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基层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

2018-05-30 10:48蔡建军
北京支部生活 2018年1期
关键词:总书记决策群众

蔡建军

2017年10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走遍基层才能心里有数,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做好領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为了便于广大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专门组织了这篇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提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推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同志最早倡导调查研究,也是党内调查研究的先行者、实践者。《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里有一篇十分重要的文章——《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论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成为我们党反对教条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武器。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指出:“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他说:“我在正定时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示范为我们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调查研究是实现决策权力和人民权利相统一、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倡导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实干之风,在调查研究中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调查研究中了解实际、发现问题、把握国情、认识规律;在调查研究中孕育新思想、产生新理论、谋划新战略、做出新部署、出台新政策。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治国理政大政方针,都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看到各种问题的复杂性,矛盾的严峻性,要看到决策的难度和风险和以往相比要更大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切实加强基层调研,带着问题下去,到基层去看个究竟,到群众中寻找答案,了解“实事”,真正把握“实事”的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发展潜力,求得“是”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这是我们做好决策的基本前提和依据。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只有全党各级干部动起来、深下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才能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执行,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调查研究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实践充分证明,“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在改革任务密集出台的新时期,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地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展开高频次的实地调研,并在许多重要会议和场合对开展调查研究作出重要指示和明确要求。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指出:“调查研究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紧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解决的问题。”2017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找准短板弱项,解决实际问题。”2017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再次提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以身作则,推动各级干部动起来、深下去,使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走进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还面临着许多不了解、不熟悉而又躲不开、绕不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才能使方案、决策、政策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才能使调查研究成为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重要手段,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硬功夫,应对挑战,化解难题,推动发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早在浙江工作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就指出,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毛泽东同志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党的历史和工作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领导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像一座桥梁,连着真知与行动,连着信息与决策,连着党心与民心。群众感受不到官架子,才能打开话匣子,反映真实的情况。只有尊重人民意志、学习群众智慧,树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调研导向,跑遍基层,深入调研,才能真正“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及时、客观地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所需、所求、所急、所盼,才能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还存在着各种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去克服。使命无比光荣,事业无比艰巨。只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才能“使决策符合民意、让政策赢得民心”,使我们这个“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党,把充满民生温度的“中国故事”刻进新的年轮,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晓霞)

猜你喜欢
总书记决策群众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多让群众咧嘴笑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