价、包装费、手续费、管理费、会员费、代办费、广告费等盈利;“平台+市区配送”可通过代收货款、安装费等增值服务盈利。同时,各平台可以通过集采、金融借贷、卡车后市场装备服务实现盈利和可持续性发展,形成闭环、智能、生态的标准业务流程;可以从货主、车主、司机、信息提供方等各方需求出发,引入更多可靠的第三方服务商入驻,诸如金融购车、融资租赁、目的地住宿、服务站用餐、金融服务、用车、养车以及车辆置换等管车服务、目的地旅游、会员服务等在提升服务内容和品质的同时,也丰富公路货运企业盈利模式。

4.加强信用体系的构建,赢得用户信任。审核机制上,平台应要求车货双方必须证照齐全,做到严格审查,保证每一个入驻用户(货主、承运商或司机)的个人信息真实有效,但也要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负责,同时建立司机服务诚信体系;交易过程中,从协商、接单到完单整个过程都要在平台上进行,协商信息、打款信息、货物运输状况可视化管理,也便于证据留存;在业务运作中沉淀优质司机,汇集覆盖全国范围的优质运力池,同时对货源方失约或司机跑单等货运事故进行现行赔付,并对其恶劣行为留存证据,将不良司机拉入黑名单;在钱款结清方面,无论是信息费还是货运费等,在交易未完成前钱款都先存放于平台上,推行第三方结算。

5.扩大营销,开拓市场,创高品质货运服务品牌。货源是物流行业痛点之根源。货源规模决定了运力需求,从而决定了物流交易规模与效益。采取爆炸式“电视媒体、平面媒体以及墙体广告、车身广告”等多种广告媒介迅速扩大货运平台品牌效应;实施服务热线、网络下单、上门取货及设立“收发货社区网点”等机动灵活的“游击式”“接力式”策略,开拓货运快递、零担以及整车市场;保住老客户,积极稳妥发展新客户,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以口碑效应扩大品牌影响力;培养强大的货运营销团队,收集客户情报,积累客户资源,扩大市场影响力,为公路货运企业运作提供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

6.加强供应链上下游联盟,协同运作,优势互补,全网布局。运用互联网线上系统链接货运物流需求主体,使客户在线上交易、结算、监督、评价;线下建立城市货运物流节点,利用社会优质运力建设全国运输网络,以线下网络支持线上交易,并融合手机APP等产品,与物流各载体共同构建货运线上供应链生态圈;以枢纽园区为网络节点,选取最优秀的专线公司和仓储企业加盟,形成点和线的网络搭建和省内外的无缝对接,完善实现公路运输线下货运网布局;利用先进的货运信息系统,把生产型企业与线下货运网布局有效对接,按不同企业的需求串联起来,整合资源,利用系统把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在同一平台上管理实施,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运作,互通共生;通过在成员中推行标准化运营服务,全链条,一单制,公、铁、水、航联合运输,使服务、流程、价格达到标准化,为线上线下协同运作奠定基础。

7.加快政策落地,规范政策导向,助推物流健康发展。政府要加强货物运输行业的宏观控制,监管货运企業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迫切需要立法明确监督管理部门的职权职责范围,重新梳理已经存在的法律文件,同时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对于骗货、骗款等行为触犯刑法的,司法部门要真正做到严惩不怠,决不手软,从源头上杜绝欺诈行为的发生;全面落实货运行业简化车辆检验与检测、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优化收费公路通行费政策、严格落实治超全国统一标准、强化从业人员社会保障等政策,全面保障货运行业劳动人员的权益;规范公路运输车辆,从源头上遏制不合规车辆运行;应对零散、规模较小的个体运输车辆进行规范管理,积极促进大中型货运企业联合运作,为他们整合货运资源、协调供求关系提供便利条件,建立起有序、高效的货源管理和车辆调配体系。

(作者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宋 爽

猜你喜欢
辽宁省困境
困境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出台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